“小而精”专场持续走俏
![]() |
崇正秋拍预展吸引市民围观。 资料图片 |
![]() |
2 《天女拈花图》。 张大千 作 |
![]() |
《山居》。 吴冠中 作 |
年关将至,各地秋拍进入尾声,2015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也到了收官阶段。日前,多场重量级的本地秋拍在广州相继收槌。12月19日结束的广东崇正2015秋拍,12个专场共录得2.91亿元的总成交额。崇正同时“斩获”两个100%成交的“白手套”专场。不久,华艺国际2015秋拍也于12月20日落幕,两天的拍卖以总成交额逾4.73亿元的成绩收槌。
从数字来看,崇正、华艺秋拍似乎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然而,纵观全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从拍卖成交额、成交率等指数可见,持续数年调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仍未能走出困境。部分中小型的拍卖公司出现停拍,不少业内人士甚至感叹今年是“中国拍卖业遭遇最冷一年”。严酷的市场也迫使更多的拍卖公司明年进行转型。
在此种氛围之下,崇正、华艺秋拍采取的“小而精”战术,将为未来市场带来哪些启示?明年春天的拍卖市场是否存在“整体回暖”的可能?本次秋拍呈现出哪些值得藏家关注的升值领域?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市场人士,探讨艺术品市场的去向。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实习生 施李艳 通讯员 戴朝晖 陈静勇
1.现场
“小而精”战术成效初现
在刚刚收槌的华艺国际2015秋拍中,除了4.73亿元的总成交额外,屡屡凑效的“小而精”专场战术,同样备受市场关注。其中,预热已久的“大千世界——张大千作品集珍”专场总成交额近亿元,成交率达91%,而《天女拈花图》更以2300万元超估价成交,夺得本季秋拍头筹。
华艺的中国书画四大专场就已斩获将近3亿元,当代艺术部分也有不少令人惊喜的表现,如“凝固的激情——李宗津作品”专场共推出22件拍品,成交率100%,斩获“白手套”。在本季“当代油画·版画·雕塑”专场上,吴冠中的《山居》以1840万元成交,杨飞云的《小憩》以690万元成交。更难得的是,本季华艺国际还大胆引入了“欧洲大师纸上作品专场”。“欧洲大师素描集”以74.75万元成交,10幅罗丹素描则以48.3万元成交。
“小而精”策略的成功,在华艺国际已非首例。去年春拍的“中国肖像——靳尚谊作品专场”、今年春拍的“穿越中西林风眠作品集珍”,拍品分别只有5件和10件,成交率却都达到100%,成交额分别达6992万元与3226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华艺大部分取得佳绩的专场或拍品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李宗津被徐悲鸿誉为“中国第一肖像画家”,此次上拍的22件拍品反映他上世纪50-70年代留下的艺术创作轨迹,部分代表作量少且精;佛释题材绘画同样是张大千艺术生涯的重要篇章,而像《天女拈花图》这样作于1941年前的精品,更是少之又少。
崇正秋拍同样以两个“白手套”专场成为市场焦点。其中,“九藤书屋”专场继今年春拍赢得100%成交率后,在崇正“梅开二度”,总成交额达5698万元,再次印证了名家旧藏的巨大魅力,符合市场预期。另一个则为“介之集画”专场,该专场也属私家珍藏,全部拍品无底价拍卖。
“九藤书屋”专场取得的佳绩,也印证了市场偏好新中国书画的转向。潘天寿的《晴晨》、何海霞的《华山雄姿》、范曾的《钟馗雅趣图》,分别以1127万元、713万元、609.5万元的成交价,位列该场前三名。
与此相似的是,近代名人书法板块的出色表现。以政要书法、文人书法和艺术家书法为主打的“百年翰芬·近代名人法书”专场,最终成交率达到79%,成交总额达1317.1万元。郭沫若的作品继续受到热捧,继春拍中行书《建设》以1610万元成交后,他的《行书毛泽东诗词》《行书自作诗》,在今秋分别以207万元、138万元成交,位列专场第一、二名。
2.预测
市场“冬天”才刚刚开始?
在2015年的最后一个月,广东崇正与华艺国际似乎交出了较为满意的成绩单,某些板块甚至还透露出一丝“春色”。这个秋天果真“不太冷”?然而,从全国的整体情况来看,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寒冬”并没有过去。
今年嘉德、保利、匡时的秋拍成绩单均差强人意,其中,嘉德、匡时的艺术品成交额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保利也在相对平稳中略有下降。各拍卖公司成交价过千万元以上的拍品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能达60%以上成交率的书画专场已属不易。有舆论甚至认为:书画市场的“冬天”现在才刚刚开始。
伴随着市场收缩而来的,是成交结果的两极分化:高端艺术品继续受到藏家追捧,大众的艺术品市场却持续萎靡不振。而面对高额的成本,许多中小拍卖公司不得不少拍甚至停拍。有市场人士分析,未来中国一流拍卖公司的生命线,只能依靠高端艺术品维持。
明年春拍市场能否看到转机?大部分市场人士表示,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多数人对市场仍处于徘徊和观望的状态,前些年形成的市场泡沫仍需继续挤压。
“我们甚至不能说,目前市场已经‘见底’。真正的考验还在2016年。”广东精诚所至拍卖董事总经理陈绮雯预测,目前整个经济面都看不到太大的反弹迹象,明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很可能仍在低位徘徊。
面对考验,拍卖公司也正琢磨各种对策。精诚所至2016年迎春拍将于下月17日举槌,书画作品的上拍数量将从五六百件压缩到200多件,传统的油画、版画、雕塑等杂项的拍品数量也将大幅减少。“我们会将精力集中在中国书画和古籍方面,拍品的价位也将会进行大幅度调低,许多名家作品的起拍价在数千元上下。”陈绮雯说。
崇正方面也表示,明年对拍品数量与种类将继续进行精简,同时在学术引领方面有所加强。从去年6月开始,广东崇正与关山月艺术基金会联合发起启动《关山月精品民间收藏卷》作品征集。历经1年半的征集、鉴定、编辑,该书在今年9月出版发行。
“今年‘关黎’专场的成功,体现了这一策略初见成效。”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何向民向记者介绍,刚刚收槌的“岭南双擘·关山月、黎雄才书画精品”专场,录得了4101.2万元的成交额,成交率高达87%。其中,黎雄才的《新丰江水库》更以816.5万元的成交额,成为崇正秋拍排名第二的拍品。
目前,广东崇正、关山月艺术基金会正与雅昌艺术网三方联合,启动《关山月精品民间收藏卷》第二辑的作品征集,而与黎雄才家属联手启动的《黎雄才精品民间收藏卷》作品征集也同期进行。
网友跟帖
请登录后进行评论|
0条跟帖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