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岗龙舟队赴加拿大参赛
因龙舟文化底蕴深厚入选,由土生土长村民组成![]() |
鸦岗龙舟队队员接受媒体采访。受访者供图 |
“比赛结束后,有外国参赛队员主动要求交换赛服,一开始我们还愣住了,通过翻译解释后,我们的队员豪爽地脱下身上的龙舟服,很快赛服被一抢而空。”作为白云区首支出国参加龙舟赛的石井鸦岗龙舟队,参赛队员至今回忆起来还一脸兴奋。
加拿大当地时间6月17日-19日,第26届协平世博温哥华龙舟节上,鸦岗龙舟队代表广州参赛,选手均是来自白云区石井街道鸦岗村土生土长的村民。为何鸦岗龙舟队成为广州市唯一指定参赛队伍?记者了解到,这既与鸦岗村数百年龙舟传统密不可分,也与年轻一代对文化认同感强有关系。 ●郜小平 马喜生
出国参赛
因极具本土特色被指定参赛
第26届协平世博温哥华龙舟节共有188条国际龙舟参赛。赛事举办前夕,收到邀请信的广州决定从龙舟文化底蕴深厚的白云区,选派一支龙舟队代表广州参赛。在此之前,尚未有过白云的龙舟队走出过国门,经过慎重考虑,石门街鸦岗龙舟队入选。
“我们最开始考虑另一支实力更强的镇街龙舟队伍,后来鸦岗龙舟队更具广州本土特色,队员全部由本土村民自发选拔、训练,”白云区文广新局局长尹广告诉记者,“本土草根运动员更能代表广州传统的龙舟精神,更符合本次交流的目的。”
鸦岗村是广州典型水乡,河道纵横交错,划舟出行或从事农事曾是当地村民一种生活习惯。据记载,划龙舟在鸦岗村已有超过400年历史,这里还保存着请龙、采青、藏龙的传统习俗,村里至今还保存着一条41米长的坤甸木龙舟,年龄超过百岁。
接到协平世博温哥华龙舟节参赛通知时,鸦岗龙舟队正在积极备战将于6月15日开锣的2016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鸦岗经济联合社副社长邓孟津说,虽然鸦岗龙舟队只有25天时间进行训练,凭借长期参赛经验,龙舟队欣然接受这项任务。
6月16日的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上,鸦岗龙舟队获得传统龙第八名。来不及休整,队员就登上了飞往温哥华的飞机。
抵达温哥华是当地时间16日下午4时。刚下飞机,队员们就感受到了当地的热情,加拿大华侨自发前来迎接。主办方提供的披萨、面包等西方饮食不合队员们的胃口,当地华侨马上张罗寻找中餐厅,预定车辆送他们回酒店,既充当翻译又鞍前马后为队员们服务。
6月17日是赛前查看场地时间,鸦岗龙舟队从赛道安排上感受到主办方的友好。比赛设置9个赛道,鸦岗队参赛的100米和500米标准龙赛道,全部安排在中间第5道。沿岸的观众看到了鸦岗队下水,热情地纳喊:“China!China!”甚至还有当地电视台记者前来采访。队员们这才意识到,赛服上中英文字样的“中国·广州”此刻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加拿大的观众们将我们当做‘中国队’看待,这给我们交流增加不少压力。”邓孟津说。
同台竞技的国际龙舟队伍中,不少国家派出了专业运动员,但是鸦岗村派出都是业余选手,有的队员还是首次接触龙舟90后。据了解,出发前,队员们对装备都没提出特别要求,只要用主办方提供的船桨即可。为了争取更大的荣誉,邓孟津果断租用重量更轻的碳素浆。
现场速写
首场失利次日夺小组预赛第一
温哥华当地时间6月18日,标准龙100米比赛率先下水比赛。温哥华龙舟赛在赛道距离和龙舟样式等与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赛制存在很多差别。
赛道距离上,当地龙舟赛赛道设置100米和500米两种标准,而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一直采用200米和600米赛道。100米短距离比赛要求选手更具爆发力。
龙舟样式也让鸦岗龙舟队颇感水土不服。主办方提供的标准龙舟座位间距较宽,适合人高马大的欧美选手,但是鸦岗队员就显得吃亏,队员们坐上去后“伸腿够不着前方座椅”。另外,龙舟吃水较深,队员们要高举着手才能划桨,力气使不上来。
比赛当天天公不作美,温哥华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气温只有9℃-13℃,队员们冷得嘴皮发紫,面部僵硬。一个队员说:“广州端午节是艳阳高照,温哥华却冷得手脚僵硬。”
100米标准龙比赛中,队员们才适应赛道环境并准备发力,船头已经触线到达终点。抱憾而归的队员们情绪有些低落,回到房间反复看录像视频,查找不足。
6月19日,天气180度转变,当天风和日丽,非常适合龙舟赛。队员们调整好比赛思路,找到最舒适的坐姿重新发力,最终在由48支龙舟队参加的500米标准龙比赛中取得预赛小组第一、复赛第七的成绩。“年轻人就是年轻人,脑瓜子灵活,适应能力强。”邓孟津说,事实证明,选派年轻人参赛是选对了。
6月19日比赛中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上午预赛小组第一名出线后,备受鼓舞的当地华侨一定要请鸦岗龙舟队吃一顿中餐庆祝。不料,下午比赛时间临时提前半小时。为了赶上比赛时间,午餐期间华侨们紧急联系亲朋好友把私家车开到餐馆外,队员们一罢筷,马上钻进汽车赶回比赛现场。
此时,一位留守比赛现场的队员正在焦急地等待大部队回来。广播里传来了检录号令,活动主办方询问舵手在哪,这位队员紧张地用临时学到的英语回答:“Me!”,主办方分别询问鼓手、划手在哪时,这位队员还是用大拇指指着自己回答:“Me!”。“如果等不来队友,我估计不是弃权,就是一个人出征了。”回忆当时的尴尬情景,这位队员露出调皮的笑容。
比赛感悟
年轻人是龙舟文化传承主力
比赛结束后,鸦岗龙舟队员回忆,在场下观众的欢呼声中,鸦岗龙舟队被主办方请上舞台,并且是唯一一支受邀上台的外国参赛队伍。“我们能感受到加拿大人民对中国人的尊重,这与祖国的发展是分不开的。”鸦岗经济联社社长蔡享声说。
走下舞台后,不少外国参赛队员自动前来要求交换赛服,不一会儿功夫,鸦岗龙舟队员的参赛服就被一抢而空。“外国友人很热情地互换赛服,我带的几件赛服一件不剩地送出去,最后穿着温哥华队的赛服回了酒店。”邓孟津说。
能够代表广州参加此次龙舟赛,鸦岗村感到无上荣誉。邓孟津说,参加龙舟训练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年轻人愿意传承习俗、愿意吃苦。“广州的年轻人身上有一股文化认同的劲儿,他们是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继承人”。
在蔡享声看来,这个活动对凝聚村集体荣誉感有特殊的意义,“很多本村的年轻人走在一条路上我都不认识,多举办一些活动,增进相互了解。龙舟文化代表着一种团结向上、齐心协力的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背后
太平洋彼岸的邀请函:
中国元素是本次活动重要组成部分
源自中国的龙舟运动,在加拿大也成为民众喜爱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而龙舟活动在温哥华的兴起,也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温哥华龙舟活动,起源于温哥华建成100周年庆典——温哥华1986年世博会,当时,香港旅游局专门赠送中式龙舟,以推广这项体育活动。此后,龙舟活动在温哥华受到参赛者和当地观众的欢迎,1989年还在温哥华成立加拿大国际龙舟节协会。此后,龙舟活动开始在加拿大各大主要城市风行,龙舟赛也成为北美发展最快的团体运动之一。
这封太平洋彼岸的邀请函表示,温哥华的龙舟赛是北美最受欢迎、比赛最激烈的龙舟活动,为龙舟健儿带来绝好的比赛机会,“和合作伙伴协平世博一起,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广州队参加”。
“中国元素是本次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来信还表示,多年来,来自中国的文化团体深受观众喜爱,也曾邀请过多支中国龙舟队。加拿大龙舟运动员和龙舟队也经常参加在中国举行的龙舟比赛,积极参与中加两国文化交流,“我们的龙舟节通过娱乐、视觉艺术等展示中国文化和其他文化”。
网友跟帖
请登录后进行评论|
0条跟帖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