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拉印度“上车” 印度打自己“算盘”
专家:印度战略自主并没有变化,其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美国需求值得观察![]() |
印度准备向美国购买145门M777超轻型榴弹炮。 |
![]() |
印度购买了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P-8A海上多任务反潜巡逻机。 |
6月7日至9日,印度总理莫迪任内第四次访美,并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确认了印度作为美国“重要防务伙伴”(Major Defense Partner)的政治身份。在印度获得这一身份之后,有媒体报道称“印度将具备接触美国99%防务技术的资格。”
去年4月,美国国防部长卡特访问印度期间,与印度国防部长帕里卡尔延续了美印之间的10年防务框架协议,并就三项“基础协议”谈判表示取得突破,宣布“原则同意达成一项后勤交换协议备忘录”。
这一系列举动背后,是否意味着美印两国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达到历史性的新高度?本期军情观察将梳理印美两国在军事防务领域近些年的合作进展,并邀请南亚军事领域的专家进行解读。专家们认为,“重要防务伙伴”关系可以说是达到印美史上的新高度,但象征性意义更大。尽管如此,对这一倾向仍需保持高度关注。
南方日报记者 房珊珊 实习生 陈卓睿 蔡旭珠 策划统筹:洪奕宜 李劲 本版绘图:简仁山
1.印美防务合作达到历史新高度
莫迪访美达成的“重要防务伙伴”更像是双方象征性的表态。美印双方的合作说了很多年,但只要《后勤保障协议》一日未正式生效,就依旧有待观察。
莫迪刚刚结束的访美之旅,是其自2014年就任总理以来的第四次访美。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内曾两次对印度进行访问,他是首位被邀请参加印度共和国日阅兵的美国总统。
双边关系的升温,自然也带来军事领域合作关系的升温。
莫迪此次访美期间,美国白宫网站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在气候变化、清洁能源、核不扩散以及反恐多项议题之后,就安全领域进行了说明。里面提及,美国承认印度作为一个“重要防务伙伴”(Major Defense Partner),这被看成是对双方在军事安全领域政治身份的一种体现。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大洋洲所所长助理王世达看来,联合声明确实彰显了美印关系的密切,双边关系的交好自然会体现在军事领域。“重要防务伙伴”关系可以说是达到美印史上的新高度。
联合声明中还提及,双方欢迎“后勤交换协议备忘录”文本的最终敲定。这指的是华盛顿此前不断敦促新德里签署的《后勤支援协定》(Logistics Support Agreement),也称《后勤保障协议》。
2004年,美印国防政策组织第6次会谈上首次提出《后勤保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将允许两国军方使用彼此的海陆空基地,进行补给、武器维修和军人休憩等后勤补给作业。
今年4月,卡特出访印度时,曾跟帕里卡尔的会面,这也是卡特不到一年内的第二次访问印度。双方宣布就三项“基础协议”的谈判取得突破,其中“原则上同意达成一项后勤交换协议备忘录”。
在王世达看来,《后勤保障协议》的确是美国更希望印度签。过去十二年中,十年为国大党执政,其长期倡导的“不结盟”原则,使得印度军方内部对此协议一直持有不少保留意见。但美国一直以防务技术转移为“诱饵”,美国本身也做出一些让步,因此,协议签署的可能性比较大。
尽管协议签署的可能性很大,但印度在谈判中反复强调,向美提供后勤基地时,将采取“逐案报批”;若美与印度友邦开战或单方面采取印方不认同的行动,印将不会因受制于该协议而必须向美提供后勤支援。
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叶海琳表示,此次莫迪访美达成的“重要防务伙伴”更像是双方象征性的表态。美印双方的合作说了很多年,但只要《后勤保障协议》一日未正式生效,就依旧有待观察。
2.印俄的战略互信度仍高于印美
2014年时,印度媒体曾称,过去三年美国已取代俄罗斯成为印度最大的武器供应国。但2015年平安夜,印度总理莫迪给俄罗斯送去价值70亿美元的防务大单。目前,印度三军装备仍然是苏制,俄印的战略互信度仍高于美印。
在印度被确认为美国“重要防务伙伴”之后,有外媒报道指出,此举将使美国对印度开放99%的防务技术。王世达认为,这显然是“夸大其词”的说法。即使面对欧洲和日本这样的盟国,美国转移防务技术的比例都不可能高达99%。毕竟美国在防务技术转移方面相当保守,如果70%或80%的比例还“不好估计”,如此高的比例是不可能的。
由于莫迪政府一直推进武器的“印度制造”,在防务生产领域也强调提高自主研发,对美国军事尖端技术的转移显然是欢迎的。但从当前印度三军装备来看,仍然是苏制的。
具体来看,陆军方面,印度用的是俄制T-90坦克和国产“阿琼”坦克,并计划在2020年共采购1657辆T-90坦克,其中1000辆坦克由印度组装生产。
空军方面,印度装备最先进的空中优势战斗机则是俄罗斯苏霍伊公司研制的苏-30MKI型战斗机。印度曾耗资85亿美元向俄罗斯订购了230架苏-30MKM战斗机,其中140架由印度按许可证生产,并安装法国、以色列产的无线电电子设备。其他战斗机还包括印度装备、法国研制的57架“幻影2000”等。
海军方面,印度海军正在服役的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号是从俄罗斯购买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改装的,舰载机同样为苏制的米格-29K。
回顾印度军队装备发展历程可见,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苏制武器在印度武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
印度媒体2014年时曾发文称,过去三年美国取代俄罗斯成为印度最大的武器供应国。从数字上来看,印度过去三年在武器进口方面花了8345.8亿卢比。美国在这个单子上排名最高(3261.5亿卢比),占到近40%的比例。紧随其后的是俄罗斯(2536.4亿卢比)。
叶海琳指出,要判断“美方成为印度第一大武器供应国”,需区分这是指武器的存量还是增量,也要看是交易的协议价格还是最终成交价格。毕竟国防建设本身没有指向性,只要财力足够都会争取。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常规武器交易数据库统计则显示,从2012年到2014年,从核心武器转移的价值总额上来看,俄罗斯依旧是印度最大的军火提供国。俄罗斯提供的武器总价值为96亿美金,而美国仅为22.6亿。这一衡量的趋势指标值(TIV)是根据核心武器已知单位的生产成本进行计算,代表的是军事资源的转移,而非武器转移的价格进行计算。
王世达认为,俄罗斯近些年在部分军品质量方面,确实竞争力不如美国,后勤服务方面也出现一些问题,在一些大项目上拖拖拉拉令印度不满。因此,印度武器是“自主化生产,多元化进口”的局面。从美国进口武器便是印度多元化的选择之一。
从印度国防部公布的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间武器进口合同签订情况可见,印度继续保持和俄罗斯在特定领域,包括航母建造和改造、潜艇、飞机等方面的合作。2015年底,莫迪访问俄罗斯还给普京送上了价值70亿美元的“军购清单”作为圣诞礼物。
同时,印度也逐渐实现武器进口多元化。在印度国防部公布的18项价值约201亿美元的武器进口合同中,供应商就有美国、俄罗斯、英国、以色列、德国和法国多国。
3.印是否“向东干”需保持高度关注
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曾表示,印度不可能成为二流国家,要么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
今年6月,美国印度和日本一起在冲绳以东的海域举行代号为“马拉巴尔2016”的联合军演。这被认为是莫迪政策从“向东看”到“向东干”的一次实践。
在王世达看来,虽然印度“不结盟”外交一直是国大党所坚持的,但莫迪代表的人民党上台后,印度战略自主的大框架并没有发生改变。尽管印度此前到西太平洋参与军事演习,但印度期望在亚太地区拓展利益范围的想法,并不是要搭上美“亚太再平衡”战车。
此外,在美印的基础“三协议”当中,除了有望签署的《后勤保障协议》之外,印度对剩下两个《通信互用性与安全备忘录协定》,以及一份有关地形、航海、航空信息共享的协议保留更多,正是希望维护印度的国家安全和决策自主。
王世达分析,《后勤保障协议》的敏感度最低,所以最有可能签署。但莫迪这次6月访美依旧未能签署成功,可见印度“有自己的想法”。
至于通信技术协议,能够让美国进入印军的通信系统。另一关于地理空间信息的协议,则意味着美国会拿到印军的战略地理信息,印军内部同时担心,这有可能导致自己在建的技术系统中途夭折,因此反对声音更大。但美方认为,如果印度想跟美国有更紧密的防务合作伙伴关系,这三个协议都要签。
相比之下,印度跟俄罗斯之间的战略互信度远超过美印之间的战略互信度。
去年莫迪访问俄罗斯前夕接受采访时表示:“俄罗斯是印度永远的朋友,两国的友谊牢不可破”。莫迪访俄期间送上的“圣诞礼物”,其中就包括俄方可能向印度供应S400防空导弹系统和军用直升机,以及为印度建造一艘新潜艇。
莫迪访俄的行动,被认为是粉碎印度“亲美远俄”传言,也证明俄罗斯当前仍然是印度值得信赖的战略伙伴。
尽管印美之间的军事合作被认为达到历史性新高度,但双方也存在不少分歧。
6月26日,印度国防采购委员会称已经批准向美国购买145门M777超轻型榴弹炮的方案,合同价值7500万美元。但早在2013年,印度国防部已向美国发出请求,表明它意欲购买M777超轻型榴弹炮。
除此之外,印度更希望跟美国在军事安全上从传统的“买方卖方”转向更高级的合作方式,通过共同研制和生产,探索军事领域的技术合作。当前,印度之所以愿意接受美国的拉拢,无疑是希望借机积蓄现代化的军事技术。
诚然,印度军火市场很大,美国想要分享这块蛋糕。但同时,美国还希望与印度进行战略捆绑,在“亚太再平衡”战略上把印度拉进来,乃至让印度冲在前面,比如南海联合巡航等行为。
“印度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美国的需求,值得观察。因为印度不会甘心当别人的小弟。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曾表示,印度要么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王世达说。
印美防务合作发展趋势
过去
印度向美购买武器
海军潜艇力量增强
过去几年印度向美国购买的武器当中,就包括“超级大力神”飞机、C-17“环球霸王III”大型战略空中运输机、“鱼叉”反舰导弹等。印度海军在过去5年间,获得来自美国波音公司的8架P-8A海上多任务反潜巡逻机,以及订购了8架P-8I远程海上巡逻机。P-8I是P-8A“海神”巡逻机的变型机,上面安装了印度自身建造的符合本国海上巡逻要求的子系统。
印度主要从美国购得战略运输机、重型武装直升机、远程反潜巡逻机和海上反潜机这几类武器,使得海军在潜艇力量方面有所增强。
未来
印度谋求技术合作
美国希望战略捆绑
6月26日,印度国防采购委员会称已经批准向美国购买145门M777超轻型榴弹炮的方案,合同价值7500万美元。但早在2013年,印度国防部已向美国发出请求,表明它意欲购买M777超轻型榴弹炮。而以及印度想要购买现役美军最大的战略运输机C-5银河,则也迟迟没有下文。
除此之外,印度更希望跟美国在军事安全上从传统的“买方卖方”转向更高级的合作方式,通过共同研制和生产,探索军事领域的技术合作。但美国还希望与印度进行战略捆绑,在“亚太再平衡”战略上把印度拉进来。
网友跟帖
请登录后进行评论|
0条跟帖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