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双提升”:“人民管城”风景这边独好
![]() |
新区文明促进会成员“走龙华、看变化”,现场观摩评点“双提升”得失。 |
“书记信箱”里,居民指尖一点,意见建议即可微信直达各级“一把手”,件件有结果、事事有人管;
现实生活中,活跃在大街小巷的“红马甲”“蓝马甲”们,或“走龙华、看变化”,或亲身参与清扫、劝导;
民生问政会上,少了“相互称赞”的溢美之词,多了“原汁原味”的刺耳意见。民生实事做得好不好,居民代表才是名副其实的“考官”……
秉持“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龙华新区发轫于去年9月24日的市容环境与管理秩序“双提升”行动,通过引导社会组织大力参与,构建“1+43”书记信箱群,以及举办民生实事问政会等举措,线上议政与线下参政互动,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并行,构建起城市管理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崭新格局。
●文/图 吴永奎
社会襄赞
风景这边独好
一座20平方米的小屋,空调、沙发、茶几、卫生间一应俱全,还贴心地摆放着凉茶和爱心药箱。忙碌了一个上午的环卫工黄叔走进来,接了杯水小憩,感慨有个干净舒服的地方休息,真是暖心。
当看见这座由废弃治安岗亭改造而成的环卫驿站时,龙华新区文明促进会(下称“文促会”)成员邵干才深深地震撼了,“我们总讲要关爱环卫工人,怎么关爱,这就是表率!”
9月18日,包括邵干才在内的文促会成员一行十多人走进龙华新区观湖办事处,观摩一年来“双提升”带来的新变化。如今,由文促会成员“蓝马甲”们“走龙华,看变化”,现场观摩评点基层行政的得失,已经成为龙华新区街头巷尾的常态化景观。
不仅仅是文促会。自去年9月下旬龙华新区进入“双提升”时间,上至新区主政者,下至普通居民,全员动员,全民参与。此间,各类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组织及志愿者队伍,成为“双提升”全民大合唱中最激荡人心的音符。
在诸多场合,新区主要领导态度鲜明:“双提升”不仅仅关乎新区的城市面貌,更注重在全民参与中实现人心的化育,注重每一个龙华居民对这座城区的认同和归属感,这正契合了城市管理“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思路。
“双提升”以来,新区文促会成立了36支“双提升”巡查队,组建千名义务监督员、宣传员、咨询员队伍,在全区定期开展“龙华美丽家园建设”活动;
羊台山下,大浪义工联的红马甲们打出了“带垃圾下山有奖”的横幅,巧妙的策划牵动登山爱好者举手之劳,人手一个小塑料袋,让羊台山成为一方“净土”。
居民小区里,常青义工队年迈的叔伯们,手举“不要乱摆卖”“不能乱扔垃圾”的劝导牌,冒雨宣传。
工业园中,深圳同龄同行青年服务中心以“双提升”为纽带,将大学生志愿者与外来青工链接到了一起,从一起捡垃圾开始,交友交心,彼此共融。
“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在新区的鼓励与支持下,社会组织、公益力量倾力投入双提升,可谓“风景这边独好”!那些平凡而细微的力量改变着龙华城市面庞的角角落落,亦春风化雨般熏陶着这个产业大区居民的家园意识与文明素养。
书记信箱
架起建言献策“民心桥”
“说了多年要建白石龙音乐公园,但始终只闻雷声,不见雨下,未见动工迹象。”今年2月,民治办事处居民王姐向新区“书记信箱”反映了白石龙音乐公园迟迟不见施工的问题。两天后,“书记信箱”回信,详细地解释了公园迟迟未能开工的原因。
不久前,新区文促会组织“走龙华 看变化”活动,王姐应邀参与,而白石龙公园即在“蓝马甲”们行走观察之列。“书记信箱不摆花架子,真正能听民声、解民忧,这样的新区政府百姓信得过”,王姐说。
去年10月30日,龙华新区“书记信箱”正式在“龙华网”上线。与以往书记信箱仅仅针对区级党委“一把手”不同,龙华新区此次构建“1+43”书记信箱群,“1”是新区党工委书记信箱,“43”是新区区直单位、各办事处、驻区单位等43个单位一把手信箱,实现信件办理全覆盖。
同时,新区在龙华网“问答龙华”微信平台专设书记信箱微信版块,实现党群“指尖互动”,市民群众可随手写、随手拍,民情民意收集渠道得到最大限度拓展。
由于历史原因,龙华新区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短板突出,民生问题一直是辖区市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书记信箱”的落地,正是着眼于畅通群众力量与智慧的表达途径,致力于打造问政、答政全过程公开透明的常态化平台,从问题搜集、分发,到书记和各部门回复、网友评论、定期公示、每月排名等,完全公开透明化,市民和网友能够全程了解和监督问题的解决。
截至今年9月底,龙华新区书记信箱共收到有效信件3300余封,办结率超过85%。“书记信箱件件有结果、事事有人管,效率高,我们百姓都欢迎。”书记信箱在居民中的公信力与日俱增,成为建言献策的重要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书记信箱,新区涌现出一批有公心、有想法、有号召力的居民,新区正有意识地引导其成长为“民意代表”,为新区发展建设筑牢群众基础。此外,新区还探索书记信箱与社区党代表工作室融合机制,发挥新区36个社区党代表工作室联系群众优势,让其参与群众来信初核、复核以及督查流程,及时收集、处理、反馈民意民情,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民生问政
实现政民互动“零距离”
民生实事做得好不好?各界代表当“考官”,现场“挑刺”并打分。
8月25日下午,龙华新区召开2016年民生实事问政会,以面对面问答方式,对政府工作主动晒单、当面质询、及时作答、现场评议、当场公布,20名评委与四个述职单位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问政大戏”。
民生问政,这是在“书记信箱”网络建言渠道之外,龙华新区着力打造的又一参政议政的现实平台。
“政府的工作有必要、有义务让老百姓知道,接受老百姓监督”,新区党工委书记余新国说,问政会的目的在于“四个知道”,即让老百姓知道龙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在民生方面究竟做了些什么事,让老百姓知道政府工作做得怎么样,让政府知道老百姓在关心什么、希望政府做什么、哪些方面做得不够,让部门领导知道自己的压力。
会上,龙华新区公共事业局、城市建设局、城市管理局、龙华交通运输局四个单位依次针对文教卫体、治水提质、城市管理、道路交通工作进行现场述职。市、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龙华新区企业代表、投资项目代表,社会组织代表,驻龙华新区新闻媒体代表,社区居民代表等20人组成评审团现场评议。
“民治三甲医院什么时候能完工?”“遭遇噪音困扰却常常投诉无门”“绿化能不能更细,让辖区没有一寸黄土裸露土地?”……短短2个多小时,20名代表积极“抢麦”,拿到发言机会的代表连珠炮似地向相关负责人提问,直击“要害”。现场提问环节多了些“原汁原味”的刺耳意见,少了些赞扬的声音。针对评委提出的问题,各单位负责人无一回避,认真进行了回应。
民生问政,让群众从线上走到线下,虚拟空间连接现实世界,实现了政民互动零距离。据了解,龙华新区还将开展多种多样的问政活动,更广泛地让辖区群众了解政府、监督政府。
网友跟帖
请登录后进行评论|
0条跟帖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