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红色文化的引领者、示范者和传播者
![]() |
分享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
![]() |
牛群向康迪学校的孩子赠送学习用品。 主办方供图 |
编者按
“赞赞我的国”系列活动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由广州市文联、广州市文明办、289艺术联合主办,受到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大力支持,是国内首个旗帜鲜明以歌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为主题的文艺宣讲实践行动。日前,广州市文联就此活动举行了分享会。与会专家嘉宾对“赞赞我的国”系列活动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就系列活动对传播社会正能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传承红色文化的创新和意义畅所欲言。本期文艺评论特别摘选其中精彩发言,敬请读者垂注。
以红色基因为内核点赞新时代的美好
●李鹏程(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赞赞我的国——广州红色文艺轻骑兵新时代文艺宣讲实践行动”以红色基因为内核,旗帜鲜明地以宣传新思想、歌颂新时代为主题,用“宣讲+文艺”的形式,“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深入到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军营、网站。“赞赞我的国”红色文艺轻骑兵每到一地,开展一场主题表演,举办一个“赞赞我的城”流动展览,分发一批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读物和主题明信片等活动,充分发挥轻骑兵精干快捷、广泛深入的优势,用文艺宣讲和志愿服务打通到人民中去的“最后一公里”。
“赞赞我的国”文艺宣讲以一台主题鲜明的文艺精品为主体,表演节目都是广州市文艺工作者最新创作的。街舞《撸袖子加油干》、杂技《中国力量》抒发了人们迎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喜悦心情。歌曲《新的天地》《我的祖国》表达了亿万人民跟定领航人、进入新时代、昂首向未来、共赴新征程的决心。粤曲《南国红豆》酣畅饱满、令人振奋。相声《欢声笑语》以欢快的形式讲述了人民的美好生活。全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的获得者“四小杨”为《赞赞我的国》系列活动代言,她们为此次行动专门创作的曲艺说唱《赞赞我的国》,是最受市民欢迎的节目之一。
由文艺名家和文艺志愿者们组成的广州“一家亲”红色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广州各文艺门类和全国、省市文艺名家纷纷领衔参与。在宣讲中,通过台上台下、线上线下、极大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随着行动的深入开展,“赞赞我的国”不断涌现新鲜血液,展现磅礴力量。通过选择成立“广州市小小红色轻骑兵”,吸引了众多才艺少儿踊跃参与,他们进校园,开展主题班会、征文,好戏连台。“赞赞我的国”主题系列活动还包括组织创作报告文学集《广州以什么影响世界》、散文集《城人之美》、开展“天下广州·世界花城”飞翔摄影、“新时代·新生活”全国速写、“新时代正青春”书法大赛,集中展示新时代优秀文学艺术作品。“赞赞我的国”文艺宣讲还将开展进革命老区、进纪念馆、进博物馆等“赞赞之旅”;“赞赞我的国”万人对祖国祝福语等100多场系列活动,在广州文艺界掀起争当红色文化引领者、示范者和传播者,唱响深入学习宣讲新思想新成就的时代新声。
文艺名家带领,传扬红色文化
●童慧(广州市文联专职副主席)
文艺名家带队,这是我们“赞赞我的国”文艺宣讲的一大特色,让文艺宣传更有吸引力。牛群老师来了,我们就更有力量了。包括以后全国省市的文艺名家,我们都希望能加入到我们“赞赞我的国”的主题活动中来,像这次我们选入这台主题晚会的文艺名家,都是曾经在全国各个艺术门类获得最高奖项的文艺家,由这些文艺名家和这些文艺志愿者们组成的一家亲红色文艺轻骑兵的志愿服务队会发挥很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文艺宣讲活动中包括章以武、蒋树卓、孙戈、崔峥嵘、吴非凡、唐彪、穆红老师等等的文艺名家都会带队深入基层,增加我们文艺宣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同时应该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文艺家自身也会受到很多的感染和触动,可以进行更多的文艺创作。把我们艺术的优势展示到老百姓中间来,我们的文艺市民们也表达了这个意愿,他们成立了达人秀、动漫风、传承人、夕阳红、少年强等几个团队。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力量,所以接下来我们会把这种力量再传承下去,我们会用更多的文艺作品来向市民群众展示我们祖国的欣欣向荣,展示我们的文艺家、艺术家的大爱,也同时把我们的活动更好地开展下去,相信也会好戏连台。
主旋律文艺平台建设的珍贵探索
●陈志(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委员、南方日报社委)
“赞赞我的国”广州红色文艺轻骑兵新时代文艺宣讲实践行动,是广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乌兰牧骑文艺轻骑兵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主旋律文艺平台建设方面作出的一个非常珍贵的探索。我有幸参与组织策划这个系列主题活动,这个行动是对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宣讲的全方位创新,它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这种成体系的文艺宣讲形式的创新,在全国应该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它首先是主题鲜明,围绕着“赞赞”这个主题,围绕着歌颂新时代,歌颂我们的祖国现在日新月异的成就,用文艺“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做呈现。
如果没有忘我的热情,没有“用文艺来讴歌新时代”的使命感,我觉得很难做到像今天这样的一个成果,这是开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好头。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赞赞我的国”这个平台催生了许多原创优秀作品,催生了以歌颂新时代、歌颂祖国为主题的各种形式文艺精品的创作,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像我们看到的杂技《中国力量》,还有广州“四小杨”的文艺说唱,都是通过文艺轻骑兵这个平台发掘出来的属于广州自己的文艺精品创作。
将重大主题宣传融贯于日常文艺活动
●李文驹(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
市文联组织的“赞赞我的国”文艺宣讲活动,以文艺的形式“赞赞我的国”“夸夸我的家”,组织和演出都非常成功,每次演出都拿出了高水平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活动有几个方面值得肯定:首先是行动很快,在党的十九大闭幕后,就迅速地通过美术作品、书法作品,以“听见花开”“喜庆党的十九大”为主题进行了宣传,其中摄影展“高看一眼”既是物理上的航拍、高空拍下来,同时也是对美丽广州、魅力花城的一种赞叹。第二是紧扣主题,通过说唱、戏曲、杂技等各种形式的文艺节目,以及主持人的串词,把十九大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和主题契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是将重大主题文艺宣传融会贯穿在日常的文艺活动里面。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效果,能够受到群众欢迎,既体现文联政治的责任担当,同时有赖于主办方绝妙的策划和构思,希望能够在不断地探索里取得更大的成功!
文艺家在“文艺为民”中得到丰富和提升
●牛群(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
非常感谢广州文联能给我这个机会!每次送欢乐下基层,甭管到哪,说是我们在慰问,实际上更是一个通过学习丰富自己、自我提升、净化自己的一个好机会。不仅“赞赞我的国”,实际上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而要干好任何一行,要想做出成绩,都必须要用心思和花力气。
广州文艺市民空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有创新性、有可操作性、可持续发展,为演员、为作者、为观众,搭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平台,我也从中获益良多。
乌兰牧骑一专多能、多才多艺、载歌载舞,说学逗唱样样精到,节目都是非常出彩的,所以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评价,他们也被称为“红色文艺轻骑兵”。这次广州市文联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也成立了我们自己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曲艺自然是不能少的。“做艺先做人”。所有的曲艺演员都应该向老一辈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学习。身为曲艺演员,更大的幸福是回报大家,能让大家看到、欣赏到、享受到好的艺术作品,我们一定会用心继续走下去。“赞赞我的国”红色文艺轻骑兵是一支令人骄傲的文艺队伍,我非常愿意带着广大文艺家走进基层。愿欢乐永远伴随着大家。
精彩发言摘选
心向上,脚向下,共奏新时代强音
●章以武(著名作家、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得主):
我对“赞赞我的国”系列活动的体会就是六个字,一是“心向上”:一个作家、一个艺术家,他的作品要真正地被人民大众所欢迎,真正地表现我们伟大的新时代,真正地写出我们中国的故事,就必须要做到“心向上”,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
第二个,是“脚向下”。文艺家一方面也是普通的工作者,不能端着架子,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汲取最好的营养来搞创作。这一次文艺轻骑兵活动就有这个特点,到农村、工厂、军民、社区中去,风雨不改,而且参与者都是志愿者,并没有什么报酬,都是在文联的号召下,心甘情愿、高高兴兴地下到基层去,这个做得非常出色。
既要艺术名家站场,也要基层艺术爱好者参与
●陈小奇(著名词曲作家、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广东省音协顾问):
“赞赞我的国”从形式上来说,和40多年前的宣传队蛮接近的,这种方式曾经培养了很多的文艺人才,我们这一代不少人当时都在文艺宣传队里面做过工作,活动也确实有利于推动红色主旋律的创作。
如何让更多人参与到这里面来,尽量让宣传的内容融化在老百姓的血液里,让大家潜移默化地去接受?这就要挑选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表达。现在这个红色文艺轻骑兵的活动,如果我们进一步把规模扩大,既要艺术名家来站场,也要有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参与,包括邀请基层本地的艺术工作者来一起互动,我觉得这样会更有意义,也有利于基层文艺爱好者的成长和提高。
广州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
●孟祥宁(《中国艺术报》通联部主任、艺术评论家):
《中国艺术报》是中国文联的机关报,每次我们收到广州市文联给我们提供的一些稿件时,都能够收获精彩和惊喜,他们的一些活动某种程度上都已经走在全国一些省市文联的前面,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包括这个分享会,也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座谈会、交流会,与咱们文艺轻骑兵活动的宣讲主题更加契合,让我们所有的参与者感觉更加温暖。希望通过《中国艺术报》的报道,把广州文联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分享出去,收获更多的精彩和惊喜。
以传播力提升影响力
●白岚(《信息时报》副刊部主任、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总的来说,活动站位高、形式创新多、共享接地气。我感受最深的是这种创新的传播互动形式。文艺的内容,文艺活动或者文艺宣传也好,要传播出去,一定要它本身具有一种吸引力和感染力,而吸引力、感染力是一个综合指标,在现代社会它更多考验的是你的传播力。“赞赞我的国”系列活动灵活运用各种形式,包括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生动高效地传播,我觉得整体的传播模式是非常好的,它充分地利用了人民群众喜爱的传播形式和模式,在将来一定能够更好地抵达我们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处人群。
联结艺术家和群众的红色舞台
●谢天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黄埔书院创始人):
广州的文艺一直都是跟人民在一起的,从改革开放最初流行音乐茶座到后来广州流行音乐,包括现在我们的“赞赞我的国”,都是跟人民群众融合在一起的。近几年,广州市文联做出了很多成功的探索,比如市文联成立的手机摄影协会,就为广大手机摄影爱好者相互交流提供了方便。特别是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的广州文艺市民空间,更是一个地地道道、实实在在的文艺为民的平台。
这次红色文艺轻骑兵新时代文艺宣讲实践行动,我觉得又有很多新的发展特点:积极健康,形式多样,基本上涵盖了所有文艺领域,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有文艺特长的市民,还是普通的文艺社团都能参与其中,覆盖地区也非常广,为艺术家和人民群众搭建起一个加强交流、联络感情的红色舞台。
多重形式效应叠加有效传播正能量
●吴明(《新快报》文创中心主任):
“赞赞我的国”给我比较深的印象,第一个就是红色轻骑兵形式灵活,未来还会有很多场这种形式非常灵活、可以深入各个基层的文艺活动。第二个印象比较深的地方是作为志愿活动,它集红色引领者、文艺示范者、社会动员者于一身,这种多重形式效应叠加,大大增强了作为公益活动的社会效应,更为有效地向社会传播了正能量。
“四个天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文艺实践平台
●葛华(荔湾区文联主席):
我曾经总结过文艺志愿服务的“四个天地”,我觉得“赞赞我的国”堪称名副其实:第一个就是“顶天立地”,“赞赞我的国”非常具有正能量,以文艺的形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其次是“欢天喜地”,高质量的文艺精品满足了老百姓不断提升的对幸福生活的一种需要,深受基层群众欢迎;三是“脚踏实地”,活动符合我们广州市的实际,也符合我们文艺志愿服务的实际,踏踏实实地打造了一个广州特有的文化特色品牌;最后一个是“天地人和”,对于文艺志愿服务,人才也是第一资源。这个平台汇聚了各方文艺人才,扎根于人民群众,也是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生动实践。
让“赞赞我的国”品牌活动在基层遍地开花
●黎雪梨(番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番禺区文联主席):
非常荣幸能在我们番禺文艺市民空间开张之日,举办“赞赞我的国”红色文艺轻骑兵新时代文艺宣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艺术家们用高水平的文艺表演来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受到了番禺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捧。番禺文艺市民空间的开放也得到了我们区委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这是一种新型的文艺惠民形式。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让更多的市民受惠,让生活艺术化,让艺术生活化。下一步,我们将会继续把文艺市民空间的活动开展好,同时,充分利用星海青少年宫的资源,组织小小红色文艺轻骑兵和我们的2000多名文艺志愿者进行文艺宣讲,让“赞赞我的国”品牌活动在番禺遍地开花。
让下一代从小树立文化自信
●李颖致(客村小学副校长):
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培养爱国主义热情、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是每所小学的校方所关注的重点。十分欢迎“赞赞我的国”这样的优秀文艺宣讲活动,给孩子们带来高水平的演出和讲解,让下一代从小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豪,并且将这份感情传递到周边的人,开启中国梦的新篇章。
现在红色轻骑兵的项目非常地系统化,也十分接地气,就像我们学校做的课程一样,不同的项目都有一系列的节目在里面,有很多的合作切入点。如果能够在我们学校安排的活动基础上,提供一些菜单式的“定制项目”,例如在一些传统节日来临时选择相应的庆祝活动,我想会更好地发挥活动的作用。
艺术的背后总是充满着感化人心的力量
●曾璐璐(康迪学校教师):
我是一名特殊教育老师,为了能让这些特殊孩子们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一样得到快乐,我竭尽自己所能,让他们不断成长,不断进步。艺术的背后,总是充满着感化人心的力量。虽然他们有着与常人不一样的感受,但通过参与表演,艺术的种子同样可能在他们“星星的天空”中留下痕迹。此次“赞赞我的国”走进康迪学校,孩子们积极参与到互动、展演中来,让他们去体验、去分享,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关注,传递了社会正能量,相信孩子们都感受到了社会热心人士的温暖和关爱,帮助他们继续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快乐成长。
撰文:翁敏 黄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