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院士名家 集聪明才智
南山院士讲堂系列活动让人文科技前沿学术走近寻常百姓![]() |
深圳南山人才公园和南山总部基地。作为全国知名的经济大区、科技强区,南山始终坚持人才优先战略,致力打造人才高地和创新人才聚集地。 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
![]() |
都有为院士做客南山院士讲堂,带来《创新是科学的灵魂》讲座。丁侃 摄 |
“人真的有灵魂吗?”3月23日,深圳人才公园求贤阁,一场“灵魂拷问”在这里上演。
发问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都有为,他所关注的话题并非“怪力乱神”,而是创新对科学发展意味着什么?都院士的答案,正如他的演讲题目《创新是科学的灵魂》。
这是南山院士讲堂系列活动现场,自2017年12月该活动启动以来,已经举行了十三期,一场场知识盛宴不仅在现场呈现,更通过南方+客户端直播,向全网用户传播。一年多来,从机器人与智能世界到新能源产业发展,从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到量子物理的最新进展,近20名院士带来的学术界最新观点,让前沿学术最新动态“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介绍,南山院士讲堂系列活动旨在发挥辖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优势,通过邀请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艺术家、学者、经济学家等高端人才来院士讲堂开讲,使深圳人才公园成为深圳人新的精神家园、学识滋养园、文化地标。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张光岩
策划:陈鸿
讲什么
聚焦创新、人才和教育:90后孩子如何更好地成长?
院士开讲,讲什么?南方日报记者查阅南山区13场院士讲堂活动的视频资料发现,很多院士“大咖”们不约而同地关注这些话题:创新、人才和教育。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教育的方向在哪里?”“90后孩子如何更好地成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前院长吴云东作演讲时,从求学经历、科研工作经验出发,介绍了教育和文化对于塑造人才的重要性,分享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吴云东认为,高等教育主要是科学和文化的教育,一方面要学习和推动科学,另一方面要挖掘和发展文化。而人类对美好生活执着的追求,也就是“爱”,可以把科学和文化连接起来。
“我们的教育应该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学科平衡,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平衡。”吴云东表示,应该融合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精髓,通过这样的教育方法,培养懂自己、懂社会、懂中国、懂世界的一些人,让学生爱自然、爱生命、爱科学、爱文化、爱中国、爱世界。
在都有为看来,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政治等要发展就必须创新。都院士表示,创新需要新思维,突破旧的框架,关键是独立思考,甚至要异想天开。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异于常规的新思维,才能取得重大的创新型成果,科技发展往往是阶梯型的。都院士表示,创新应以科学实验为基础敢于冲破旧观念、旧学说、科学中不应存在不变的权威。
科学界越辩越真,怕辩论的往往不是真理,是谬论。都有为举例,比如牛顿力学出来以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物理理论已经相当完善,但很多实验问题没有解决,所谓“晴朗天空的几朵乌云”。此后量子力学发表,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实现了从宏观世界向微观世界的重大飞跃。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无止境的,科学研究也是无止境的。在科学家面前,没什么一成不变的。
关注创新,关注人才,关注教育,中国工程院院士、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在院士讲堂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的思考。他认为,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在于人类将重新进行社会分工,人工智能普及后很多行业将会被淘汰。
徐扬生还强调,机器人强项是记忆、逻辑、精准、快速;人类的强项是直觉、感情、想象、创造。人类应该发挥自身的强项,而非纠结机器人的强项。人在创造规则、创新文化、发挥创意等方面,有人工智能无法比拟的优势。无论人工智能为社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人类都应该在未来智能社会中找准自己的定位,继续引领社会的发展。
为何讲
满足市民文化需求:提供高水平学习交流大平台
走进深圳人才公园求贤阁,内设有人才多功能厅、人才咖啡、人才书吧等,突出体现深圳市爱才、引才、聚才、重才的发展理念。深圳人才公园是全国首个以“人才”为名的主题公园。据介绍,南山选择在深圳人才公园举行南山院士讲堂,就是旨在向外界传达出南山对知识的崇尚、人才的尊重与渴求。
秉承“集院士之堂,传名家之言,普大众之需,求贤才之德”的理念,院士讲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高端人才活动平台。
过去一年多,高端人才近悦远来。南山区坚持引育并举,广聚天下英才,新增领航计划人才626人,总数近2300人;新引进全职院士11名,占全市增量的90%。
“南山打响改革开放第一声‘开山炮’,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起、因人才而兴。”南山区委书记王强表示,改革的文化与创新的人才,是南山过去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支撑,更是南山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的关键所在。
南山不仅是经济大区、创新强区,更应成为文化名区、人才高地。王强认为,院士讲堂,是一个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大平台,是“聚”院士名家、“集”聪明才智的大智库,更是南山贯彻国家人才发展政策、满足市民美好生活向往,尤其是文化生活需求的创新实践。
聚英才
打造人才高地:深圳70%以上高层次人才在南山
上周六,深圳又一“诺奖实验室”——深圳内尔神经可塑性实验室在位于南山区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成为继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实验室、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科比尔卡创新药物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盖姆石墨烯研究中心之后,深圳成立的第六家诺奖实验室。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作为全国知名的经济大区、科技强区、创新高地,一直以来,南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人才作为打造“中国硅谷”、实施“科技创新+总部经济”双轮驱动的第一资源,先后发布“领航计划”和“全球招贤令”,“十三五”期间安排不少于60亿元用于人才工作,创建南山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构建全国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生态先行区。
目前,南山人才总量达84万人,集聚了深圳全市7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是深圳人才高地和创新人才集聚地。
今年,南山区制定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入实施“人才领航计划”,打造“院士讲堂”等高端人才活动品牌,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速聚集,为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为更好地联系服务人才,南山还在紧邻深圳人才公园的南山区行政服务大厅设立了人才服务专区,试水“人才入户”并联审批、协同办理。“人才入户”办理时间从25天缩短为15天,现场办理次数从4次减为2次。
人才兴、城市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之一,南山的发展已基本实现“两个转变”:其一,南山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已基本实现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其二,南山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已基本实现从传统人力支撑到人才支撑的转变。
数据显示:南山区人均GDP约5万美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71%、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市39%、国高企业总数超35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0%,主要创新指标接近国际创新型城市水平。辖区有深圳近30%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0%以上的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80%以上的高等教育科研机构,12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领域中24个国际领先。
为营造生机勃勃的创新生态,南山提出,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努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优化升级人才“领航计划”,成立引才委员会,利用院士资源,培育引进高精尖人才。建设南山新型智库,汇聚顶尖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