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编程 助学校更“炫酷”
“去年科创社颁奖那天,其他社长一身正装,我那俩社长,穿个校服就上台了……”说起马翊庭,梅沙书院老师高升恒笑着说,“他简直就是个小技术宅”。
这个被老师称为“技术宅”的男孩马翊庭不仅升级了学校全景地图v2.0版,这个学期他还和小伙伴们研发了一款“VMA校园机器人”并投入使用,家长们不仅可以在书院的微信公众平台上向机器人咨询,还可以在Magic Leap全息眼镜平台,通过语音与机器人对话。机器人则会以全息图像的形式展示书院的各类资讯,可谓十分智能“炫酷”。
“成就感让我爱上编程”
从小就喜欢捣鼓计算机的马翊庭,初中开始断断续续地自学编程,上了高中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在梅沙书院,他修了AP计算机科学、AP计算机科学原理等高阶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Python编程课最让他印象深刻。“高一上学期刚学IT两个多月,老师就让我们自行组队,用Python编写一个控制台游戏。”马翊庭说,那段时间他和小伙伴几乎每个晚自习都在研究上述项目,“经常倒腾到十一二点。”
进入高中后,如何平衡计算机编程等兴趣爱好和其他课程学习,这是马翊庭要解决的。经过一年的调整,他渐渐找到了学习节奏。每天早上,他都会做好一整天的计划表,根据不同的学科、项目、活动来合理规划时间。“那时候,无论是修复一个Bug,还是实现了一个新功能,都给我带来很大的成就感。也许就是那个过程,让我真正爱上编程。”马翊庭说。
马翊庭高中加入汇聚众多梅沙IT“大牛”的社团——科技创新社,并在这里收获诸多。去年3月,马翊庭带领科创社的新成员们,在学长们自主制作研发的梅沙书院全景地图v1.0的基础上,启动了v2.0的制作。2.0版本一共需要处理大约4400个热点,全部手动设置。虽然过程辛苦,但马翊庭却很开心,“一想到别人能够通过全景地图远程参观我们学校,真的特别有动力。”
希望有一天能用科技帮助他人
钟爱编程的马翊庭在该门学科的学习钻研上也表现出“实在”“不轻言放弃”。他坦陈,这种性格是受家庭的影响。他从父亲身上学会了容忍与坚强,而母亲让他懂得要干实事,不搞形式主义。父母非常支持他专研科技项目,遇到困难时父母会鼓励,同时给予他最大的帮助。他告诉记者,自己曾在内蒙古乌兰布统草原百公里徒步两次,他深刻明白了一些事情,“坚持下去,后面的风景更好。”
马翊庭坚持在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做义工和志愿者便是其中之一。去年IHBB国际历史竞赛在梅沙书院举行,马翊庭作为志愿者之一,每天最早到岗、最晚离开,即便是摆放桌椅、指引方向这样的小事,他也用心做好。经常可以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上看到他默默提供服务支持。学校老师范彦书评价马翊庭:“志愿服务的工作其实并不难,但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细心、耐心,以及他是否发自内心地想帮助别人,他都做到了。”
谈起自己的愿望,这个热爱志愿服务、热衷科技创新的“憨憨的小伙子”,希望有一天能用自己的科技创造来帮助他人。事实上,这正是他和科创社的朋友们正在做的事情。 莫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