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深圳答卷
莲花山上,绿草如茵,鲜花吐芳,游人如织,邓小平的铜像熠熠生辉、步履生风。凭栏眺望,眼前的深圳经济特区风光无限,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城市天际线如音符般跃动。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深圳这座崛起于中国南海之滨的创新之城是新中国一手缔造的超大型城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光辉杰作。梳理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特区党的建设始终与特区发展进程紧密结合,特区的发展既是不断进行体制创新的过程,更是不断强化从严治党的过程。无论何时何地,党始终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近年来,深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与此同时,在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方面,深圳市直各行局、各区、各街道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一大批影响老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基层治理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基层基础建设更加牢固。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四十年回眸,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闪耀在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时代答卷上。
东风如画,党旗浩荡。乘着新时代的春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深圳,正不断奏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华彩乐章,扬帆远航。
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很显然,党的领导是覆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贯穿国家治理全过程的。
深圳作为身处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超大城市,较早地遇到了其他城市还没有遇到或者即将遇到的治理难题。从城市发展维度看,深圳更早地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已经踏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新征程。从基层治理维度看,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组织架构深刻变化,大量“单位人”成为“社会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相互交织。从党建面临的形势看,如何发挥党建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扩大党组织在基层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城市基层党建必须直面的新课题。
积极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深圳以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为目标,从改革入手,构建起一核多元、协调有序、权责明晰、简约高效、各方参与、保障有力的基层治理体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便民利民为民、共建共治共享来构建治理体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在党的组织、政府组织、企业组织、社会组织、自治组织五个治理主体中,强化党组织这个“大拇指”的主心骨地位,与其他四个“指头”握指成拳,确保党的领导在基层治理中始终站在高处、挺在前面、贯穿其中、提供支撑,形成“一核多元”序化结构。
二
改革开放已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基层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夯实基层治理的地基,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局性、基础性工作。
在国家治理这座大厦中,基层治理是基石。基层治理面对最广大的群体、最复杂的矛盾、最具体的问题,治理现代化的任务最多最重。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的现代化。
积极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深圳明确提出,既要发挥街道作为国家政权体系末端的作用,又要强化社区作为基层社会首端的作用,推动国家政权体系与基层社会的有效转换和对接,为基层治理体系的运行提供两个重要支撑点。
综观深圳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党的建设始终贯穿于城市社区治理全过程,街道党工委的“轴心”和“龙头”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为此,深圳加快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内设机构设置,普遍由30个左右精简到10个,提升了管理服务效能。
同时,深入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和城市基层党建“标准+”模式,深化政经分开、居站整合、赋权定责、人事提管“四项改革”,强化社区干部待遇、党群活动阵地、服务群众经费“三大保障”,落实社区党委的领导保障权、人事安排权、监督管理权、事务决策权“四项权力”,巩固和发展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居委会、工作站、群团组织、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物业公司等有序发挥作用的基层治理格局。
三
一簇簇三叶草组成心形,紧紧围绕着一枚党徽,这个党群服务中心的标志,如今已遍布深圳的大街小巷。
党群服务中心是促进各类服务管理资源向基层聚集的承载平台,也是深圳积极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深圳坚持需求导向,优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和服务方式,规划建设“1+10+N”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即1个市级党群服务中心、10个区级党群服务中心、N个街道社区以及商务楼宇、产业园区、商圈市场等新兴领域党群服务中心。
一座座党味浓厚、服务贴心、人气聚集、资源共享的“红色家园”让城市基层党建有了重要载体。按深圳建成区900平方公里计算,平均不到1平方公里就有1个党群服务中心,实际上在人群聚居地更加密集,党员群众平均在1公里范围内就可以到达一个党群服务中心,找到党群服务中心就找到了基层党组织。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圳正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市、区民政部门紧紧依托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每年支持每个中心50万元福彩公益金,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服务项目。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为社区居民提供情绪疏导、心理抚慰、四点半学校、慈善公益等各种专业服务,建立跨部门、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体制,推动形成了以专业社工为骨干,心理咨询师、护理师、志愿者等多种力量并存的社区服务队伍结构。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千家万户,影响百姓冷暖。深圳的实践有力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改革创新基层体制机制,才能使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更加灵敏,让一座城市更有温度、更富魅力、更具吸引力。
奋进新时代,潮涌大湾区。深圳这座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开放先锋之城必将勇立潮头再出发,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上,书写出激荡人心的幸福新篇章。
南方日报记者 崔璨
出品: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部
监制:胡智勇
策划:甘雪明
文字统筹:杨磊 曲广宁
编辑统筹:谭亦芳 陈鸿
版式统筹:黄红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