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智慧校园”资源打造育人高地
![]() |
着力打造“智慧校园”,石门实验学校在新起点上开启梦想新航程。羊建溶 摄 |
9月6日,石门实验学校1400余名七年级新生在4天的集训后,向学校老师、评委、家长展现了集训的成果。
新学期,新气象,石门实验学校在新校址启用后再出发。在此前的启动仪式上,石门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阳智平表示,学校名为“实验”,就必须有敢为人先的担当,必须有务实进取的品质,必须有创新发展的激情,只有这样才能为佛山的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更好地贡献“石门力量”。
据了解,石门实验学校将广泛开展赋能式扬长教育,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增长学生知识见识、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主动把“育才造士,立德树人”的教育梦想融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进一步变革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
2018年教育部将石门实验学校确定为“未来学校”、华南地区领航学校。立足新校区,石门实验学校将如何抓住发展契机,抢占发展高地?
阳智平表示,对标“未来学校”实践探索,整合“智慧校园”的软硬件资源,创新思路,全力攻坚,打破封闭的办学体系、打破传统的教学结构、打破固化的学校组织形态,促进教师发展,变革育人方式,扎实推进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着力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是石门实验学校探索出的独特之路。
撰文:羊建溶 王雅铄 曾艳春
新校址中练“新兵”近1500名新生集训汇演
“向左转!向右看齐!”整齐的踏步声随着教官的口令,响荡在石门实验学校崭新的大操场上。9月6日, 2019级七年级新生集训会操比赛在新校区新操场圆满举行。尽管天气炎热,但“新兵”们依然锐气不减,站军姿、踢正步、喊口号……“新兵们”顶着黄豆大的汗水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教官下达的命令。
家长们则在一旁驻足观看孩子们在操场上的英姿。“孩子在不同阶段都有一段成长的过程,军训是一种信号,让他意识到自己已经从小学过渡到中学,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希望经过磨砺他会更好。”烈日当头,和莫先生一样的不少家长举着手机在看台上注视、观察,只为记录孩子刚上中学的关键一刻。
在为期一周的军训中,新生们的整体精神面貌较往年提升不少。据石门实验学校七年级谢老师介绍,军训中很多孩子从头到尾没有叫过一声苦,一声累。“尽管军训很辛苦,同学间相互鼓励要坚持下去,我们老师看着很欣慰。”谢老师表示。
“今年我们搬进了新校区,整个校园的训练场地都宽敞了许多,新生训练的姿态与往年相比更有活力。”阳智平指出。
9月2日,石门实验学校新校区正式启用,新校区分三期建设,占地约200亩,比原址扩大2倍多。2019级七年级新生成为第一批“入驻”新校区的“幸运儿”,他们在五天四夜的集训中,不仅学会了坚持、坚毅,还结识了挚友。
“这几天我感觉最满意的是结识了新朋友,我喜欢上了集体生活。”320寝室的七年级学生刘天笑说道。“如果用一句话表达我的新期待,我想说‘今天我以石门为荣,明天石门以我为荣’”七年级二班的张嘉坤表示,来到石门实验学校,他更加坚定了未来要好好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信心。
家校共建新校园“石门实验大社区”建设有道
“从组建家长微信交流群到学生家长参与新校区建设,师生以及新生之间的情谊早已在开学前就培养起来了。这让这届新生整体的适应力都增强,更好地融入学习氛围。” 谢老师说。
其实早在开学前夕,不少学生与家长就自发组成义工队参与到学校新校区的建设工作来,从教学楼的桌椅组装到饭堂地板的清洁,“父子兵”和“师生兵”齐上阵,不分彼此,共护校园。
在新校区的教学楼走廊上,每间课室外都整齐摆放着一排又一排的盆栽,原本冰冷的外墙在盆栽的装饰下瞬间温暖起来。据了解,这些个性化的装饰盆栽都是一些学生的家长主动贡献出来的。这些家长花了很大的心思,在开学前提前进入校园,帮忙做好学校清洁、摆放盆栽等。在家长的鼎力支持下,新校区的校容校貌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我们有专门的群,每天组织第二天的义工报名,还有任务发布。家长们很多都自带工具,越来越专业。”据石门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家长们参与其中的热情度很好。原本对新校区的质量和安全存有疑虑,现在他们天天都在课室里跟桌椅墙砖在一起,真正在参与中实现监督,不少家长表示参加后感觉很安心。
校内整片建筑外墙洁白如玉,凑近去闻,却闻不到油漆异味。石门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说,校内所有外墙、内墙涂料均使用德国进口油漆,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学生身体不受新校区装修异味影响。
“德不孤,必有邻;一起来,更精彩。”阳智平表示,石门实验学校义工队的家长、同学携手并肩、勠力同心,以自己的行动为新校区的建设贡献力量,为“科学、协作、拼搏”的石中人精神作出了诠释。
“学校将进一步整合学校、学生、家长、校友以及各种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完善‘石门实验大社区’建设,构建德智体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用心打造‘智能化、现代化、未来感’的华南标杆式未来学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阳智平说。
着力打造“智慧校园”新起点开启梦想新航程
漫步在崭新的红砖色的新校园,从进出校门的电子自动识别系统到学生生活区的“刷脸”系统,从VR课堂到全自动化的实验室设备,处处都让记者感受到新校区的新气象。
这些智能“黑科技”都将成为学生未来学习生活的“强助手”。每间课室门口都配备了“电子班牌”,学生在课室门口刷脸,老师就能知道课堂考勤状况。除显示班级基本信息外,“电子班牌”上还能显示当天班级内的通知通告、值日学生名单和班级学生素质评价情况。
而在VR课堂上,教师则利用VR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用立体的直观感受感知课堂内容。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依靠VR技术,未来的地理课堂将不再过多依靠PPT课件和传统板书向学生展示地球、宇宙等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VR技术身临其境地直观感受这些概念。
“智慧校园”除了体现在硬件上,还体现在石门实验学校的育人理念上。除了完成教育部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外,学校还专注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设了扬长教育和专训课程。在新校区投入使用后,石门实验学校有了更大的场地深化扬长教育供给侧改革,一方面不断刺激学生对个性化课程提出需求,另一方面不断提升个性化课程的数量和品质。
据阳智平介绍,石门实验学校将于开学后第三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扬长课程。扬长课程种类丰富,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国际模联、辩论课程等等,每周两节,目的在于让学生的长处得到发扬和提升,让学生变得更加阳光、自信。
针对水平较高的学生,石门实验学校还将为他们开设专训课程,设置难度较高、专业性强的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兴趣水平,并不断寻找机会,帮助学生报名参与全国性的大赛,由专职老师带领学生在全国的赛场上披荆斩刺,夺取好名次。
在全校多个专训班中,信息学专训班是其中的佼佼者。据阳智平介绍,学校信息学专训班参加全国的信息学联赛,在全国拿一等奖的人数和比例都是全省最高。许多学校信息学专训班的学生都进入了石门中学的信息学班学习。
据了解,石门实验学校与石门中学搭起了共建共享的编程教育平台,来自石门中学信息学的江涛老师、梁冠健老师都与石门实验学校的教学保持合作关系。“我们的信息学特长生成长得特别好,这些特长生上了高中后,每年都有好几个提前被北大或清华录取。”阳智平说。
目前,该校2019年在校学生人数接近3400人,其中新生约1500人。阳智平表示,新校区正在建设成一所超强硬件深度融入互联网+、创新教育理念的“智慧校园”;逐步打造成一所深化推进课程改革、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南海区“标杆学校”。
“未来已至,风正潮平好扬帆。我们有信心用行动兑现承诺:在新校区再奋斗3年,把石门实验学校建设成教育教学质量的领跑者、教师成长与发展的人才库、学生素质提升和未来多元发展的孵化地,为南海、为佛山的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更好地贡献‘石门力量’。”阳智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