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创造新生的人走了
广东试管婴儿技术攻关“第一人”陈元本教授逝世![]() |
陈元本教授。资料图片 |
![]() |
他用现代医学救人与兴邦 |
我国生殖医学先行者,广东省试管婴儿技术攻关“第一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广医三院”)广州妇产科研究所始创人、原妇研所副所长、主任医师陈元本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4月7日22时45分逝世,享年89岁。
陈元本教授,1930年12月出生,籍贯广东南海。1955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分配至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工作,1966年调回广州员村工人医院妇产科,1978年到市二医院工作至1995年退休。1988年,陈元本以学科带头人身份创建广州妇产科研究所,有力推动了华南地区妇产科的发展,于1989年培养成功广东省第一、第二例试管婴儿。
他将毕生精力贡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为华南地区不孕不育患者带去新生的希望,在妇产科医学领域和科学研究中取得卓越成就。
患者7次自然流产
他找出了背后“元凶”
1978年,陈元本主持成立了广州市首个细胞遗传实验室。在艰苦的条件下,陈元本带领团队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在1979年成功制备出外周血染色体,后又发现了世界首报的核型。
1982年,陈元本带领团队开展了孕中期羊水细胞染色体检验技术,并用于产前诊断。当时有一位患者,复发性流产7次,其丈夫是14号与7号染色体平衡异位携带者,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妻子7次自然流产。
在患者第8次怀孕至孕中期,经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检查,陈元本带领团队诊断本次妊娠胎儿可以继续妊娠。最终,该产妇顺利分娩一名足月健康婴儿,这是广东省首例经产前细胞遗传学诊断出生的婴儿。
1985年,陈元本开展生殖免疫学、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HLA)与妇产科疾病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与复发性免疫性流产关系的研究,并成功研究出HLA标准抗血清的制备方法及临床应用。此项技术是全国妇产科领域最早开展研究单位之一,1990年获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零到一的突破
他是广东试管婴儿先行者
1986年底,卫生部将攻克不孕不育列为“七五”攻关项目,陈元本主动要求开展这项极具前瞻性的研究。
一开始,他与美国专家联合开展研究,但在第一批患者共20例无一例妊娠成功时,美国专家随即撤离。研究工作一时陷入困境,陈元本下决心重新干:国外能成功,中国也可以!
如今,试管婴儿实验室所用的试剂都是由厂家生产,技术已很成熟。但在30多年前,培养液需要自己配制。为保证培养基用的水无污染,工作人员到鼎湖山、西樵山接雨水回来加工处理,经三度蒸馏成合格的“三蒸水”。经过不懈努力,才迎来了广东试管婴儿从零到一的突破。
1989年9月15日、16日,广东第一例、第二例试管婴儿出生,这是继北京、湖南之后,国内第三家取得成功的单位,标志着广东辅助生殖技术已跨入国内先进行列。此项成果获广东省和广州市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9年,而立之年的首例试管婴儿阿玲(化名)专门回医院看望陈元本。直至80多岁高龄,陈元本仍牵挂着医院的工作,指导妇研所及生殖医学中心的工作。如今,广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已发展成广东省规模最大的生殖医学中心之一。
广医三院全体医务人员沉痛悼念陈元本教授,永远铭记他曾经为医学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并将传承好他务实求真、永不放弃的精神。
南方日报记者 朱晓枫
通讯员 王慧 白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