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载体之战:空间再造转向产业重塑
![]() |
德龙智造科技园致力打造顺德现代化产业园样板。 |
![]() |
顺德的新型现代产业园区将搭建准入标准体系,实现绿色发展。图为华腾工业城。 |
近日,从容桂德龙智造科技园运营方手中接过厂房钥匙后,佛山市顺德区钰烽电器有限公司合作人黎盆勇充满期待。作为一家为欧洲中高端风扇品牌进行OEM加工的企业,钰烽电器今年的出口业务面临着挑战,但黎盆勇认为用好这个时间差升级生产线,有望在疫情结束后抢得发展先机。
德龙智造科技园正联手中国电信和华为共建5G物云融合智慧工业园。率先运用5G技术武装现代产业园区,这是顺德进入村改“拆建并举”新阶段的又一重大课题。
尤其是在当前的新基建热潮下,顺德正谋划推进36个新发展理念产业园和15个重点产业园建设,力争为产业和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和条件,从而培育更多的现代化产业和企业。
在村改攻坚战两周年之际,从空间格局的再造转战产业体系的重塑,顺德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蒋晓敏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企业自主改造
就地升级的高涨热潮
在容桂高新环保产业园,机械声轰鸣作响。作为容桂重点改造区域,这里集聚了恒鼎工业园、华腾工业城、华声电器等多个成功改造的村改项目。就在4月初,一家贸易企业的自改项目开始清拆,也拉开了容桂今年的企业自主改造大幕。
这家贸易企业改造前是单层的低矮破旧厂房,容积率不到1.0。为了扩大产能,企业提出自改申请,拆除旧有厂房,投入6000万元建设容积率达到3.0的全新商品厂房,引入智能家电生产、科技机械制造、电子商务,实现新兴产业的聚集、互补和融合,形成完整产业链,打造全新特色产业基地。
之所以说顺德村改路径已经走通、气势已经形成,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企业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以容桂为例,截至目前有30多家企业提出自改申请。
数据显示,当前顺德共有103个村改项目在建工程,其中自改项目在建工程44个,占比超过40%,企业自主改造热情高涨。顺德区村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村改工作不断深入,“企业自改”之所以成为顺德村改重点推广模式,是因为能解决违法违规物业历史问题,有效提高企业的容积率。同时开发难度相对较低、政府扶持力度大、土地出让优惠高、开发强度高等优势,也让“企业自改”更受青睐。
目前,对于自改项目,企业可享受城市更新项目扶持政策,腾挪项目也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企业还可以通过自改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再计收土地出让金,改造完成后的厂房可按有关规定分割出售等。
对许多企业而言,自主改造首先是工业上楼,推动生产环境革新,从而带来产能的扩张。位于陈村的佛山市松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通过自改,新建厂房37197平方米,总投资约8000万元。得益于产能扩张,预计该公司2020年将实现产值5亿元,加速向国际一流的机械设备供应商迈进。
另一方面,抢抓政策窗口期进行自改,许多企业希望以此延伸产业链,发展新业态,实现多元化经营,培育新的增长点。
不少企业正从制造生产向园区运营领域进军。作为杏坛村改企业自主改造的示范项目,康宝·华腾厨电城由康宝电器有限公司拆除原来的康宝城后打造,总占地面积达9万平方米,通过升级改造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34万平方米,同时容积率将由之前的0.8提升到4.5。
以此为契机,康宝希望发挥自身产业体系优势,引进一批厨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标准打造一个绿色智造的产业新城,搭建一个资源互联互通的厨电产业“朋友圈”。
但是,对坚持实体经济底线,确保70%以上项目为“工改工”的来说,村改土地是否有市场号召力,考验着村改的成色。
4月16日,广东成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端电子电路研发制造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作为大良首批“工改工”村改新基建启动项目,该项目预计年产值20亿元,年纳税1.2亿元,带动就业2500人。
事实上,更有意义的是,该地块也是大良街道通过政府挂账收储后,成功挂牌出让的首宗拆除重建类工业地块。在金斗工业区成长起来的成德电子以总价4593万元取得地块,实现就地升级。
“这个项目是通过公开招拍挂取得的土地,真正体现市场价值。”顺德区委常委梁伟沛说。
高效的服务也是吸引企业投身自改的利器。佛山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副局长黎景带介绍,对于企业自改30亩以上的项目,顺德区村改办实行挂图作战,一竿子到底,开通镇街行政服务中心村改绿色窗口,实现自下而上审批高效化,为项目保驾护航。而对100亩以上的自改项目,区村改办还将邀请改造方参与项目联审会议,充分听取改造方意愿,政企联动共同推进项目。
现代园区开花
产业体系的更新重构
“拆除是考验,建设更是考验。拆除村级工业园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建设智慧安全、生态集约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今年以来,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建设现代产业园的迫切性。
相比企业的单兵突进,产业园区的本质是优质资源集聚。一直以来,彻底重塑当前382个村级工业园点状分布的格局,从而建设连片的产业集聚区,构建现代产业园区体系,才是顺德村改的更高要求。
根据计划,顺德将建设广东顺德机器人产业集聚区、顺德龙江智慧家居产业集聚区、广东数字装备产业集聚区、华南智能网联产业集聚区等20个产业集聚区,与顺德南入口新兴产业园、顺德机器人谷、顺德龙江智能家居产业园等30个主题园区,打造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的“引力中心”,引导低效产业用地逐步腾挪集聚,实现结构优化。
以打造“城产人文”交相辉映的产业集聚区为目标,顺德构建以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为主导,以未来新兴产业为引领、以特色产业为支点的“2+4+X”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最终形成八大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六大机械装备产业集聚区及六大未来新兴与特色产业集聚区的差异化布局。
这也是作为“世界工厂”的顺德,在全球制造业版图深度调整之际,重构更新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顺德争取到2024年形成智能家电、机械装备两大超5000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2000亿元产值的机器人产业集群,航天航空、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100亿元产业集群,助推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大湾区崛起。
另一方面,推动产业上楼,对不少土地空间已经捉襟见肘的镇街至关重要。面积仅有50.7平方公里的陈村,是三龙湾的主战场,也是顺德对接广州南站的前沿主阵地,并被纳入广佛共建“1+4”高质量融合发展试验区先导区的连片建设范围,寸土寸金。
对此,顺德区委副书记、区长彭聪恩强调,陈村区位优势明显,要抢抓机遇做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要向上拓空间增加亩产;同时不要为了招商而招商,要选好企业,选高科技、发展快的高端优质企业,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和决心坚持招好商、招优商。
在同样遭遇土地空间不足瓶颈的容桂,先行建设的现代化产业园受到了市场热捧。位于容桂四基的华腾芯城,计划承接深圳溢出资源,打造成为年产值超8亿元的高端专业芯片产业发展基地,从去年10月底动工以来,目前13栋现代化厂房建设进度已超20%,预计今年底交付使用。
与建设同步,华腾向深圳派出了100多人的招商团队,自2月26日复工以来就马不停蹄地开展招商工作,目前已确定的进驻企业达100多家,以电子、科技类的企业为主。
“其中有不少是美的、小熊等本地家电龙头企业的合作企业,他们看中的是顺德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和村改带来的美好前景。”华腾芯城营销总监何汝麟说。
连片改造已成为龙江村改的底色。在万洋众创城等项目的成功基础上,龙江谋划了宝涌、大坝、涌口、西溪—集北四大千亩园区,再造产业空间格局。
在顺德建筑设计院院长陈霖峰看来,顺德对工业园进行连片规划的好处显而易见,通过合理的产业规划形成聚集效应,关联的企业之间的分工和联系合理高效,也可以有效地发挥公路、港口等各种市政交通的配套功能。
“合理的现代工业园区还包括与产业相适应的服务空间和发展弹性空间以确保其发展的可持续性。”陈霖峰建议,随着环境科技的提升和产城融合的需要,顺德应为园区提供比传统工业园更多元化的功能,包括高品质的研发、展销、金融甚至生活配套等城市服务功能,摆脱“职住分离”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土地的整体开发更符合产业和市场的需要,从而有更持久的发展动力。
三千亿元布局
顺德制造的整装再发
“作为一个新型园区,德龙智造科技园不能单纯地打造为一个传统的工业园,而是要注入智能制造的元素,为园区为企业赋能。”广东顺德科创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蒋力表示,园区将携手中国电信、华为,为入园企业提供“5G+云+AI”整体解决方案,实现通用服务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生产制造高效化。
华为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致力把德龙智造科技园的5G智慧园区建设方案输出为标准化解决方案,向全国其他地区推广复制。
早在去年,顺德就提出在全省县区中率先布局5G,联手华为打造为企业服务的公共创新平台,积极拥抱5G、应用5G,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今,受疫情影响,这个需求更加迫切。“疫情给我们强烈的启示就是传统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其中一条重要的路径就是政府要帮助企业率先运用5G技术和工业互联网武装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园区。”郭文海表示,顺德要加快制定现代产业园建设标准,抢抓新基建重大发展机遇,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率先运用5G等技术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当前,《顺德区三个1000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行动方案(2020—2022)》即将出炉。据介绍,顺德计划推动新基建在建、新增、产业链配套项目实现“三个1000亿”,包括大力推动新基建领域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主动谋划,精准招商,储备一批新基建领域新增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立足本地,鼓励区内企业和吸引外地企业在顺德布局新基建产业链,培育一批新基建产业链配套企业做大做强,到2022年,全区新基建产业链配套企业产值规模超过1000亿元。
大手笔的投资驱动,标志着顺德打造智慧园区进入快车道。当前,经济强镇北滘正谋划建设“三大万亩现代化产业聚集区”,包括东部的机器人谷产业聚集区、南部创意设计和智能家居产业聚集区、北部智能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
同时,北滘全面启动5G智慧小城建设项目,首期将规划建设不少于60个5G站点,两年内建成不少于168个,实现北滘镇街5G网络全覆盖,带动本土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据介绍,北滘将重点围绕北滘潭洲会展中心主团、美的创新中心、库卡机器人主团、碧桂园总部及博智林机器人等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用“一轴两带”的5G精品网络为北滘“5G智慧小城”发展插上科技智慧的翅膀。
布局“新基建”,顺德制造正加速向数字化制造和创新驱动转型,抢占行业制高点。
今年3月,由美的该集团牵头建设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家电产业应用服务平台”已经上线,面向所有家电企业开放注册,提供产品档案、标识注册、标识打印、标识解析、数据管理等应用服务,为全国家电企业进入工业互联网领域打开新的通道。
另一方面,顺德正加速吸引一批5G、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等高科技项目落地。
香港恒基集团将联手格兰仕在顺德投资建设世界级的开源芯片基地。“我们要赢得这个时代的竞争,必须要在核心领域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恒基兆业地产集团主席李家杰说,他一直以来都在为芯片产业的“种子”寻找合适的土壤。顺德是全国的制造业重镇,也是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的沃土。
危中寻机,危中抢机,顺德制造正整装再发。
■链接
新型产业园区掀建设热潮
“本地虎”扎根
“过江龙”抢滩
“随着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进程的加快,涌入了更多的开发主体,这对我们是个挑战。”佛山顺德万洋众创城总经理周祖泰说。
作为专注于小微企业服务的园区开发商,来自温州的万洋集团是最早进军顺德现代产业园建设的企业之一。去年4月,万洋建设龙江万洋众创城一期项目。今年1月,又开始建设龙江万洋众创城二期。
不到一年连落两子,足以证明万洋对村改前景的看好。因此,随着村改气势的形成,开发主体越来越多也在周祖泰的意料之中。
作为乐从上华智能智造工业园的开发运营商,佛山市顺德区美铭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美的置业)也是最早投身顺德村改的本地企业,上华工业园也是其首个产业地产项目。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美的置业积累了十余载的基于住宅开发主业的城市综合配套服务经验,可以将业界品牌、渠道资源、建设经验、资本实力等优势与工业园区的升级改造进行无缝对接。
一年半内接连在三个镇街布局四个产业园,“华腾系”产业园成为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热潮中诞生的一大品牌。
“作为一家顺德本土房地产企业,之前都在专注做传统的住宅开发,但说实话越来越发现这块很难跟国内大型房企竞争,于是我们也在苦苦思索如何转型。”华腾工业地产总经理胡力恒说,虽然企业本身不是从事制造业的,但通过和行业内领先的工业地产招商专业机构合作,将为顺德引进更多优质企业资源。
“每家园区开发运营商,都有各自的优点,用各种方式为中小企业解决一系列痛点、难点。万洋作为一家以园区运营服务为终端的服务型运营管理企业,也有我们独特的优势。”周祖泰认为,高质量的园区需要一批高质量的企业,如今在项目招商过程中,龙江镇党委政府与万洋密切对接,共同对企业进行把关,使进驻企业更能符合园区的高质量定位。
据统计,顺德正加快建设36个新发展理念园区,面积达27546亩,其中有10个均为企业自改项目,这意味着更多本土企业正进军产业地产和园区运营领域。
另一方面,现代化产业园区建好之后,是不是都能租出去、卖得掉?这也是顺德村改接受市场考验的一道必答题,也是改造能否成功的根本动力。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朱道林表示,一方面,政府既要尊重市场主体的选择,也要对园区改造和产业发展有规划、有引导、有管控。“政府在关键环节解决问题、协调各方关系,科学规划与引导,也将是顺德村改走在前列的重要经验。”朱道林说。
顺德村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顺德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搭建环保、安全、产出、纳税等园区准入标准体系,建立约束、监管机制,严把入园产业、企业质量关,以“亩产论英雄”,实现现代园区绿色发展,再造几个高质量产业顺德,为全省乃至全国探路高质量发展贡献顺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