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成熟上市平均仅需19天
![]() |
植物工厂这个17平米的育苗室能培育3万多株菜苗。南方日报记者 符超军 摄 |
阳光透过散射膜均匀洒在苗床上,生长成熟的菠菜用剪刀轻轻一剪便与苗床分离。采摘人员熟练地将蔬菜装入菜篮中,经过整理、无菌包装之后,它们将被送往澳门居民的餐桌。
5月7日,全省首个植物工厂——广州华瑞绿源植物工厂(下称“植物工厂”)首批400公斤蔬菜正式成熟上市。第一批蔬菜收割完毕之后,种植板将经过杀菌消毒处理,之后新的菜苗将被重新种上。19天后,新的一批成熟蔬菜又可以送到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的餐桌上。
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下,抓关键、补短板,牢牢稳住“三农”基本盘,成为夺取“双胜利”的有力支撑。这一棵棵先进农业技术培育的小蔬菜将为广州现代都市农业带来什么新变化?在这座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广州从化的植物工厂里或可一探究竟。
●南方日报记者 宾红霞 朱伟良
有多“高能”?是普通种植产量的20倍
植物工厂是将工业化生产“无缝植入”到农业系统的一种操作。通过将高精度的环境控制实现农作物连续高效生产,利用智能计算机和电子传感系统对植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为蔬菜生长提供最优的环境条件,是未来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植物工厂的应用更早出现在荷兰和日本等现代化农业技术发达的国家。尤其是近年来,日本各地掀起一股“植物工厂热”,即在封闭或者半封闭环境中,借助人工光照,使用营养液培育绿叶蔬菜。这种植物工厂让缺乏耕地的大城市也可以进行农业种植,距离东京市中心约30公里的千叶县就有不少这样的新业态。
华瑞绿源植物工厂正是从日本引进的全套生产设备。“我们考察了多国的农业技术,发现日本的技术最适合在本地推广。”北京华瑞锦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玲说。
利用先进的覆盖薄膜对太阳光穿透实施高精度控制,使阳光均匀洒在苗床上,保证每一棵菜苗均能吸收到足够的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再引进浅液水培技术,植物工厂实现从优质育苗,到无农药、自动化生产,最终无菌包装上市的生产闭环。
植物工厂生产的工业化管理为蔬菜的周期性生长提供了保障。以菠菜为例,普通大田里的菠菜一年不超过4茬,普通温室一年不超过6茬。而植物工厂一茬菜的生长周期平均只要19天,一年可收获19次,是普通种植产量的20倍,一般无土栽培产量的5倍。目前,经技术团队研发,有60多种叶类蔬菜适合在工厂种植,预计蔬菜年产量达80吨。
植物工厂不但高产,同时非常省水。根据测算,一株菜从种植到收获只需要500毫升的纯净水。“营养液是不断循环的,并在收成前3天切换到清水模式,到收割时全部吸收完毕。与普通陆地种植对比,工厂模式省水又环保。”植物工厂技术员王运丰对记者表示。
因为培育过程的严格控制,植物工厂所有生产蔬菜均可即食。“从人员进入前的吹淋,到苗盘收成后的清洗消毒,种植时使用纯净水且不用农药,彻底隔离了土、水和农药以及各种可能的污染,可以立刻摘下试吃。”王运丰从事农业工作35年,对于水培栽种技术十分熟悉。
如何确保蔬菜在生长周期内达到成熟的最高品质?王运丰表示,技术人员每天都要观察菜苗的长势,早晚还要测试营养液的PH值和EC值,确保提供的营养液是最适合植物生产的。
长什么样?四大区域实现从育种到包装全闭环
在植物工厂一期项目对面,二期项目的土地已经平整完毕,再过一个月即可“上马”开建。
目前植物工厂一期占地3186平方米,土地集约、不占用耕地是其一大特点。“目前的厂区是在原有荒地上建厂生产。我们没有使用之前是没有任何收益的,植物工厂投入使用之后预计亩均年产值超过63万元,成为农业增收的有效途径。”陈丽玲说。
目前已经建成的植物工厂一期按功能分为四大区域育:苗室、种植区、冷库及包装区、清洗消毒区。
育苗室是蔬菜幼苗成长的“温床”。因为苗株决定了收成的70%,所以育苗室是生产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全封闭全自动的植物工厂,在控制屏设置好温度、湿度与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就能营造出苗株的最佳环境。与常规育苗方式(土地)相比,育苗室的育苗时间可减少三分之一,并大大节省人工。
种植区是植物工厂的主要区域,种植的品种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定制,产量高、限制少、节能省水最环保。
在冷库及包装区,摘下的蔬菜会及时放入冷库。首先在冷库放置6小时,锁住水分,再送去包装。
最后一步是在清洗消毒区进行种植板的消毒。“我们是一产一清洗,清洗干净消毒好再进行下一板种植。”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
目前,华瑞绿源植物工厂第一茬菜成熟上市,新的一批菜苗也已经被移植到苗床上,十几天后将再有收获。
“植物工厂蔬菜采用营养液膜技术和毛管水培混合栽培,不靠太阳不用土,更可以不受季节影响。我们还可以接受客户的定制化生产,随时供应四季蔬菜。”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经有来自港澳和广州市区的企业表达了定制化的需求。
过去的传统农业生产“靠天吃饭”,蔬菜品种、质量和收成都无法准确预估,植物工厂依照国际先进标准,实现从种植、包装加工、物流仓储到厨房餐桌的严格把控,让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更添科技味,用科技手段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的蔬菜供应。值得一提是,目前植物工厂出产的蔬菜品质和价格都高于市场,达到20元一斤以上。
缘何青睐从化?优良生态是“王牌”
植物工厂是现代高科技农业的典型代表,其投入使用是在粤港澳优质农产品供应链源头布局的一次大动作,也是在粤港澳大湾区探索农业生产模式创新的一大步。
植物工厂缘何落户从化?其原因与植物工厂的工作原理息息相关。由于植物工厂内蔬菜的生长需要不间断吸取营养液,所以其对灌溉水的质量要求极高。
“从化是大湾区的生态核心区和后花园之一,生态环境良好,特别是灌溉水非常优质,很适合植物工厂的推广应用。”陈丽玲直言优良的生态和优质的灌溉水是植物工厂选择从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生态环境的优良也让客户对植物工厂生产的蔬菜充满信心。“目前,澳门预订的首批蔬菜已经发出,同时还在和广州一些企业洽谈,预计将有大量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订单。”陈丽玲对未来充满期待。
在广州市内,北部的绿水青山、空气优良的生态环境独一无二。2019年从化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9.1%,获评“中国十佳绿色城市”,连续九年获广东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县(市、区)的第一名。环境空气综合指数2.93,达标天数345天,达标率96.9%,其中PM2.5浓度23微克/立方米,保持全市第一。流溪河温泉段以上30条一级支流全部达到Ⅱ类以上水质。
靠近大湾区销售市场也是植物工厂落户的原因。蔬菜的保鲜期限短,这就对蔬菜生产地有了严格要求。“生产基地不能远离销售市场,所以从化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里交通方便,能迅速连接到湾区内各大城市,让蔬菜到达市民餐桌的时候还是新鲜的。”从化区副区长周耿斌表示。
植物工厂的落户还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26岁的刘海荣是鳌头镇小坑村人,经过6个月的培训,如今他已经成为了植物工厂的一名技术员。
“从播种、育苗到采摘包装入库都有严格的培训标准,现代农业的管理模式科技含量很高,和村里平时耕种方式有很大区别。”刘海荣说,在植物工厂学习到的知识可以应用到日常的农业生产中,对自己日后的职业规划也有很大帮助。
可以预见,在植物工厂一茬一茬蔬菜成长的过程当中,将不断吸纳当地村民就业,同时将先进的现代农业生产经验“反哺”乡村,带动广州现代都市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