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精兵救治 贡献广东智慧
![]() |
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医生护士正在为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翻身。 |
![]() |
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病房内外的护士通过对讲机沟通取药需求。 |
“真是死里逃生!”出院时,中山市新冠肺炎危重症产妇彭女士不由感慨:“感谢所有的医护人员,感谢钟南山院士,把我从死神那里捞回来。”
疫情伊始,广东就强调“四早四集中”的救治原则,将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于30家省级定点收治医院,确保全省各地患者能够得到便捷优质的救治服务。
截至5月15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89例(境外输入194例)。目前仍在院2例,治愈率99.37%。在这一位居全国前列的治愈率的数据背后,是30家省级定点收治医院作为“救治主力军”的不懈努力。全省近4万名医务人员们夜以继日的守护,让一个个患者重拾生的希望。
南方日报记者 朱晓枫 李秀婷
通讯员 粤卫信
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李细华 张迪 郑一见
集中收治患者
定点救治医院体系覆盖全省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打响了广东抗疫“第一枪”。
1月11日00:30,两名有武汉旅居史的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由120救护车送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并于凌晨1点被送入负压病房。
当时,根据症状体征、流行病学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他们被列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
经深圳市疾控中心、省疾控中心及国家疾控中心层层复核后,1月20日凌晨,该患者通报为广东省首例确诊患者,也是全国除湖北省外的首位确诊患者。
当天,深圳市三医院号召全体员工取消休假,全部投入到深圳抗疫的战场中。最紧张的时期,这里最多收治了400余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有逾90位重症、危重症患者。
1月21日召开的广东首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30家新冠肺炎省级定点救治医院。这30家医院遍及21个地市,其中有13家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包括4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感染性疾病科建设单位。
之后,广东还确定了16家市级定点收治医院和58家后备医院,建成了覆盖全省、功能齐备、满足多层次救治需要的定点救治医院体系。
广州地区患者集中收治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下称“广州八院”)。其嘉禾院区关停其他科室,1100多名医务人员投入战斗,不舍昼夜。最高峰时,同时有234名患者在这里接受治疗。
为集中优势医疗对新冠患者进行救治,中山市组派医务人员支援定点医院,向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共派出援助医护人员200余人,重症组团队、儿科组团队、ECMO团队、营养支持、康复理疗等团队均来自市内各家医疗机构。
作为国内拥有最多附属医院、最尖端医疗力量之一,中大举全校之力,组成了一支支超级战队,挺在广东抗疫、湖北抗疫主战场的最前线,被称为“无敌中山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五医院分别是广州、珠海的定点收治医院;中山一院、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三院等广州地区高水平医院对口帮助东莞市人民医院、惠州市中心医院、阳江市人民医院、潮州市中心医院等地市定点医院,输出中大力量支援全省救治。
以定点医院为阵地,广东统筹整合各地市、省级的新冠肺炎救治资源,定点医院可使用床位数从原有的4470张增加到3月29日的9666张;投入的医生、护士、其他医务人员(检验、药学、技师等)也从原来的17066人增加到3月29日的38206人。
集结最强力量
一线医护全力为生命保驾护航
1月29日下午,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广东10位专家为5例分别收治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病例商讨治疗方案。这是广东首次开展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病例的远程会诊现场讨论。
广东新冠肺炎患者分布较广,除云浮外,病例分布在20个地市,给救治提出了更高要求。各个定点医院都建立了救治机制,例如片区巡查、三级医疗专家值守、省级专家会诊、中西医协同等,千方百计救治病人。
在东莞,有一例从“鬼门关”抢回来的患者。东莞市人民医院院长蔡立民介绍,该患者入院时病毒载量高达850万拷贝、年龄大、基础疾病多,当时已是危重症。
该院通过充分利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以及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等先进仪器设备及前沿技术手段,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最大的生命支持。
最终,该患者上了39天的ECMO成功撤机,这是国内少数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长时间使用ECMO后成功撤机的病例之一。
2月1日,中山市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住进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怀孕35周的彭女士感染上了新冠肺炎,入院第一天,她终止妊娠。
随后的两个月,彭女士先后遭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症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病症,多次病危,一度室颤心跳骤停40秒。
为挽救她的生命,中山市乃至全省最优质医疗团队集结起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多次关注,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给予救治建议。彭女士顺利出院,展现了广东重症救治的实力,也得益于“四集中”带来的强大救治合力。
重症、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可能就在瞬息之间。一线医护日夜守护,尽全力为生命保驾护航。
2月29日晚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名病人情况稳定,可就在医生们走出负压病房,刚刚脱下防护服时,机器却出现了红色报警。几秒之内,患者血流量迅速往下掉,氧饱和度也不断地下降,患者随时会出现心跳骤停,情况十分危急。
如果要等医生穿好防护服进来,至少需要二三十分钟。凭借着十几年的重症经验,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陈惠瑶马上判断是患者血容量问题,即刻调整ECMO转速,一边安排同事帮助快速补液、抬高病人双下肢,一边连线舱外的医生,最终使病人转危为安。
探索特色方案
为疫情救治贡献广东智慧
作为广东的抗疫主力军,各大定点救治医院为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也探索出了不少特色治疗方案和工作方法,为临床救治、院感防控贡献宝贵的实践经验。
在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作为广东省定点收治医院,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375人。该院在全省实现了5个“率先”:率先报告珠海感染病例、率先成功治愈全省首例危重症患者和年龄最小患者;率先发现患者粪便核酸检测阳性并设置过渡病房;率先开展氯喹疗效观察研究,在省内率先扩大筛查范围,为广东乃至全国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中大智慧”。
在学习、研究、执行国家最新版“诊疗指南”的同时,该院结合对新冠病毒流行病学、疾病机制的认识,形成了具有本院特色的新冠肺炎4个临床诊疗方案和护理方案。
惠州市人民医院医疗救治组建立了三线专家值班制度,成立预后评价小组,重症医学科团队提前介入,预防轻症病例向重症、危重症转归,探索“中西医双管床”机制,保证医疗救治工作有序开展。
“院感防控是一个穿针引线的活,贯穿于整个防控工作。”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副组长、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刘冠贤说。收治“新冠”确诊患者的负压病区是最危险的一线,如何防控院内感染,最大限度保护医护人员?
广东各大定点救治医院“各出奇招”,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院感防控方法。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创新设置了感染控制观察员,由感控经验丰富的专职人员担任,24小时坐班指导进入负压病区工作人员正确穿戴防护用品,实时通过监控系统观察负压病区工作人员正确脱防护用品步骤,并实时传呼纠正其错误。这一经验做法被广东省支援湖北医疗队指挥部及武汉各大方舱医院采纳,并在全广东省推广。
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病人在院内的流动线路和出入口,都严格实行单向流动。全院共设置预检分诊点17个,各预检分诊点安排护理人员实行不间断值班。发热门诊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分别设置患者及医务人员专用通道。该院还设立了28人的感控督导员队伍,在院长直接领导下开展日常感控监督工作。
■数读
●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省级定点救治医院
全省有30家省级定点收治医院
广州地区8家
其他20个地级市分别有1至2家
●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深圳: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汕头:汕头市中心医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佛山: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韶关:粤北第二人民医院
●河源:河源市人民医院
●梅州:梅州市人民医院
●惠州: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汕尾:汕尾市人民医院
●东莞:东莞市人民医院
●中山: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门:江门市中心医院
●阳江: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
●湛江: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茂名:茂名市人民医院
●肇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清远:清远市人民医院
●潮州:潮州市中心医院
●揭阳:揭阳市人民医院
●云浮:云浮市人民医院
■一线
90岁危重患者
这样救治成功
3月3日上午10时31分,90岁的李光(化名)坐在轮椅上,由医护人员推出住院楼。他的家人早早在楼下等候,手里还捧着一束鲜花,送给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
据了解,李光是目前广东年龄最大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病情一度危重的他,是如何救治成功的?
2月5日,90岁的李光出现发热症状,核酸检测结果阳性。2月8日,李光被收治到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做进一步治疗。他的主管医生、隔离病区范银强医生介绍,李光有高血压、慢性心衰、心房颤动、脑梗塞、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等疾病,还曾做过食道恶性肿瘤放化疗,救治难度大。
该院调集隔离病房ICU骨干力量组成医护团队,全力进行医疗救治工作。入院一周后,医生通过CT检查发现,李光的肺部病灶加重。考虑到李光有长期合并尿路感染等特殊情况,医院决定调整治疗方案。先用抗生素控制泌尿系统感染,对症治疗,再通过加强营养等方式,提高他的免疫力。
医护人员密切监测着李光的病情,5天后,CT检查结果传来好消息:病灶明显缩小了。一段时间治疗后,再查CT,发现他的肺部病灶慢慢吸收了。
范银强微微松了一口气,但仍密切监测各项指标。“这个病人的救治方法,主要是有针对性的抗感染、抗病毒的治疗,还有氧和器官功能的支持、监测。病人年龄大,还要警惕他的并发症出现。”
考虑到患者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疾病、服用药物品种多,医院还特别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避免出现毒副作用。“老人家意志力很强,治疗期间也积极配合。这个病例的治疗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主要就是因为这两方面。”范银强说。
隔离病房里的医护人员也一直耐心、细心地照料着他。在ICU时,李光不爱吃饭,不利于身体恢复,护士们总是想方设法哄他多吃一点,一勺勺喂给他。老人惦念家人,但不会用手机,隔离病房里的医护人员就充当他与家人的“信使”,把老人的病情和家人的关怀及时传达。
2月17日,李光首次病毒核酸检测转阴。随后,他连续5次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症状好转,复查胸部CT显示肺部病灶较之前吸收好转,胸腔积液减少,病情好转稳定,达到出院标准。范银强说,李光是广东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以来年龄最大的出院病例,这极大鼓舞了医护人员的士气,同时增强了其他住院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也是广州收治确诊患者最多的医院。据统计,截至5月13日,该院累计收治确诊患者451人,其中输入性病例及相关病例156人,约1100名医护人员参与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