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 拧紧防控发条 护航复工复产
![]() |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城市的烟火气渐浓,生活正以珠海人熟悉的模样迅速回归。 钱文攀 摄 |
![]() |
庚子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全民战“疫”就此打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珠海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疫情来势汹汹,珠海创新打出“大数据+网格化”防疫战法,筑牢“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坚固防线,在全省较早实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动态清零。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珠海派出3批医疗队共计56人全力支援湖北抗疫,让粤鄂人民在危难时刻手拉手、心连心。
在疫情形势趋缓后,珠海精准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数据显示,一季度珠海完成工业投资总额54.8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排名珠三角第一。
工厂运转如常,街头烟火气渐浓,景点游人如织……立足常态化防控,珠海已经做好长时间双线作战的准备,因时因势创新工作方法,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精神,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撰文:何康杰
科学防治
筑牢防疫铜墙铁壁
自3月以来,珠海不断收获好消息:3月10日,全市确诊病例动态清零;3月12日,各行业规上企业复工87.83%;3月底,267个应复工项目均已复工……一个个好消息背后,展现的正是珠海抗疫的硬核实力。
疫情防控,快字当先。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明确新冠病毒“人传人”当天,珠海机场便迅速对所有武汉旅客进行体温检测;率先停止春节集市、花市、集会;市区镇村四级领导迅速包保到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体系……梳理珠海战“疫”时间轴,可以清晰看到珠海决断于“早”、立足于“防”、施策于“准”的战“疫”战术。
疫情防控,防是关键。为织密扎牢“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第一道防线,珠海坚持关口前移,迅速铺开防控网络,在1月31日前,全市150名区级领导干部、376名镇街领导干部、2052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全部包保到位,1892名网格员、8222名楼栋长用脚步铸就抗击疫情的钢铁防线。
抗击疫情是一场全民行动,更是一场科技战役。
疫情发生以来,珠海向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校等科技创新主体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召集令”,鼓励各主体加快疫情防控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化。同望科技打造“健康码”实现实时动态管理,使数字化防疫更加精准;鲸准智慧医疗建立的疫情预测模型构建,打通线上线下助力疫情防控;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助力科研机构缩短研发周期,为疫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疫情防控是一场科研攻坚战。”珠海晶通科技董事长吴欣延表示,该公司研发的智能体温贴,贴在皮肤上可通过网络与云服务器同步相关数据到手机APP,让用户随时随地掌握和监控体温变化。
战斗并未结束,但胜利终将到来。当前,随着境外疫情蔓延,珠海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对输入性疫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防控力度并未有所放松,截至5月14日,全市尚未出现境外输入关联病例。
同舟共济
千里驰援显担当
3月20日,珠海援鄂医疗队返回家乡,开始为期14天的休整。返乡当天,在珠海、武汉和荆州的街头巷尾,镜头聚焦同一批英雄,当地民众自发地为他们送行;在珠海的迎接仪式上,交警护卫队夹道欢迎,以最高礼遇迎接勇士。
在他们结束休整期返岗后的第5天,武汉正式“解封”,这座英雄的城市也迎来了繁花似锦的春天。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在湖北抗疫一线,珠海“白衣战士”用精湛的医术圆满完成使命。在武汉方舱医院,珠海医疗队10位队员被评为“先进标兵”;珠海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所在的广东省第11批医疗队,获国家三部委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你们是珠海的英雄,是珠海的荣光。”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如是说。
除了把身上最硬的鳞送到最需要的湖北一线,珠海企业也紧急复工、紧急转产,加班加点驰援一线,为湖北送去各种急缺的物资。
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建成后便使用了来自珠海企业格力、优力的空调设备,在建设期间,也调用了“珠海一号”卫星持续对工程进度进行监测,并对周边水质进行了定量分析。
作为生产新型冠状病毒诊断试剂原材料、位于供应链源头的企业,珠海宝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2月4日便收到了复工批复,并迅速恢复生产,把试剂原材料发往全国各地。
倾其所有、精锐尽出,这是珠海驰援湖北的最真实写照。
精准施策
吹响夺取“双胜利”冲锋号
步入三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从经济按下“暂停键”到稳步复苏,中国经济展现出巨大韧性。但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外需受到明显抑制,这也要求珠海要加大“六稳”工作力度,扎实做好“六保”工作。
解决就业和民生保障问题,根本要靠发展,关键在于着力帮扶企业渡过难关。从2月5日发布“暖企十条”、2月17日推出“复工复产十条”,再到3月印发的《关于有效降低疫情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实施意见》,并进一步出台7个配套文件,一组政策“组合拳”使得疫情防控下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更赋予了珠海经济保持增长向好态势的能力、信心和底气。
车间,机器欢鸣再度传出。
在格力电器的生产车间,上万名员工与机器人一起,穿梭忙碌在生产一线;在伟创力珠海工业园,川流不息的全自动生产流水线展现出澎湃活力。
田野,春耕高潮迅速掀起。
在斗门区南门村的绿祥生态农场,农户们正忙着采摘蔬菜,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里一片热火朝天的作业景象。“通过抢抓农时迅速恢复生产,现在每天能够出产1500公斤的新鲜蔬菜。”农场负责人高兴地说
工地,机器轰鸣渐次响起。
在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工程项目的工地上,随着吊装机再次启动,这个连接粤澳的重点工程,拉开了珠海重点项目的复工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障就业形势稳定,珠海还通过“点对点”专车接返、网络招聘、到岗奖励等一系列举措为企业减负、为员工就业搭台。截至3月底,全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就业人数115万人,基本恢复至去年底的水平。
电力攀升、交通回暖、产能提升……与复工复产同至的,还有一条条加速上扬的曲线:一季度应开工项目62个,已实现开工项目89个,超过应开工目标任务27个;3月单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2.81亿元,增长1.3%;民间投资增速加快,特别是外商投资增长达39%;一季度新签约重点产业项目34个,同比增长54.5%,签约投资额405.87亿元,同比增长397%。
随着复工复产的步伐加快,前期被抑制的消费需求正逐步回暖。为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珠海从4月开始发放总值高达1亿元的消费券以提振消费信心。截至目前,已有百万人次中签,核销率达55%,核销金额超2000万元,直接拉动消费约1.55亿元,一笔笔真金白银的补贴实实在在地落入了商家账上。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城市的烟火气渐浓,生活正以珠海人熟悉的模样迅速回归。
■战法
珠海“四字”战法
1 快速反应,超前谋划
2 因地制宜,精准发力
3 全面动员,群防群控
4 数字赋能,精细智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