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版权保护秩序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卢竞雄
继上月全面铺开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之后,佛山于5月13日启动了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系列活动版权百企行,进一步加强版权知识的普及宣传,提升企业版权保护和运用能力。
过去,社会公众对于版权的理解比较片面,有些人觉得版权与自身相距甚远;有些人认为版权只与图书报刊、影视音像有关。其实不然。
事实上,从1709年英国议会通过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安娜法令》至今,版权发生了深刻变化,客体由单一的书籍,逐步演变为丰富多样的各种形式和载体,包括软件、工程设计、建筑外观等,特别是互联网大潮催生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使版权与每个人都有着紧密联系。
我国对版权保护越来越重视,已建立了一套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规则高度衔接的版权法律体系。去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强调要牢固树立保护知识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版权对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作为制造业大市,近年来佛山企业群众的版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这从版权登记数据可以反映,2019年佛山市一般作品版权登记总量为7531件,较2018年增长18.95%,占全省比例由11.92%增长至15.26%,次于广州,居全省第二。
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佛山采取的多项措施。首先,佛山加大了对版权扶持资助力度。2019年10月实施新修订出台的《佛山市作品著作权登记资助办法》《佛山市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基地和优秀版权作品认定资助办法》,对七大类符合条件的作品资助数量不封顶。培育一批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充分发挥促进产业发展引领作用。
其次,坚持严格版权保护。明确了版权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之间对接机制,建立市版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查办侵权盗版案件,积极推进机关和软件正版化工作,彰显了法治政府形象。
再次,不断优化版权服务供给。创新建立行政和司法相协作的著作权纠纷一门式和解机制,积极举办426版权宣传月活动,培育专业的版权社会组织,铺建基层服务阵地网络,组建佛山市版权专家委员会建立版权专家库,不断满足企业群众对优质版权社会服务的需求。
站在万亿时代的新起点,佛山要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目标,关键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向创新要动力。从某个角度来说,全国版权示范城市是一座城市在科技创新、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版权局的大力支持下,去年4月,佛山市开始谋划申请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去年12月20日获得国家版权局批复,同意佛山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实现了年内谋划、年内请示、年内获得创建资格。
取得创建资格只是起步,我们必须承认,佛山的版权工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不相适应,现代的版权治理体系仍未建立,版权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版权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待加强,社会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仍需提升。
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委宣传部(市版权局)制定了《佛山市2020年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行动计划》,部署推进一个中心、五大抓手、N项活动创建工作任务。其中“一”代表一个中心,即筹划建设佛山市版权展示服务中心,打造佛山版权名片;“五”表示结合佛山产业优势和发展特色,以陶瓷、童装、影视、工业设计、家居家纺等五大版权相关产业为主要抓手,打造创意设计高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N具体包括16项系列特色活动,旨在促使创建工作落地落细落实,从版权创作创造、版权产业发展、版权治理保护、版权服务供给等多方面协调发力,赋能佛山高质量发展!
佛山版权,未来可期!
(作者系佛山市委宣传部出版版权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