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 |
李保国像。 新华社发 |
据新华社石家庄5月22日电 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他俯下身子为群众脱贫觅出路,用科技把荒山秃岭抛进历史,把绿水青山留给未来;每年进山“务农”超过200天,他生前吃着馍就白开水当餐饭,用担当让贫穷困苦成为过去,让富裕文明渐成现实。他就是“人民楷模”、开创山区扶贫新路的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
1958年,李保国出生于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的一个农村家庭。1981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李保国在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前身)毕业后留校任教。上班仅十几天,他便和同事们一起扎进太行山,搞起了山区开发研究。
太行山区最不缺的就是大石头,最缺的就是土地。在河北省邢台市前南峪村,看着一座座“石头山”,李保国来了“杠头”劲儿。他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壑壑,认为爆破整地在改善土质方面大有可为。
土加厚了,水留住了,树木的成活率从原来的10%提高到90%。在此基础上,李保国开始引导农民种板栗。几年下来,前南峪不仅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
“是共产党员,我就要为人民服务;是教师,我就要为学生服务。”这是李保国的口头禅,也是他教学工作的真实写照。为了能让学生们更好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李保国把大批学生“赶”到田间地头去。
2016年4月10日,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他的家人、他的学生、他的太行山里的乡亲们……
赞0
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