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边课堂”走出新型职业农民
5年新增培育百万“新”农民 乡村振兴海大产业中心成立![]() |
图为农民培训课堂。海大集团将利用5年时间新增培育百万名新型职业农民。海大集团供图 |
常年与对虾作伴的养殖户番禺区石楼镇村民翁永成没有想到,在作为农民的职业生涯中,自己来到了一个有空调、有投影仪的教室里,成为了一个学生。在这里,他将学到增产增量、拓宽销路等新本领。
掌握了现代养殖技术和销售模式,走出课堂的翁永成将变身一名“新”农民。未来五年,与他一样的新农民数量将达百万。这离不开海大集团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十百千万工程”。
6月24日上午,“百万新型职业农民公益教育项目”启动暨海大乡村振兴教育学院、乡村振兴海大产业中心揭牌仪式在广州举行。
海大集团在仪式上宣布,将利用五年时间,新增建设十大新型农业产业园,打造百个乡村振兴产业强镇,建立千个乡村振兴技术服务站,培养万名乡村振兴服务工程师队伍,孵化万名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最终实现培育百万名新型职业农民、带动千亿元产值的目标。
撰文:李鹏程
企业培训新路径灵活课堂让农民成为“专家”
“以前,养殖的对虾生病了,我们农户只能凭经验自主施药。一旦药不对症或是过量用药,会造成很大损失。”翁永成直言,能否运用科学技术给动物治病,是区别传统农民与新农民的方法。
近年来,翁永成发现,海大的技术服务人员时常行走于池塘畔,他们一旦观察到对虾有什么疾病问题,不仅能够精准用药,还可以给养殖户提供后续的治疗方案。
针对对虾养殖户普遍遇到的白便病,海大研发应用自主创新替抗技术,通过高效精准防治弧菌性肠炎,显著降低了对虾白便的发病率。方案实践中养殖成功率高达84%以上。
“如果能够掌握他们的‘医术’,我们就能自主科学治疗了。”翁永成说,海大集团如今正在成为传授治疗动物疾病技术的“导师”。
为了破解当代养殖业缺优质种苗、缺技术、缺人才、缺资金的窘况,帮助农民致富、实现乡村振兴,作为根植农村的责任企业,海大集团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海大乡村振兴教育学院、乡村振兴海大产业中心,正是海大集团投身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积极实践,也是海大集团帮助农民致富的又一次创新性探索。
“新揭牌的两个项目旨在解决农民所面临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优质苗种缺乏等问题。”海大学院院长丁振红谈到,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海大集团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大模式”。
整体而言,对农民的授课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虑到农民耕作的时间,授课的形式将灵活多样。“3个人即可开课、50人也可开课,300人也能开课;在线上开讲也行,进教室培训也行,送技术直接到鱼塘边讲授亦未尝不可。”丁振红说。
在授课内容上,海大集团将围绕养殖规划、养殖新技术、养殖场管理、养殖经营、农业+互联网等领域展开培训,让广大受训农民真正掌握一技之长。
“‘科技兴农,改变中国农村现状’是海大人的初心和使命。”海大集团董事长薛华表示,海大乡村振兴教育学院、乡村振兴海大产业中心的成立,能让更多的农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海大集团有能力也有信心培育出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并保障其持续增产增收。
服务覆盖全链条“七大支柱”让农民更富有
对虾养大后如何售卖、能否卖个好价钱,成为翁永成下一步考虑的事宜。令他欣慰的是,海大集团除了在养殖阶段提供指导外,还将在销售方面给予支持。
“前几年我们碰壁很多,个体农户难以对市场供需做精准判断。大企业了解信息远比农民更广。通过海大集团的信息源,再选定养殖品类,销售的提升可谓立竿见影。”翁永成说。
丁振红表示,传授技艺的同时,海大集团将充分发挥全产业链的优势,构建产业园、技术服务站、工程师、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种苗、智库、金融在内的“七大支柱”,实现“四大支撑”——
首先,通过组建乡村振兴产业智库,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其次,通过产业园提供标准产业示范,技术服务站搭建产业服务平台,让受训农民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供完善产业支撑。再次,为受训农民提供种苗,通过技术工程师和乡村振兴带头人提供现场指导,为养殖开好头、起好步,解决养殖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优质服务支撑。最后,开展农业金融服务,帮助受训农民解决资金的后顾之忧,提供配套金融支撑。
“践行乡村振兴,赋能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需要海大集团这样的龙头企业。”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袁桂扬对海大集团开展的、覆盖产业全链条的系列服务予以高度评价。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在开展脱贫攻坚的战略背景下,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今年实现“六稳”“六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海大集团还将在海大乡村振兴教育学院、乡村振兴海大产业中心的基础上,探索创建农业技术教育学院。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力度推行“五元赋能”产业扶贫模式,以产业链、产业园、基地、互联网、金融五大元素赋能贫困户,探索造血式产业扶贫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