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井街道 基层善治聚合力 战疫大考见真章
![]() |
壆岗社区防控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带头风雨无阻坚守抗疫一线。 受访单位供图 |
![]() |
沙一社区党建引领、多方联动,共建“无疫小区”。受访单位供图 |
“辖区里9万多名群众也是我的家人,我一定要竭力守护,这是我的责任。”疫情发生后,和一社区党委书记曾景生坚定地说。
“只要是防疫工作需要的物资,不管多少钱,想办法买!”面对疫情,壆岗股份合作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成就的话语掷地有声。
“防范疫情保平安是我们的目的,同时也是全体住户的共同期望。”西荟城物业负责人青鹏飞说,“我们有信心在街道、工作站、党支部的领导下战胜疫情,确保一方平安。”
“我是一名公交司机,虽然每天的空闲时间不固定,但有机会我就会到小程序上浏览附近的志愿服务,时间允许的话我都去报名,大家都很想为防控疫情出一份力。”居住在沙井街道的市民小崔说道。
大疫如大考,治理见真章。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沙井街道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联防联控的力量,充分利用精细化、智能化、便民化管理,把人、财、物压到基层一线,把防控举措落实到社区每个角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从社区到股份公司,从小区到居民,战疫参与者的经历与感悟,构画出沙井愈发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方针指引下,沙井街道着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也为疫后探索新时代治理创新的操作标准与实践路径奠定坚实基础。
●胡百卉 志明
党建引领
激活基层社会治理“一盘棋”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着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作为深圳原特区外的工业重镇,沙井街道有70个城中村、74个物业小区,4000余家工业企业,辖区实有管理人口近百万,绝大部分都是流动人口。疫情防控重在基层、难在基层。
“我们社区地处沙井街道中心商业区,辖区内湖北籍居民人数超过3000人,共设交通卡点21个,是全街道卡点最多的社区,防控压力很大。”回忆起疫情暴发之初的情形,沙头社区党委书记李达兴感慨道,“为此,社区党委迅速作出工作部署,将社区共分为六个片区,实行分片管理,责任到人、人人到位,这一管理举措也让沙头社区的疫情工作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沙井坚持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机制迅速转化为战“疫”效能,基层党组织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凝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筑牢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实防线。
统一指挥,快速响应。为确保防控工作扎实有效,沙井街道21个社区党委迅速成立社区指挥部,发动734名社区专职工作者,与机关科办下沉人员、网格员、整治队员等力量“捆绑作业、搭班干活”,即时进入战斗状态。
统筹兼顾,协调联动。沙井街道党工委在宝安区率先成立社区“五员”临时党支部,由网格长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成员包括党员处级领导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中共党员、挂点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党员、社区党委(第一)书记、股份公司党员董事长等,把“战时堡垒”建在社区疫情防控最前沿,着力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充分整合和调动援助队伍、下沉力量、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物业公司和志愿服务力量投身防控一线,构建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工作机制。
广泛动员,汇聚合力。物业小区成立起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楼栋长、物管员、居民们积极参与、无私奉献,织密“防疫网”,彰显“邻里情”;辖区企业爱心捐赠,口罩、消毒水、防护服等疫情防控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医务人员、党员干部和基层工作者的手中;园区主动作为,提供消毒帮助、心理疏导,协助安置返岗员工;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争作表率,响应号召为承租集体物业的企业、个人减免租金达5000余万元。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只有找到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才能更好发挥政府治理能力、激发社会协同能力、提升群众参与能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构建协同治理格局。
优化机制
发挥治理效能增进民生福祉
充分发挥基层治理的“战疫”效能,得益于沙井街道系统性推进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建设。近年来,沙井街道始终坚持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重点工作、队伍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推动社会治理结构合理化、治理方式科学化、治理过程民主化,着力实现基层治理实时泛在、有效善治。
2019年,沙井街道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源头治理,变被动为主动,建立以大党建为统领的“五联十讲”联动机制,走出一条具有沙井特色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之路。“五联”,即以党建为引领,健全上下联动、条条联动、条块联动、网格联动、政社联动运行机制,将科办捆紧扎齐,将更多资源、服务和管理下沉,分层抓好社区、片区和基础网格管理,推行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充分调动社会团体和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十讲”,即将基层党建和安全生产、治水提质、治安维稳等10项重点工作捆绑,切实凝聚各方发展合力,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
“半年前的沙井地铁AB出口,乱停放的电动车超2000辆,行人通道堵得水泄不通,最宽处不足1米,狭窄处需弯腰、侧身方能通行。不仅影响市容市貌、堵塞盲人生命通道,而且存在极大消防安全隐患。”家住沙井地铁站附近的刘女士对曾经的乱象印象颇深。
为给市民提供有序、舒适的出行环境,壆岗社区党委在“五联十讲”的机制框架下,联合在股份公司、警区、交通预联办、网格办、整治队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开展常态化的宣传和强力整治,打通盲人生命通道,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彻底解决了盘踞沙井地铁口长达3年的电动车乱停放问题。
强化社区党委统筹领导能力,沙井街道还通过互联共建扩大社区党委“朋友圈”。去年,21个社区党委与260个驻社区单位开展“清单化契约式”共驻共建,形成“爱心妈妈”“小候鸟”等355个共建服务项目,引导驻社区单位、外来人口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优化网格化管理体系,沙井全科网格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21个网格巡查中队长兼任社区工作站副站长,强化社区党委对巡查整治队伍的调度指挥,将党的建设、矛盾调解、巡查整治等7类职责纳入网格管理,网格实有事件办结率达99.35%。
创新模式
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一直以来,沙井街道面临“五多五少”的发展困境。其中,“五多”即人多、房多、车多、河多、事多,“五少”是可开发土地少、龙头企业少、高标准产业园区少、品质社区少、公共配套少。
当下,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正稳步走向“双胜利”,面对新时期的新挑战,沙井街道迎难而上,通过综合研判,探索创新地提出了基层治理的“9333”(即“9个一律”“3个治理责任”“3个联动机制”“党建引领3个作用”)模式,通过启动该模式,街道各项重点工作迅速高效铺开,各项工作抓得准确,落到实处。
其中,“9”即严格落实“九个一律”,“3”即强化三个治理责任,分别为强化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强化社区属地管理责任、强化业主和经营户主体责任;建立三个联动工作机制,包括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建立网格联动机制、建立群防群治机制;发挥党建引领三个作用,具体为发挥社区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发挥股份合作公司、物业公司等多元力量参与治理作用,以及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
“在疫情防范的常态化阶段,要毫不放松抓精准防控,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发展,压紧压实社区的属地管理责任。”沙井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形成安全生产工作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夯实平安沙井的根基,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据介绍,沙井街道“9333”基层治理新模式,将打破政府“包揽一切”的传统治理模式,进一步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向最末端延伸、向重点领域聚焦,充分调动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统筹联动各方力量和资源,以社区各项安全监管责任和经营主体责任为抓手,有效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型,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链接
将治理体系转化为战疫效能
党建引领疫情防控的沙井经验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沙井街道统筹兼顾、协调联动、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在党建的“指挥棒”下,联动社会多元主体的力量,凝聚党员群众的智慧,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沙井街道地处深圳市宝安区西北部,辖区总面积35.79平方公里,共有70个城中村、74个物业小区,各类商事主体2.7万余家;辖区内常住人口70余万,实有管理人口近百万,疫情防控面临人口密度高、人员流动性大的挑战。为此,沙井街道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动员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充分释放基层治理效能,筑牢疫情防控的基层防线,为夺取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
创设“指挥+战斗+服务”的一体化防疫平台
沙井街道实施了若干紧急的制度建设举措,形成“一体化部署、责任明确、党员发挥先锋作用”的防控指挥系统。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一体指挥。沙井街道创设了“指挥+战斗+服务”的一体化平台:街道党工委是“一线指挥部”,各社区党委是“一线战斗连”,小区、城中村、园区等基层党组织是一个个的战斗堡垒。在此基础上,街道打造了“4+21+90”的临时党支部战“疫”体系,形成完善的防疫指挥工作系统:在防控指挥部、市指导服务组、新安大桥和穗莞深城际线沙井西站检疫站共成立4个临时党支部;21社区党委在全区率先成立“五员”临时党支部,512名处级网格长、“两代表一委员”等党员干部冲在前、做表率;以商住小区、城中村为单位,建立140个“社区小区联防联控党员责任区”、成立90个“党员责任区临时党支部”实行社区干部、股份公司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二是明确社区属地责任,筑造防疫战斗堡垒。街道各社区党委落实属地责任,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与辖区股份公司、物业公司、警务室、社康中心、园区企业等一起筑牢社区小区、工业园区防线,统筹联动各类组织、各方力量共同抗疫。
三是激励党员发挥先锋作用,开展全方位基层服务。街道层面第一时间发出《倡议书》,组织党员干部戴党徽、亮身份,抽调35名年轻干部到街道指挥部工作,选派394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到防控一线。在城中村、住宅小区卡口,设立189个党组织服务点,全面推行“一旗一牌一岗”,千名党员24小时轮流值守,70名同志“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669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成立21支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部署在疫情防控和服务群众的第一线。
以资源整合为保障
构建“人防+技防+制度防”的精细化防控流程
随着防控形势的不断变化,沙井街道及时总结,切实将防控力量下沉至基层,加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探索出一套“人防+技防+制度防”的工作体系。
一是广泛动员,第一时间实现人防到位。疫情发生后,沙井街道紧急部署18名处级干部按包挂点到21个社区现场指挥,科办全部下沉社区一线,街道选派187名骨干组成21个援助社区工作组,全脱产进驻社区,与社区“三位一体”成员搭班干活、捆绑作业。
二是补齐短板,第一时间实现技防到位。2月初,街道率先租用1000套家用移动监控设备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管控,实现居家隔离管控全纳管、全天候。2月下旬,街道在全区又率先启用智能电话“云客服”,用于重点疫情地区人员的劝返和服务工作,大幅提高了一线人员的工作效率。作为特大型社区,和一社区党委率先启动“非接触服务”,并积极引导居民使用手机扫码申报个人信息和每日体温,防控经验得到区委肯定并在全区推广。
三是及时研判,第一时间实现制度到位。沙井街道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方针,在防控初期迅速建立街道指挥部“1+1+9”工作机制,实施社区小区防控“宣、查、跟、处、保、督”六字工作法;紧跟防控形势发展,编制13项工作指引,用“简明的语言、清晰的流程、图表的形式”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如:卡口防控检疫“六必备六步工作法”、重点人员排查“八查一控要求”、居家隔离“六个到位九个一”等,精准有效指导社区防控工作。
以群众参与为支撑
打造“上下联动+社企联动+党群联动”的群治防疫格局
沙井街道依托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的现代化基层治理经验,将驻街单位、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力量联动起来,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坚强支撑。
一是上下联动,实现街道社区同频共振。沙井街道以社区为平台,以小区和园区为着力点,按照“谁分管谁负责,谁牵头谁统筹”原则,把防疫工作和安全生产、复工复产同部署同推动。社区统筹经科、安监、劳动等职能部门力量,组建60多个复工指导小组,动态指导企业防疫措施落实到位、政策优惠及时兑现到位,同时设立21个社区企业服务中心,由社区(副)书记任“首席服务官”“服务专员”,及时就地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二是社企联动,凝聚疫情防控强大合力。街道各社区党委和股份合作公司互相配合,搭伙干活,对144个物业小区(城中村)476处全部合围。如壆岗股份公司迅速采购铁马、水马等围合设施,党员干部连夜对两个片区城中村共288个出入口进行围合,围合总长度达1.5公里。同时,街道倡议企业力量驰援一线,截至3月底,沙井商会筹措285万元定向支援街道疫情防控,辖区私人业主和股份合作公司也积极响应号召减免租金,累计免除2126个企业租金共6123万元。
三是党群联动,全力打造“最强保障团”。沙井街道通过“战疫先锋”小程序累计发动超过7000人次党员群众参与小区防控,开展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换岗活动,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送快递、倒垃圾、心理疏导等服务。街道团工委组建“抗疫青年突击队”,提供免费义剪、企业资源链接、外籍人士专属服务等;街道妇联开展“义”心一疫心理疏导志愿服务,启动“馨”系你我心理援助。此外,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多点开花,民主社区“两员双工”(即党员、团员、义工、社工)联动志愿力量参与防控,沙井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发起“你守护小区,我帮你买菜”邻里互助志愿活动;步涌社区高龄党员池广昭牵头组织辖区17名楼栋长成立防疫志愿队,群防群控筑牢“防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