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岗街道 党建引领盘活新时代基层治理
![]() |
松岗碧头、长安锦厦社区负责人共巡茅洲河,推进毗邻党建水体共治。受访单位供图 |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中国,疫情先在荆楚大地暴发,后波及全国。对辖区面积27.66平方公里、管理人口50.8万的宝安区松岗街道来说,此次疫情也是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
松岗街道抓住“党建”这一主线,实行最严格严密的防控措施,集聚精锐力量下沉社区,推行网格党建、毗邻党建、地缘党建、文化党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基层治理凝聚最大合力。
●苏国锐 唐经纬 林丛羿 麦宇敏 文静雯
网格党建
党支部建在格上“一格多元”再进化
陈旺军是松岗旅业防疫工作负责人,同时也是江边社区党委书记、党建服务中心主任。疫情期间,他一方面落实街道旅业工作组和党建部门事务,另一方面统筹江边疫情防控工作,党建中心和江边社区两头跑,哪边工作任务重就往哪边跑。整整一个月“白加黑”连轴转,不知疲倦地和不同线的同事并肩作战。
街道党员下沉到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这在很多地方是“战时”状态。但对松岗街道来说,早在2019年就成了常态。去年,针对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出的“民主协商”和“科技支撑”新要求,松岗积极打造了“一格多元”2.0版本。
有2就有1,“一格多元”1.0版本诞生于2017年。当时,松岗街道坚持对社区党委赋权、赋能,让社区党委成为基层治理新核心。街道下沉了“4(网格、整治、安监、治安消防,要求全脱产驻守社区)+4(环保、交通、交警、市监,不要求驻扎,要求建立对接社区快速反应机制)”8支队伍1038人,实现“搭伙吃饭、搭班干活、捆绑作业”的全下沉模式。
为了让队伍高效运作,松岗街道率先推行“一格多元”网格化管理模式,将街道13个社区划分为13个大治理格,将409个基础网格整合为158个小治理格,将8个部门1038名管理力量下沉到格内,和13个社区的551名社区专职工作者整合,组成1587人的网格员队伍。疫情期间,网格员队伍紧抓重点人群排查管控,对区公安分局下发的11557人,逐一联系、上门入户,确保信息采集到位、防疫管控到位。
在“一格多元”1.0基础上,松岗街道推出“一格多元”2.0版本,也叫做网格党建“PPP”模式。以“一格多元”治理格为基础,依据场所类型、服务需求等特点设置34个党建网格,党支部建在格上,将街道党员下沉到社区及治理格,并进驻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律师、心理咨询师、义工等专业服务力量,实现各方力量与下沉队伍“搭线”和“通电”。网格党支部每周召集一次“网格议事会”,集中力量、资源办网格事、群众事,带动协商议事、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等网格正面行为,实现党建、综治、城管、安监、交通等多网合一。
在此基础上,社区党委加强对群团力量的统筹,充分调动政府、社会、个人优质资源,满足居民需求。碧头社区党委引领“银河护卫队”“风雨同骑”等社会组织开展护河治水活动得到省相关领导肯定;2019年开展网格党建关爱服务活动700多场,“党员在您身边”获十六届深圳关爱行动百佳项目;疫情期间,利用“网格党建服务平台”,带动广大群众开展企业员工普查登记、居民体温检测等志愿服务,累计参与500多人次。
毗邻党建
突破区域和行政壁垒扩大党建朋友圈
除了整合内部力量,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做好街道基层治理工作外,松岗街道也致力于以党组织为纽带,以党建为引领,突破区域和行政壁垒,与外地联动开展党建联建和实事项目合作,推动发展、改善民生、服务群众、建强堡垒,达到“1+1>2”的发展效果。
宝安松岗和东莞长安,两地隔茅洲河相望。虽分属两城,但两地人员交往、经贸往来密切。
松岗居民陈先生白天在松岗上班,晚上回长安居住。开通深莞跨市公交后,可从松岗坐公交到长安,车班次多了,候车时间短了,方便了不少。“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不少,希望两地开展更多合作。”陈先生说。松岗街道碧头社区工作站综合办组长蔡植辉表示,有些小偷从碧头偷电动车运到长安贩卖,如果两地不开展合作,破案会增加不少难度。
2019年7月17日,松岗和长安签下“毗邻党建”合作框架协议,探索“毗邻党建”模式。当天,松岗派出所和霄边派出所、松岗法庭和长安法庭、碧头社区和锦厦社区、松岗组织人事部和长安组织人事办、松岗党建服务中心和长安宣传文体局等部门单位,也签署了5个通过党建引领两地联动发展的重点合作子协议。
此次“牵手”着眼于基层治理面临的问题,突破区域和行政壁垒,通过党组织共建引领带动其他组织联动联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根据协议,松岗和长安以党建为引领,从10个方面开展结对共建,包括党建共抓、经济共促、文化共建、法治共举、社区共荣、水体共治、治安共护、交通共畅、人才共育、阵地共享。
共建以来,两地联合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快速执行5宗跨区域案件;联合发起举办茅洲河杯足球赛、新年沿河跑等文体活动;常态化开展联合巡河护河,等等。
除了与接壤地区结对共建,松岗街道也在探索“地缘党建”,与非接壤地区开展合作。今年1月,松岗街道率先成立深圳首个流动党员共建共管省际联盟,与4省7地签订共建共管协议,推行“地缘党建”模式,把外来人口联结起来,强化党员管理服务。社区党委依托联盟“地缘”优势,鼓励辖区流动党员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等社会治理工作,使流动党员成为流入地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的一支先锋力量。
疫情期间,松岗街道与联盟成员加强抗疫信息互通及资源共享,与江西、四川联合招聘100余人;开通“松岗—临颖”平安返乡爱心巴士,为流动党员及有需要的务工人员提供免费返乡专车,贵州千里驰援为松岗战疫一线捐赠农产品1.5万余份。
文化党建
讲好松岗故事传播宝安声音,展示湾区形象
文化事业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松岗街道立足本土优势和特色,以党建引领文化事业,大大提升了松岗居民的人文意识与文化自信。
2020年1月3日,“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基层供稿示范点授牌仪式在松岗街道文化艺术中心举行,这标志着松岗成为“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上线以来首个基层供稿示范点。
“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编辑部负责人表示,希望松岗街道充分发挥党建资源、文化资源、学习资源,支持学习平台建设,继续做好注册推广和供稿工作,通过深圳平台讲好松岗故事、传播宝安声音、展示湾区形象。
成为“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上线以来首个基层供稿示范点,是松岗街道党建引领文化事业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在讲好松岗故事、传播宝安声音、展示湾区形象上,松岗一直在下大力气。
2018年,松岗街道将“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确定为街道战略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持续发力。2019年3月19日,松岗街道与暨南大学文学院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建框架协议签约暨松岗街道文学艺术创作中心启用仪式在松岗举行,现场正式推出“时代湾区”文化专栏,这标志着“基层党建+央媒+高校”合作模式的形成。
除了深耕传统媒体文化专栏,松岗街道还将触角延伸至新媒体平台,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新路子。松岗街道联合本地新闻媒体共建党建融媒体传播中心,率先推出“@圳能量”抖音号。松岗街道组织人事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用百姓听得懂的话,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党政部门更加真实、生动的一面展现在公众面前,传递社区治理好声音、正能量,弘扬党建主旋律,开启党建“网红时代”。
疫情期间,松岗街道利用“圳能量”抖音号发布包括《松岗派12辆大巴接湖北通山人员复工》等宣传街道防疫工作的原创作品20余条,累计播放量超过4000万,点赞数达到30万。发起#战胜疫情 深圳在行动#话题挑战赛,话题播放量达到1.7亿次,收到近500条参与视频。《深圳女房东主动降租80万》等获得千万级别的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