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街道 党建引领 打造“共治+”基层治理模式
![]() |
石岩街道举办2020年新任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受访单位供图 |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对于管理人口近70万、下设9个社区的宝安区石岩街道来说,激发社区居民自治活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治理格局至关重要。
近年来,深圳市委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宝安区委推行“六定三下沉七强化”,让社区有权有人有钱有责,其成果在疫情防控中得到集中体现。石岩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重点打造“共治+”创新模式,通过探索“共治+民生”新型基层治理关系、推行“共治+民众”的社区共治家园委员会多元参与机制、以“共治+品牌”为方向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一社区一品牌”项目,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与长效治理。
如今,居民自觉参与社区共治履责,已成了石岩街道一种潮流、一种文化。
●苏国锐
共治+民生
齐建社区共治家园委员会
就如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职能,在石岩街道,也有一个平台,致力于推动实现“实时、泛在、善治”的基层治理目标。
它叫社区共治家园委员会,是石岩街道探索“共治+民生”新型基层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岩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落到实处,街道在22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创建社区共治家园委员会,旨在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使党的领导地位、社区自治能力、社区互融互爱凝聚力、社区文化宣传创造力得到显著提升。
委员会日常以常务理事会形式运作,下设睦邻建设组、治理督导组、文体活动组、公益服务组、物业协调组5个功能组。人选在各居委会内的党组织、居委会、股份合作公司、大型规上企业、居民代表等中间,经民主推荐、社区党委审核同意后产生。
社区共治家园委员会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发挥自治组织的工作优势,每个社区10个项目,具体做好“集、议、调、宣、服”五大方面工作:
一是“集”——即定期征集社区各类主体对社区治理的意见建议,内容包括对社区建设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对社区开展文体活动、公益志愿服务的需求和建议等。
二是“议”——即定期召开全体委员会议讨论征集到的各类问题和意见建议,并形成工作决议组织实施。
三是“调”——即定期组织委员及时对社区睦邻矛盾纠纷案例进行适当调解,力争将纠纷化解在苗头阶段。
四是“宣”——即定期召开会议学习宣传党委政府有关方针政策和各类普法学习,全体委员进小区、进厂区、进校园、进商户宣传有关政策法规,倡导爱党、爱国、文明、守法,营造和谐文明社区。
五是“服”——即定期针对社区各类主体需求,做好文体活动、公益志愿、互助关怀等各类民生服务。
疫情期间,通过召开线上会议,组织委员会成员走访社区,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了社区存在的问题和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困难。
截至6月30日,22个社区共治家园委员会累计收集问题、形成决议237件,全部得到跟进解决,其中“对符合条件的小区实现围合式管理”等好提议,对战时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具有推广意义,让基层党组织羽翼更丰满、根系更发达,让党管一切的要求真正落到基层。
共治+民众
发动社会多元力量参与
打造社区共治家园委员会平台,只是第一步。平台如何发挥作用,发动社会多元力量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围绕社区治理自觉建言献策,是街道党委和社区党委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为此,社区共治家园委员会打造了多元参与机制,邀请社区居民、企业和社会组织代表共商共议社区治理,通过建立委员动态调整、邀请专家及社会人士列席会议等工作机制。
为及时收集居民的诉求和意见,社区共治家园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各委员提交日常收集到的信息,委员会进行现场讨论表决,并按照职责分工对决议进行分头交办落实。
吕健生是石岩水田社区新永兴喷涂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也是水田社区共治家园委员会委员。自加入社区共治家园委员会以来,他团结发动身边的同事,积极搭建起了外来务工人员和当地居民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他表示:“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也没有把自己当外人,能参与社区的治理工作是荣誉更是责任。”
石岩街道也大力发挥离任村干部和社会热心人士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建好用好石岩街道离任干部联谊会,由组织人事部门主管,充分发扬离任村干部“地头熟”“人头熟”的优势,有力推动征地拆迁、城中村整治等街道中心工作,团结社会力量共促石岩建设发展。此外,石岩还依托社会热心人士开展乡贤文化研究,讲述历史故事,传播传统美德,大力宣传石岩基层治理政策和成效,进一步凝聚社会资源,助力社区发展。
为充分发挥楼栋长的优势,石岩街道全面建立完善社区“楼栋长”协会,建立楼栋长管理长效机制,督促出租屋业主、工业区经营者配备专职楼栋长;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在商品房楼栋组建兼职楼栋长;通过楼栋长拉近党组织与居民群众的距离,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
共治+品牌
开展“党建石岩行”活动
今年,宝安区石岩街道推出10条“党建+”路线,带领党员开展“走石岩、温历史、看成果,促发展”活动,让党员参观先进社区、知名企业和重点工程项目、党员教育基地,学习先进党建工作经验,增进党员对石岩历史文化、社区建设、生态保护、重点产业的了解,让党员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石岩发展建设。
6月30日上午,“第三期党建石岩行”主题党日活动举行,18个新成立的“两新”党组织与社区、企业、机关单位书记联袂开展“走石岩、看发展”主题活动。5月15日,石岩街道举行了首场“党建石岩行”活动,30多名来自“两新”组织、社区、机关等领域的党员参观领亚美生智慧绿谷园区、安科高技术公司和园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党建经验交流。6月5日,“党建石岩行”第二期活动举行,党员群众走访轨道6号线征拆沿线的水田社区三祝里南区B107站点和城中村综合整治示范村——龙腾社区下排村,参与石岩发展建设。
“党建石岩行”主题党日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凝聚了广大基层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参与城市发展的广泛共识,取得良好效果,引发广泛共鸣。
据了解,石岩街道现有“两新”组织党委下辖园区党委5个、企业党委2个、党支部147个,其中深圳市党建示范企业6家,宝安区党建百强企业15家。石岩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阵地共用、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经验共通、标准共定”将是今年石岩“两新”组织党建的五大方向。
一是阵地共用。深入挖掘、利用好本土的资源和阵地,打破各行业、各领域间的壁垒,让红色阵地串联起来,让党员组织生活有场所、有依靠、有创新、可落地,今年还要在创维创新谷园区打造全区首个5G党群服务中心。
二是资源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各行业各领域可以面对面分享各自的行业信息、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让不同领域的“两新”组织进一步拓宽眼界、建立联系。
三是人才共育。石岩将瞄准“两新”组织发展党员的薄弱环节,创新推出“两新”组织“红领人才计划”,将发展党员指标重点向“两新”组织优秀、成熟的管理层或高精尖技术人才倾斜,同时与企业合作共育人才,把人才发展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人才。
四是经验共通。通过举办城市党建沙龙,定期邀请各行业各领域的“两新”组织书记和党员分享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抗疫工作经验等,让好的经验在党组织和企业间推广共通。
五是标准共定。通过制定具有石岩特色的园区党建建设标准,让园区党建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园区党建工作提供工作抓手和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