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集团贡献东西协作民企力量
“一栏猪按1000头计算,一年可以出栏两批,平均一头猪利润按200元计算,一年就挣了40万元!”算着自家的经济账,广西平南县的农民吴坤争喜上眉梢。两年前的非洲猪瘟疫情,让他养殖的土猪“全军覆没”。如今,他与海大集团合作养猪,养殖风险由海大承担,这让他感到踏实了很多。
作为农牧行业龙头企业,海大集团始终将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初心使命,积极投身“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国家战略中,在广西、四川、云南等省份的贫困地区,推行“五元赋能”产业扶贫模式,补齐产业短板,助力农民增收,争当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的支持者、参与者、推动者。
截至目前,海大集团已在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布局现代农业项目共34个,累计已投入资金超过30亿元,创造了5000多个就业岗位,新带动了超10万个农户脱贫,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谱写东西部扶贫协作新篇章贡献了海大力量。
●撰文:李鹏程
产业帮扶▶▷助力西部地区脱贫奔小康
“没想到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实操起来那么难!缺技术,不懂管理和运营。”家在贵州省榕江县三乡镇脚车村的苗族青年唐胜国,初次养猪时,为了省钱曾尝试各种不同饲料和药品,结果不仅没赚到钱,还把东借西凑的几十万元本钱赔光了。
后来,唐胜国听说海大集团在榕江推广“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只要养殖户搭建好猪舍,海大集团从猪苗、饲料、疫苗、技术、销售一条龙服务。生猪出栏后,海大集团再把成本去掉统一兑现利润。唐胜国找到贵州大区总经理肖辉,要求与海大集团合作。
随着第一栏猪顺利出栏,第一批收益大约五六万元的现金已经到了唐胜国个人账户上。“感谢海大集团给了我们致富的希望”他在猪舍前制作了一条横幅,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谢意。同时,唐胜国还带动10个贫困户一起脱贫奔小康。
这样的脱贫致富故事,在广西、贵州、湖南、云南等地多次上演。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要求,加大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力度,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同时,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要把握好供需关系,让市场说话。
海大集团已在西部地区多个省份布局了农牧业全产业链,通过推广“公司+农户”养殖模式,探索了一条可落地、可持续的产业扶贫之路,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欢迎。
“五元赋能”▶▷激发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
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重大意义,远不止于物质资助层面。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才是这项国家战略的深远要义。长久以来,海大集团坚持“造血式扶贫”,通过“五元赋能”产业帮扶模式,助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提档升级。
在广西贵港,海大集团重点发展生猪养殖产业,以安全、绿色环保为核心养殖理念,帮助贫困户走科学发展的养猪之路;在云南部分贫困地区,海大集团凭借水产、禽饲料领域的产品优势,以优质产品和服务帮扶贫困户实现产业发展……
生于东部沿海,心系祖国大地。海大集团将“科技兴农,改变中国农村现状”视为企业使命,并将其在技术、服务、人才、理念等方面的经验和资源,导入广西、四川、云南等西部贫困地区,激活当地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人才支援方面,海大集团利用高科技企业的人才优势,派遣超过1000名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前往广袤的中西部地区,深入贫困户家中,提供养殖生产规划、饲料投喂、环境改良、疫病防治、市场行情与销售、金融服务等全方位支持,不断提升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和市场经营能力,帮助越来越多的养殖户依靠养殖实现脱贫致富。
在资金支持方面,海大集团以善心献大爱,在敬老助学、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踊跃捐款捐物。海大集团旗下的云南海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在精准扶贫和公益慈善领域的优异表现,荣获宜良“十百千万定向扶贫荣誉单位”等荣誉称号。
时至今日,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已经历了20余年实践,形成了以政府援助、企业合作、社会帮扶、人才支持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体系。海大集团聚焦农牧主航道二十多年如一日,积极响应并投身于这项国家战略,勇担农牧行业龙头企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