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或建陆基“宙斯盾”专用舰
![]() |
日本海上自卫队“爱宕”级驱逐舰。 |
![]() |
美军部署在罗马尼亚的陆基“宙斯盾”系统。 本栏绘图 简仁山 |
专门选购一款陆上使用的武器装备,又将其装到舰船上使用,日本提出的方案令人费解。近日,日本政府拟建造专用舰船,用于搭载从美国购买的2套陆基“宙斯盾”防空反导系统。据报道,专用舰船将不同于日本现役的海基“宙斯盾”舰,其性能亦可能大打折扣。
今年6月,日本在本土部署陆基“宙斯盾”遇阻后被迫暂停。日本防卫省并未放弃从美国购买,却接连推出数种替代方案。与此同时,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卸任前继续强调导弹防御重要性,还称将推进颇具攻击性的“对敌基地攻击能力”。
日媒指出,首相在下台前夕发表谈话为重要安保政策立下时限的做法前所未有,安倍的意图非常明显,即敦促下届政府就此加速展开讨论。尽管此次谈话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具有政治约束力。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泠汐 实习生 方安然
陆地部署不可行
“宙斯盾”系统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制造,是一种依托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为基础建立的防空反导系统,有海基和陆基两种版本。去年4月,日本以139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4亿元)的价格,从美国购置了2部陆基“宙斯盾”。
日本购买陆基“宙斯盾”的计划一经提出就遭遇了阻力。日媒报道,“宙斯盾”选址在秋田县和山口县部署后,当地民众担心预警雷达产生的电磁波会影响身体健康,强烈抵制该计划。日本防卫省在和当地政府领导人长达数年的争执中,始终无法达成共识。
日本购买的陆基“宙斯盾”采用了新型雷达“LMSSR”。2019年,因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和实验进度缓慢,又导致部署的目标时间从2023年延后至2025年。
部署计划迟迟未能落实,今年“宙斯盾”又迎来新难题。日本《读卖新闻》介绍,秋田县、山口县民众对陆基“宙斯盾”部署后可能有物体落到自家房屋前后表示担忧。日本前防卫大臣河野太郎6月15日表示,这种担忧并非不可能发生。
军事专家李杰介绍,陆基“宙斯盾”系统发射拦截导弹时,助推器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后,将随机掉落在演习场外的任何区域,严重影响当地居民安全。此外,通过日本防卫省最新调查发现,秋田县的选址地点附近的山体遮挡将影响“宙斯盾”雷达工作,该地区实际上并非最佳部署地区。
基于上述原因,日本政府6月15日宣布将停止在两地部署陆基“宙斯盾”。《朝日新闻》援引日本官员发言称,日本本土目前“没有一个地方自治体”同意部署陆基“宙斯盾”,陆地部署方案已不可行。
尽管部署难以进行,但据美国“防务世界”网站报道,根据公开报告等内容,日本向美国购买“宙斯盾”的合同并未取消。分析指出,日本放弃购买“宙斯盾”将导致美国政府不满,也将面临大笔违约金。
近日,日本政府转而考虑将“宙斯盾”部署在海上。日本共同社9月5日称,日本政府已告知美国,把建造弹道导弹拦截专用舰的计划作为替代陆基“宙斯盾”计划的有力方案。
专用舰将不同于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拥有的“宙斯盾”驱逐舰,主要负责侦查拦截弹道导弹任务。日媒报道,专用舰将比“宙斯盾”舰更便宜,人力成本也更低,但日本政府尚未给出详细方案。李杰认为,建造搭载陆基“宙斯盾”的专用舰,实际是日本因美国方面压力想出的权宜之计。
“上舰”也有困难
日媒报道,在提出建造专用舰船搭载“宙斯盾”之前,日本防卫省曾提出三种海上替代方案:一是在海上设施部署雷达和导弹发射装置;二是将雷达部署在陆地上,将发射装置在专用舰船上;三是继续增加“宙斯盾”舰的数量。
日媒称,增加“宙斯盾”舰方案的主要缺点是成本过高。一艘“宙斯盾”舰的造价超1600亿日元,陆基“宙斯盾”价格约为800亿日元;搭载“宙斯盾”的“爱宕”级驱逐舰成员约310人,而操作和维护一部陆基“宙斯盾”仅需100人左右。
在海上平台配置陆基“宙斯盾”的方案也存在问题。《朝日新闻》称,海上部署陆基“宙斯盾”受气候影响大,无法全天候使用,难以实现日本政府提出的“无缝防护”目标。海上平台也将加重海上自卫队的负担。
因上述方案难以进行,建造专用舰的提案应运而生。目前,日方正同美方就陆基“宙斯盾”装在海军舰船的方案进行技术磋商。但南方日报特约军事评论员乌龙防务指出,陆基“宙斯盾”和海基“宙斯盾”区别大,陆基系统装上舰船将面临很多问题。
乌龙防务介绍,陆基和海基“宙斯盾”系统都由无源相控阵雷达、MK41垂发系统、MK99火控系统和配套的指挥情报作战系统组成。区别在于,陆基“宙斯盾”的雷达布置在固定的建筑物上,MK41垂发系统通过陆上部署的集装箱,可以发射“标准”系列防空反导导弹。
日本现有8艘舰艇搭载海基“宙斯盾”系统,包括4艘“金刚”级,2艘“爱宕”级和正在试航的2艘“摩耶”级。上述舰船的船体由日本自行设计建造,但搭载的海基“宙斯盾”系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成套提供,日本不具备制造能力。
乌龙防务指出,将专门用于陆上的系统转移到舰船上需要大量改进,日本无法自行改装。此外,海基“宙斯盾”重视远海机动作战能力,专门用于重点方向的反导。若使用陆基“宙斯盾”专用舰,机动性将大打折扣。
乌龙防务认为,将陆基“宙斯盾”转至海上,最佳方案是选择海上平台或无人岛,维持固定式部署。该方案同样需要对系统做较多改进。可以看出,日本对“宙斯盾”的态度是“以拖求变”。
可变身攻击性武器
如何处置从美国订购的2套陆基“宙斯盾”,成为新上任的日本首相菅义伟面临的难题。今年6月,时任内阁官房长官的菅义伟就曾表示,选择停止“宙斯盾”陆上部署的计划是“适当”的,他曾就此事同美国讨论。菅义伟任首相后,对这一问题尚无明确表态。
在此背景下,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9月11日发表的声明意味深长。日本共同社报道,安倍在声明中称,日本有必要加强防御以降低遭受弹道导弹或其它袭击的可能性,日本政府将在今年年底前提出新的导弹防御计划。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北亚所副研究员霍建岗指出,包括购买陆基“宙斯盾”在内,安倍任内对推进导弹防御计划表现得十分积极。声明中,安倍敦促下届政府讨论加强“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在陆基“宙斯盾”计划遇阻的情况下,安倍的表态颇具跳跃性,说明他仍试图对新导弹防御计划施加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16日正式成立的菅义伟内阁中,安倍晋三胞弟、曾担任外务副大臣的岸信夫出任日本防卫大臣。有观点认为,选择由岸信夫任防务大臣是为了继续推进安倍的安保政策,从中也能看出菅义伟的支持态度。
日本购买陆基“宙斯盾”引来了周边国家的高度警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密切关注日本暂停部署陆基“宙斯盾”后的举动。2019年,俄罗斯曾指责美国称,北约改造后的罗马尼亚陆基“宙斯盾”能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美国则回应“宙斯盾”纯属防御系统。
乌龙防务指出,日本购买的陆基“宙斯盾”和北约在罗马尼亚部署的“宙斯盾”功能一致。如果陆基“宙斯盾”垂发系统配备的发射箱是可以容纳“战斧”巡航导弹的“打击型号”,意味着这款标榜“防御性”的武器的系统也能充当导弹打击平台。
分析指出,安倍任期内通过了旨在扩大自卫队海外活动的新安保法案,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奉行的“转守防卫”战略实质上已遭颠覆。“对敌基地攻击能力”意味着日本将拥有主动攻击敌方导弹基地的能力,“转守为攻”的重大变化招致了一些日本政界人士的批评。
霍建岗认为,作为“新安保体制”中的重要一环,为日本建设一个拥有不同阶段防御手段的新导弹防御体系,一直是安倍重视的方向。目前,菅义伟和自民党主要派系等在陆基“宙斯盾”方案等具体问题上态度不一,但对推进新导弹防御体系的大方向没有异议。
策划统筹:李劲 祁雷 邵一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