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脱贫攻坚让全世界受益
![]() |
罗伯特·库恩。资料图片 |
![]() |
“中国的脱贫攻坚是21世纪最了不起的故事之一,在联合国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中国对全世界减贫的贡献超过70%,全世界都受益很大。”罗伯特·库恩(以下简称“库恩”)说。
作为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知名中国问题专家,30多年来,库恩一直关注中国的发展。他致力于向世界讲述一个全面、真实的当代中国。2018年,他获颁了中国改革友谊奖章。
同时,身为投资人和科学家,库恩还担任主持人和撰稿人,深入中国最贫困的地区,历时2年拍摄了纪录片《中国脱贫攻坚》。这部纪录片在美国PBS公共电视网播放后颇受好评,目前已经获得了中国电视星光奖和美国电视艾美奖的提名。
库恩说,通过拍摄这部脱贫攻坚的纪录片,他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中国的国情,中国政府精准扶贫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有力措施让他感到惊讶。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很多做法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
●撰文:马艺天 何山
多数观众的评价都积极正面
南方日报:作为一位投资人、科学家,你为什么会选择拍摄反映中国扶贫问题的纪录片?
库恩:30多年来,我一直在关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当我仔细观察当代中国社会时,中国对扶贫问题的重视让我印象深刻。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几个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开始我对中国的农村地区知之甚少,但我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去这些地区并不轻松,不过这非常值得。所以扶贫问题就这样变成了我的“专业”。
南方日报:拍摄这部纪录片后,你对中国的认识有何改变?纪录片在美国的反响怎样?
库恩:关注脱贫攻坚让我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国的每个贫困家庭都有自己的档案,当我和当地干部一起到村里和乡镇办公室,看到一摞摞的个人档案时我非常惊讶。每一本档案里都有家庭成员的资料,他们的年龄、经济条件、收入情况。大概每个月他们都要填写这个文件,然后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并汇报给上级。这让我大开眼界,过去的扶贫没有如此详细具体的行动,由此,我了解了中国扶贫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
我听到媒体说中国40年已经帮助大约8亿人摆脱了贫困,这是一个大的概念,光这样说还不足以深刻理解中国脱贫攻坚的意义。
从1978年开始,中国专注于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自然的“脱贫效果”,使6.57亿人摆脱了贫困。虽然经济有了巨大的飞跃,但到2012年年底,中国还有大约1亿人口处于贫困状态。他们大多生活在偏远的山村,道路不通,缺少教育和医疗资源,也许因为方言难以找到工作,或者因病致贫,所以中国要针对这群人进行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对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关注程度让我感到惊讶,每一个贫困家庭都有自己的脱贫计划,而且会有专门的党员干部对这些人负责,相当于每个干部都有一个特定的脱贫“客户”。
我了解到,扶贫的方式有不同的类别,包括了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生态补偿扶贫……这些偏远的村庄很多都处于未开发地区,为了鼓励他们保护环境,政府会发放补偿款鼓励他们发展环境友好型业务,比如旅游业,这些产业盈利周期较长,所以他们需要补贴。还有一种扶贫类型是针对老弱病残群体的社会保障。
在组织体系方面有各级政府机构推动扶贫,每一级机构党组织协调统筹。通过这个过程,我不仅了解了扶贫,而且认识到中国制度的运作方式。
可能此前少有西方媒体关注中国脱贫攻坚的问题,所以纪录片在美国播放后,绝大多数观众的评价都非常积极、正面。以前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中国对消除贫困的重视程度。大多数人对中国发展的印象只停留在国家的经济、军事发展等方面。
经济帮扶外,教育医疗更关键
南方日报:你如何评价东西部扶贫协作?你认为广东可以给西部地区带来哪些帮助?
库恩:我非常熟悉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如何运作的。我曾经在青海省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重点关注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上海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将其优秀医疗资源对口帮扶青海贫困农村,效果非常好。
广东省对中国扶贫事业的贡献确实很大。这向贫困地区传递了一个信息,即广东的成功正在向贫困地区转移。我研究了一些粤港澳大湾区的情况,其GPD相当于一个排名世界前十的国家GDP。广东巨大的经济力量正在向农村地区辐射,我认为其中最具实际意义的是在教育和医疗这两个最关键的领域。
对贫困地区来说,相较于直接的经济帮助,医疗资源更加关键。广州的医疗资源几乎世界一流,在贫困地区缺少先进设备的条件下,如何使医疗资源在当地得到有效利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远程医疗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中国的富裕地区提供帮助的最好方式是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扶贫也具有同样的效果,通过信息技术、远程沟通,广东的教育资源可以更多地输送到贫困地区。
南方日报:中国脱贫攻坚的哪些做法可供更多国家借鉴?中国的扶贫努力能否有助于西方世界更了解中国?
库恩: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中国对全世界减贫的贡献超过70%。全世界都受益巨大。各国的历史文化结构、政治制度、媒体和技术发达程度都不同,试图将一种做法直接移植到另一个国家是错误的。在中国的做法中,有一些原则可以供其他国家借鉴。
首先是领导层的承诺,在这里承诺不仅是言语,还包括行动。第二个原则是尽量将脱贫目标标准化、量化。第三个原则是不要仅仅提供一个笼统的概念,而要有针对性强、具体可行的措施。
最后是形成一种严格的、层层递进的执行体系。这些都是中国的重要经验,其他国家需要考虑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应用。
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是很重要的。但要了解中国就不能忽视其社会的基础和发展的背景,在我看来,通过了解扶贫工作去了解中国是最好的方式。
当西方真正了解扶贫这个如此复杂、如此周密、如此有组织性的工作,就能破除一些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有助于人们理解什么是中国梦,什么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