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印象
●江冰
这个春节,我行走粤西,初访电白。关于电白,我对其印象原本有三:此地建筑老板云集;它与高州竞争冼夫人故里;此地有粤菜名品电白水东芥菜。
直至看到地界欢迎广告牌,我方知电白还是沉香之乡——中国自然沉香产区之一。此外,电白亦在创建森林公园城市——电白人均森林面积接近国家标准。至于冼夫人故里之争,电白是冼夫人出生地与墓地的所在地。在南北朝及隋朝,此地统称高凉郡与高州府,按行政区划,电白亦属于高州。高州为粤西行政中心的历时较长,而高州冼夫人庙为皇上封赐祀庙。在我看来,两地共享先祖英名文化资产为上策。
电白之所以称电白,与雷电有关;明朝时建城防海寇,又与大海相关。内地去上任的地方官对大海好奇但好感不多,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但重农抑商而且疏远海洋,明清朝廷甚至恐惧海洋,虽然我们有海上丝绸之路,有千古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即使如此,高凉郡一带的俚人,在冼夫人时代包括更早时候,就有扬帆航海的壮举,冼夫人就曾率军乘大舟征伐海南岛。他们虽无吟诵大海诗文存世,却以行动向大海讨生活:捕捞、贸易、征战。伴海而生,乃古代百越人生活常态。
清晨,我们来到海边观日出。太阳跃出海面的刹那,是令人感动的。太阳、大海、星辰,呈现出无比蓬勃的力量。目睹太阳渐渐升起时,在海面留下万道金光,愈显大海之辽阔和深不可测。海浪波澜不止、汹涌澎湃。涌上来,退下去,那是海的呼吸与节拍。晨为潮,夜为汐,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立于海边眺望:近处,是海船静静等着涨潮出海;远处,海礁石上渔女携带塑料桶、小锄头,从石上敲下海螺。男人骑摩托来了,带着秤来收货。我与渔夫聊天,渔夫言:“四五六月是旺季,然后一年三个月休渔,赶紧忙一阵又是冬天淡季,赚钱很辛苦呀!”
所有人都在为生存而劳作,只有我们这些城市游客,以欣赏的态度来看大海。海边有度假村名为“浪漫海岸”,是否浪漫,取决于人们的心态,以及人们到此想获得什么。大海蓝天白云、海风椰林美食,享受浪漫海岸,亦是人生片刻欢娱呵。
与白天的海比较起来,夜晚的海边更具浪漫气质。没有月亮的海面,黑色如漆,只听见海的声音,一呼一吸,一涨一退。接着,你的注意力被岸上的灯光、演出、焰火、晚餐、酒吧吸引了,人类借海风演绎着自己的娱乐,大自然谦逊地退居其次,人类在此时总是忘乎所以。
电白由县划为茂名一个区,但其文化底色鲜明,并不为茂名所覆盖。海岸线长,海鲜出名。尽管我自以为理性清醒,也在电白美食面前沦陷了,“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谁写出如此戳心的句子?天才呵!金枪鱼等鱼生,点料芥辣,海味顶级;木瓜雪蛤,百食不厌;法式焗龙虾,加上一碗佐配白芝麻花生碎韭菜油的茂名小吃“簸箕炊”,配一杯珠江啤酒,醉若大神,飘飘欲仙;盐焗花螺,入味十分,螺肉富有嚼劲;油爆对虾亦精彩,将对虾脊背甲壳剥去一节,随着油温升高,丰满虾肉呈现绽放盛开状,虾优质新鲜,烹调亦是上佳;东星斑,鱼肉细腻,是为上等海鲜。
海产上乘,地上物产亦不逊色。闻名岭南的电白水东芥菜,清甜脆口,口感于菜蔬中堪称一流;清蒸豆饼,豆味浓郁,硬度在豆腐与豆干之间;最妙一道菜是黄豆芽炒海蜇,口感奇妙,海蜇惊艳出品——20年前首次于深圳品尝,即念念不忘,如今再度与白灼水东芥一起,成为我此行印象中的电白菜品双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