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化认同势在必行
据新华社香港3月23日电 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组成部分,香港文化教育界人士近日表示,增强香港市民对国家的文化认同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思想基础,是香港社会与国家发展良性互动的强大推动力,也能为香港年轻一代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扫除思想障碍。加强爱国文化和历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香港文化以中华文化为基础。港人多来自中国内地,尤以来自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多。他们把中华文化传统带到了香江。”香港岭南大学高级研究员、香港地方志中心事务顾问刘蜀永说,这在民间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文学等方面得到体现。
香港回归以后,广大香港市民更加热爱自己国家、认同中华民族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有部分市民特别是中青年对国家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薄弱。刘蜀永认为,这固然与回归后香港政治经济环境和国际环境变化有关,但历史教育和国民教育成效不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纠正这一偏差,香港特区政府已有所行动。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表示,教育局已于2018年落实将中国历史纳入初中独立必修科,要求所有学生系统学习中国历史。他向记者展示了专为香港学生定制的国情系列读本《我的家在中国》。这本书全方位展示祖国的山川湖海、传统节日、民族文化、城市发展等情况,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这套书籍作为教辅材料将向全港中小学派发。
除了学校课程之外,教育局还通过姊妹学校计划,加强香港与内地学校和师生交流,促进教学发展,建立友好情谊。“教育局会努力将交流人数提升至每年10万人,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中小学阶段获得一次前往内地交流的机会。”杨润雄说。
在香港知名专栏作家屈颖妍看来,在通过香港国安法与完善选举制度对香港进行政治重塑后,香港还急需进行一场彻底的社会、文化与心理的重塑,唤醒香港的集体意志,她将其称为“心的回归”。她建议香港应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媒体教育三个维度入手,重塑港人对国家的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