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乡村道”变身“振兴路”
![]() |
廉江市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助力当地旅游等产业发展。 李忠 摄 |
![]() |
良垌镇中塘村中塘革命纪念馆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参观。受访者供图 |
![]() |
良垌镇象路村委会后塘村内,500亩连片茶园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知名景点之一。李廷睿 摄 |
原来破旧的泥泞路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水泥路和柏油路,路两边种上了花草树木。
一条条蓝绿相间的旅游公路蜿蜒于橙乡大地,将廉江市一座座美丽乡村串珠成链、一处处旅游红色景点连线成片。
道路两边成荫的树木下,村民在下棋、乘凉。
……
几年时间里,廉江农村道路脏、乱、差的情况为之一变。路面变宽变平坦了,四方游客涌来,产业加速振兴,村民依托畅通发达的路网发家致富。
变化的背后,是廉江市积极统筹各项涉农资金,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指向性、精准性、有效性,解决农村交通难题。如今,廉江市农村公路实现“通村畅乡”,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乡村之间、城乡之间联系更加紧密。
●南方日报记者 李廷睿
集中财力修公路
农民增收添助力
近年来,廉江市财政局坚持“三农”优先发展总方针,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实际集中财力办大事,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国家和本市重大战略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薄弱环节等方面。
经过财政资金的有效支出和各级各单位的精准发力,廉江从根本上改变了基础薄弱、整体落后的面貌,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打通乡村振兴之路,迎来了从落后地区变成四通八达的县级市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特色发展之路。
今年开工建设的美丽乡村旅游公路项目具体包括X680、X705、X708、X7224条县道,总里程94.608公里,涉及3个镇40余条自然村。项目采用EPC+0模式建设,建、管、养一体化,分布于廉江市东南部,是石城镇和良垌镇间的重要通道,亦是连接谢鞋山、中塘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旅游基地的重要道路,将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当地群众出行条件,推动乡村振兴、
“廉江不缺资源,就因路不通、不畅,老百姓走不出去、产品走不出去,生活无法得到改善。要想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至关重要。”廉江市委党校老师揭海业说,促进美丽乡村变景区,革命旧址、遗址变景点,为乡村旅游输送大量客源,才能带动农村旅游和农产品销售,增加老区农民收入。
以“四好农村路建设展示窗口”为定位,廉江市2021年安排乡村旅游公路(苏商路)省级涉农资金9123.88万元,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升级打造4条“美丽乡村旅游公路”,把石城镇谢鞋山旅游风景区、良垌镇中塘革命纪念馆等景点连接起来,把“四好农村路”规划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乡村游和红色教育基地等有机结合起来。
为避免因修路破坏公路沿线的生态植被,廉江市财政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原则,在项目实施资金支出监督过程中做到修路、环保两不误,留住青山绿水。在设计、建设、改造过程中,坚持社会效应最大化原则保留沿途植被、河流湖泊,保护原始生态。
此外,针对道路两旁大都是农民责任田的现实情况,相关部门经过充分实地走访调查,在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地段全部栽植风景树,在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地段栽植果树。
廉江市财政局还统筹安排12608.6139万元用于绿化及环境保护,曾经垃圾成堆、杂草丛生的道路两旁将绿树成荫,成为群众散步的好去处。
如今,廉江市乡村游公路正在施工建设中,建成后不仅将方便当地居民出行,而且还将增添一道引人注目的绿色长廊。
串起红色旅游景点
改善出行游客入村
夜晚一场大雨冲刷后,廉江市良垌镇中塘村革命纪念馆前宽敞的大广场格外干净。上午9时许,广场上原本满布水痕的水泥坝已经完全干透。纪念馆左侧,几名工人挥汗如雨,忙着和水泥、码砖头。这里正在建设一座面积近400平方米的乡村大讲堂,建成后还将承担起中塘村委会文化馆的功能,为村民提供一处开展文体活动的舒适场地。
邹亚军一早就赶到乡村大讲堂的施工现场监工。13年前,他结束在深圳的打工生活,回到家乡一边照顾年迈的父亲,一边参与中塘村委会中塘自然村的村务工作。如今,他已经当选为中塘自然村村长。
与邹亚军一样在13年前回到中塘村的陈兴强,如今是中塘村委会党总支部副书记。回村之前,他在深圳市打工,从事不锈钢门窗安装工作,一个月有三四千元收入。泥泞的道路、闭塞的交通,是他久久不愿回乡的原因之一。
“2008年之前村里到处都是杂乱生长的竹林,唯一一条像样的公路就是村委会连接207国道的2公里水泥路。”陈兴强回忆说,那时村民出行主要依靠摩托车,户与户之间只有狭窄的泥路连通。“一到雨季泥路稀烂,有些路段摩托车都骑不了,得下来推车才能通过。”陈兴强打趣说,每到下雨时,村民的摩托车就会变成“自行车”。
变化从2010年开始。回乡当选为村委会委员后,陈兴强和村干部一起带着村民自筹资金,同时积极争取政府补贴,在村里陆续修建起一批硬底化道路。
中塘村道路建设质的飞跃,则在2020年到来。这一年,廉江市财政局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修建美丽乡村旅游公路,其中涉及中塘村的有5公里。“原来是要自己修路,政府补助一部分。现在是政府修路,村民得实惠。”陈兴强介绍,中塘村5000多名村民主要依靠种植水果、粮食为生。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火热,拥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中塘村,积极开发果园游、红色游等项目。道路畅通后,不仅方便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销售,还能吸引更多游客到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这边还有一条路已经立项,也是通过整合涉农资金来建设。建成后可以连通中塘村和象路村的一个大茶园,把红色旅游景点和茶园游景点连成一条线。”抹了一把脖子上的汗水,邹亚军指着乡村大讲堂工地左侧的一条小泥路说,这条道路即将拓宽并铺设水泥,完工后,中塘村革命纪念馆到象路村茶园的距离将从13公里缩短为6公里,优化当地乡村游的线路。
关联茶产业园区
拓宽就业领域
邹亚军所说的茶园,位于良垌镇象路村委会后塘自然村。这家茶园在2004年创建,如今种植面积近800亩,主要种植台湾金萱茶。
“我们自己种植管理的茶园有500亩,跟茶农合作的茶园有300亩左右。”茗上茗茶厂厂长肖生介绍,除了金萱茶,该茶园还种植本地梅占茶、金冠英等多种茶叶。
几年前,茗上茗的负责人开始向旅游领域开拓,发展茶园游项目,添置了餐饮、住宿设施,月接待量高峰时达到上万人次。
“原来道路不好,根本不敢往发展旅游这一块去想。最近几年政府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力度,把钱用在刀刃上,修建了很多又好又宽又漂亮的道路,我们才有拓展业务范围的机会。”7月28日中午,接待完一批游客后,肖生坐在茶桌前享受闲暇时光。喝完一杯茶,他指着窗外宽敞的道路说,乡村游道路不仅是村民和企业的出行路,还是一条平坦的致富路。
茶园业务范围扩张,后塘村的村民也从中受益。目前,后塘村有30多名村民在茗上茗茶园工作。逢采茶季、旅游旺季,茶园还面向村民提供50多个临时岗位,每人日工资100多元。
廉江市财政局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修建的乡村旅游公路,也延伸到了茗上茗茶园附近。根据有关部门规划,在靠近茶园的公路旁,将修建一座占地约20亩的乡村旅游驿站,为游客提供便利服务。
“希望这个驿站早点动工早点竣工,到时不仅是茶园受益,游客进村也能帮助村民以更好的价格销售更多农产品。”肖生介绍,后塘村正发动村民发展红橙、荔枝、龙眼、番石榴等水果种植基地,其中规划红橙种植基地约200亩、荔枝种植基地约500亩。道路畅通后,能够提供茶园游体验和水果采摘、自驾游玩等项目的后塘村,有了更多信心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住、想再来”。
“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乡村振兴也是这个道理。通过乡村旅游公路把茶园、水果基地、中塘红色旅游景点串珠成链,丰富旅游内容和体验选择,才能真正推动产业兴旺发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肖生笑着说。
支持特色农产业
撬动社会资本投入
离茶园约半小时车程,廉江市新民镇的鳄鱼生态园区内,村民吴大刚正陪放暑假的孩子“看稀奇”。一条条鳄鱼爬上水池旁的浅坡,张开大嘴打盹休息,引得孩子们隔着护栏不停拍照呼喊。
3年前,在广州经商的陈国东回到家乡廉江,在新民镇投资兴建了这座生态园。他执掌的广东东元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水产品养殖经验丰富,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建立了珍惜濒危动物研究中心。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项目的实施,优化和改良廉江的养殖环境,示范带动廉江市鳄鱼产业链和旅游发展。”陈国东介绍,目前他已投入1.69亿元,2100亩的园区内光硬底化道路就修建了20多公里。
这1亿多元的社会资本投入,由廉江市财政局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撬动。生态园区立项后,廉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统筹涉农资金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2020年,廉江市统筹安排省级涉农资金400万元,同时在本级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筹集资金,投入本级财政资金130多万元支持园区建设。今年,廉江市继续安排省级涉农资金900万元,为鳄鱼生态园区特色农产业发展助力。
7月28日下午,鳄鱼生态园区内的餐厅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工作。目前,该园区除了建成多个鳄鱼池、鱼塘,还建成了荔枝园、茶园等项目。预计生态园区建成后,通过示范和推广规范鳄鱼苗孵化、培育和养殖生产技术,将解决周边30多户村民就业问题,直接带动农民每人增加年收入6万多元,辐射带动镇区农户种养业经济效益提升10%以上。而通过基地建设和产业化经营,为项目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将对打造廉江市鳄鱼产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生态园区同样在廉江市乡村旅游公路辐射范围内。虽然还没有完全建成,但今年春节期间,已经有大量游客慕名前来游玩。“大年初一进园游玩的客人有近万人,刚好工人都放假了,我就带着家人一起捡垃圾。”陈国东笑说,当时公园的设施还不完善,他和家人捡垃圾捡到晚上10时许。第二天他打算关门谢客,跟新民镇政府的干部商量后,决定继续开放,给回乡过年的乡亲提供一个游玩的场所。环卫部门紧急支援了十多套垃圾桶放置在园区各处,当天园区环境很快就得到改善。
“目前园区建设进展顺利,估计明年就可以开园营业了。”陈国东说,体验到廉江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的诚意,他计划把广州的两个化妆品厂也迁回廉江,届时将产生每年数亿元的产值,并为廉江人提供600多个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