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七有” 增强民生福祉
![]() |
粤海街道社区长者助餐点老人为微实事点赞。受访单位供图 |
如何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当前,南山区正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学党史办实事”,增进党群关系,践行初心使命。
如今在南山,各基层社区党委营造出“比学赶超”氛围,通过开展调查问卷、创新服务形式、关注特殊群众等方式让惠民行动落地见效,融入群众心中。
南山区委、区政府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聚焦“民生七有”目标,以民生微实事为切入点,以加强基层党建为导向,发挥社区党委战斗堡垒作用,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形成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南山路径”。
数据显示,近年来,南山区民生微实事累计财政投入9.7亿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827件,用精准的服务密切党群关系,切实把民生服务做到群众心坎里,让南山居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撰文:丁侃 贾宁 杨伊琳
党建引领▶▷激发基层党组织牵引作用
粤海街道蔚蓝海岸社区成立了“蔚蓝会客厅”,该会客厅是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抓手。社区新一届两委班子依托“蔚蓝会客厅”,多方位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固定在每月的一个时间接待社区居民来访,收集社区居民服务需求,帮助解决居民关心的问题。
南山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由居民提需求,基层党委政府买单,探索创新“民生微实事”运行新机制,为居民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南山区将民生微实事作为创新巩固社区党建基础、夯实社区党委核心、完善党群服务的重要举措,将民生微实事工作情况纳入社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并与“精品特色社区建设”“社区‘领头羊’计划”等紧密结合,明确民生微实事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社区党委领导核心作用。
同时赋予小区党支部在民生微实事、扶困救济慰问等方面的主导权,畅通党组织联系服务居民群众“最后一米”,推动社会治理重心稳步移向基层末梢。
蛇口街道大铲社区滨海苑,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小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成功实施“爱在身边”为老年人购买平安手表等民生微实事,精准回应民生需求,为群众办实事。南头街道前海社区党委通过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培育了15支义工队伍和5个备案类社区社会组织,努力探索“一件民生微实事培育一支义工队伍、培育一个社区社会组织”实践。
赛事聚力▶▷培育百花齐放的品牌项目
当前,为持续增进南山居民民生福祉,一场主题为“智惠民生·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五届微实事大赛正在推进实施中。
本届大赛以小区党支部和居民小组为主体,全面征集社区居民的民生需求,全面倾听群众心声,全力为民排忧解难。自需求征集启动后,南山区8个街道的101个社区党委,积极引导小区党支部和居民小组,广泛动员社区各类治理主体参与,通过线上线下收集居民需求,匹配优质项目落地实施,真正把民生服务做到南山居民心坎里。
截至目前,今年大赛共收集需求36070条,召开党建联席会157场,通过审议民生需求1512条。
从帮助独居老人到关爱留守儿童,从保障食品安全到守护身心健康,各街道、社区积极探索,打造了一批亮点项目。
如南山街道月亮湾社区“助力高考”党员志愿服务、西丽街道松坪山社区“松坪小屋”社工精神康复帮扶项目、桃源街道峰景社区“有声智慧童书馆”等,这些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居民需求,解决百姓难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技术赋能▶▷“党群G+”实现群众诉求一键申报
招商街道花果山社区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544人,占户籍人口的15.9%,已达到国际上规定的老龄化社会标准。为此,社区党委积极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利用“五进家门五必访”对居民的困难诉求进行细致摸排。
最终社区党委审议通过“为老服务驿站—专业赋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重点帮扶社区内独居、高龄、空巢、残疾、卧床失能等60岁以上老人。
目前,已有40位特殊老人签约“家庭养老床位”,完成助医服务250次,帮助不能自理老人出行服务50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监测管理10800余次,切实让“老有颐养、弱有众扶”落到实处。
类似定制需求服务还有很多。南山区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引入“需求征集”“项目设计”“项目评议”等环节,提高项目的针对性,使项目更贴近居民实际需求。通过设置需求收集箱、入户走访、开展座谈会、填报“党群G+”小程序问卷等形式,线上线下多渠道广泛征集居民需求,切实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
在线上线下联动开展民意征集过程中,“党群G+”小程序的高效便捷赢得居民群众的点赞。
沙河街道华夏街社区“社区心肺复苏AED培训”“社区长者生日会”等项目,就是通过“党群G+”微信小程序线上收集到的居民需求,并根据需求匹配引入项目方落地的民生微实事。
现在南山区的居民只要用手机打开“党群G+”小程序就能在线上自主填报社区需求,高效又便捷,赢得不少居民点赞。这也是南山区运用多种渠道征集居民需求的一个缩影。
阳光运行▶▷构建多方位全覆盖监管体系
服务群众无止境。南山区不断创新形式、塑造民生微实事品牌,更好的让惠民项目深入人心,让辖区居民分享城市发展红利,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爱。
在服务的同时,南山区民政局还强化民生微实事项目的监管,通过制度形式让民生微实事项目落地实施更加规范阳光。
2020年8月,南山区修订出台《南山区民生微实事项目管理办法》,从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对民生微实事的管理和监督进行规定,使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
新的管理办法,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引导居民全流程参与项目的设计、评议、实施、验收、评价等环节。对于应急项目,省去相关前置程序,明确由街道或社区先行实施,同步公示,事后评估,提高效率。社区党委牵头、居委会配合组织召开居民议事会进行项目评议,听取居民代表、辖区各类组织领头人、“两代表一委员”对项目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民生服务,提升居民满意度。
南山区还建立区级部门抽查、街道普查、社区自查、社会监督的综合督查机制。
以“两代表一委员”为主,辅以居民代表、行业代表和媒体代表等人员,对民生微实事实行全方位监督。
南山区人大代表专门组建了民生微实事监督组,下设8个小组,分别负责监督8个街道的项目实施情况。建立社区全流程项目档案,定期开展自查,加强街道监督管理,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专项审计。区组织、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适时开展专项检查、项目抽查和组织审计。
民生微实事实施全流程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评价,通过报刊、网站等各类平台,宣传民生微实事,引导居民阳光监督,全方位促进民生微实事健康有序发展。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南山区广大党员干部始终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持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