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法院 三个维度打好集约处置组合拳
主动参与构建南海区金融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提升专业化处置能力坐拥广东金融强省七大基础性平台之一的广东金融高新区,地处佛山市南海区千灯湖畔,广佛腹地,这里汇聚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逾千家。
近年来,以优化营商法治环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目标的南海区法院,主动参与构建南海区金融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该院从诉前和解、审判、执行三大维度出发,切实提升金融案件专业化处理能力,以诉前阶段多元调解、审判阶段类案专办、执行阶段集约处置“一条龙”为核心,积极营造“信用为本”的法治化金融市场环境,为南海区金融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今年上半年,金融一体化中心共新收调解案件5187件,结案5170件,调解成功3882件。
撰文:唐梦 易可欣 吕慧敏
前置调解,矛盾多化解
今年3月3日,佛山市南海区金融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农行分中心在中国农业银行南海分行挂牌成立。
从平台构建设想的提出,到广东省首个金融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在南海区诉前和解中心正式揭牌,再到金融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中信分中心、农行分中心的陆续设立,南海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完善,多方合力不断凝聚。
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南海区法院会同人民银行南海支行、南海区金融办、南海区司法局等部门推动金融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落地,积极推动金融案件在诉前开展前置调解。当事人起诉到法院的金融案件,符合条件的,可直接通过南海区诉前和解中心编立“民诉前调”案号,委派至金融一体化中心,由调解员主持开展前置调解工作。
今年上半年,金融一体化中心共新收调解案件5187件,结案5170件,调解成功3882件,调解成功率达75.1%。
除调解工作以外,金融一体化中心还兼具司法确认职能。对于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双方可以共同申请法院对调解协议内容进行司法确认,为调解协议赋予法律效力。
今年3月,一起金融借款纠纷在农行分中心调解成功后完成了在线司法确认。经在线远程询问,法官当庭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当天便出具民事裁定书,并立即通过电子方式向当事人完成法律文书送达。这也是南海区金融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完成的首宗线上司法确认。
类案专办,审判更高效
担保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今年施行的《民法典》中有哪些与金融相关的法律规定?……针对这些疑问,今年5月,一场题为《银行业金融法律风险防范提示》的讲座上,来自金融界的各位代表问了“一个明白”。作为此次主讲的南海区法院民二庭林熙宇法官在授课的同时,也为金融从业人员一一作了解答。
林熙宇所在的民二庭,正是南海法院金融案件的归口业务部门。为了进一步提升金融案件审判质效,民二庭直接选派法官及法官助理组成金融案件专业速裁团队,派驻南海区金融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集中办理金融速裁案件,不断实现金融案件审判资源的集约配置。
“金融速裁团队不仅能够快速审理速裁案件,还通过法官与调解员结对,指导调解员在开展调解工作的同时,做好当事人身份信息、送达地址确认,无争议事实及证据固定等庭前辅助工作。就算案件调解不成,进入审判程序,也能省去部分程序性工作耗时,从而有效降低金融案件诉讼的时间成本。”南海法院民二庭速裁组组长介绍说。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金融速裁团队共新收民事速裁案件1203件,结案1051件,案件平均在一个月内即可办结。
集约处置,执行加速度
“历时一年就全额收回银行全部债权,作为债权人,我行充分认可南海法院高效的执行处置工作。”今年4月底,南海某银行工作人员将一面印有“执行先锋、专业高效”的锦旗送到南海法院桂城人民法庭,以表感谢。
去年1月,南海某银行诉至法院,请求执行与佛山市南海某铜材厂、四会某铜材有限公司等多名被执行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的本金1734万元及利息。案件在立案后,被分流至桂城人民法庭办理。
该案涉案金额较大,涉及当事人较多,为顺利推进案件执行,案件承办人、执行员陈波多次召集当事人沟通,推动被执行人名下多处房产及土地的司法拍卖,并及时做好分配方案。其间,尽管历经新冠肺炎疫情等诸多客观困难,仍在一年时间就成功啃下“硬骨头”,顺利执结案件。
突出“专驻金融”特色,南海法院桂城人民法庭专职承办全区金融案件执行工作。目前,已组建5个普执团队和2个速执团队,结合案件类型、执行内容、查控结果等因素科学分流办理,实现“简案快执、难案专执”,全力打造金融案件财产处置“快车道”。今年上半年,桂城法庭已结金融案件执行到位金额3.47亿元,同比增长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