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行业精英 研讨氢城大计
![]() |
佛山一直挺在中国氢能产业的最前列。 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
10月19日,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高级研修班(下称“研修班”)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正式开班。来自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或政府部门负责氢能相关业务的人员,企业、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等从事氢能相关领域的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骨干人员,涉及氢能领域的投资机构或社会团体高级业务骨干人员共60人参加了本次研修班。
南方日报记者 王雅铄 通讯员 陈蕾
行业内知名专家集中授课
本期研修班为人社部国家级的项目之一,将以集中授课、分组讨论、实地考察、现场教学等授课形式,从政策环境、产业链构建、技术发展前景、行业安全及投资等角度进行剖析,以打造我国氢能产业新态势为主线,分享氢能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修班还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就行业前沿内容作分享和探究。
佛山市副市长许国作了题为《明清广佛铸铁业的周期性兴衰对佛山氢能产业的几个历史启示》的专题报告。他表示,未来的氢能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希望通过研修班学员的共同努力,加快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持续促进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研修班还将组织参观卡沃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和制氢加氢加气一体化站,全面了解佛山氢能产业发展背景、政策布局、产业链构建以及应用示范推广现状及趋势,深入了解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随着氢能应用技术的发展,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压力的持续增大,氢能产业在世界各国备受关注,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作为促进经济社会低碳环保发展的重要创新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达成了共识。”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魏建文表示,研修班是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重要内容,举办目的一方面在于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储备发展高精尖人才;另一方面也在于促进高端学术交流、实现项目合作,为我国在氢能产业等相关领域的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打造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近年来,佛山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坚定把培育壮大氢能产业作为战略抓手,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始终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突出解决全球新能源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形成较完整的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全产业链。
自2014年起,佛山就在国内率先构建起覆盖“人才引进-技术研发—工业生产—市场应用—社会配套”的氢能生产—消费体系,共引进了150多家涉氢企业及高端研发机构,成为全国氢能产业链构建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数量最多、终端应用推广规模最大、政策体系创建最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化建设布局最早的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目前,佛山已建成加氢站25座(约占全国80座的30%),建成运营国内首座站内制氢—加氢母站建设项目;投运各类氢能车辆1500辆(约占全国7200辆的20%),示范运营氢能有轨电车5列,氢能船1艘。佛山一直挺在中国氢能产业的最前列,得到业内近百位专家给予的“世界氢能看中国,中国氢能看佛山”高度肯定,并成功获批国家唯一的氢能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成为国家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牵头城市。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曾峥介绍,为积极融入氢能产业,近年来学校通过平台共建、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与佛山(云浮)氢能产业园共建了氢能产业与新材料发展研究院、广东省氢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引进了氢能领域一批高层次人才,打造了广东省氢能创新团队,共同研发了30—120KW系列燃料电池系统,应用于全国首批氢能公交车示范线,推动了我国氢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学校还建设了国家标准技术创新基地(氢能),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标准创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