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管理为转型打根基
邓达纮
我们企业所属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方向。
2020年12月16日,国内首个单体大容量在运海上风电项目——中广核广东阳江南鹏岛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实现73台风机全容量投产运行,我们企业设计制造的自航自升式高效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承担了施工难度最大的50多台风机安装任务。这些安装平台要在近30米的海底淤泥及地质层里让风机“扎根”,确保近百米高的风机在安装过程中,能达到毫米级的安装精度,同时安装平台要能扛住15级风暴。
可以说,作为工信部评选出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我们公司比起一般的制造型企业,更像依靠规范的管理流程和基本数据信息运行的企业,由于涉及高端海洋工程的企业并非都是脱胎于传统制造业,它们的诞生及成长都是伴随着规范数据和流程,等于说企业现在要从数字化1.0模式向2.0模式进军。如今公司投产的海上风电安装运维平台就是一个数智化产品,它能感知作业环境周边态势,实时反映洋流、风速、受力变化及所有设备的运行等情况,并最终通过数据汇总及筛选后转化为指令,引导海上安装运维平台的运作。
如果要追溯公司数字化转型雏形,应该是在2013年,那时基于财务方面的需要,引入了ERP软件,2019年前后又对ERP软件进行了全面升级,对销售管理、技术设计、计划安排、采购控制、生产管理、质量监控、仓储管理到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核心过程形成闭环控制管理。但是现在看来,ERP软件属于流程标准化及功能模块固化的管理软件,很难适应所有的企业,这也是ERP软件为什么只有部分功能模块适用于企业,而部分功能基本不适用甚至闲置的原因。另外这个软件后续开发升级在延伸性及个性化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较难满足企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我们企业更类似于研究院,所以需要不断有适应行业变化的新模块、数字化、智能化系统让工作变得高效而简单。
最近三年,企业在数字化升级改造方面有了一些新尝试并获得成效。一个是打造了“仿真软件+工作站”的模式,这个模式使得我们在产品设计上使用了多种3D/2D/仿真及有限元分析等软件,能够更准确地做好产品的设计,保证产品设计性能。
另外就是通过数字化改造,我们为产品设计了中控系统,可以监测监控产品的运行和使用情况,实时反馈运行数据,供后续研发参考使用。
此外公司在管理上采用了OA等管理软件,对有审批规定的环节在线上进行,对办公地点和时间没有限制。
当然一家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除了用适合企业的系统外,还需要在数字化转型前明确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因为数字化转型是为企业战略服务的,同时它也是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工具,而我们企业发展中最大的动力来自企业人才队伍。
具体来说,数字化系统更善于对数据进行汇总,梳理和进行复杂的运算,而使用者应该把精力花在更有创造性的工作上,最终使用者要做的,就是将所有数据输入系统端,在很短的时间内虚拟出所设想的模型,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调整、修改。所以相较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组织架构调整、软件选型、系统引入及具体数字化升级项目的实施,我们会优先关注应用者群体(工程师队伍)的思路和匹配程度,充分论证后再作为企业战略实施。
个人认为,一些企业发现通过数字化生产改造或升级,可以让企业实现企业能力提升,而实现扁平化管理,再去优化组织架构不失为一种更为稳妥有效的数字化转型及提升模式。
(作者系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