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专职委员会督促数字化转型
刘建发
作为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企业,广东安林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市场,同时还出口欧美、东南亚地区。公司在2017年投入7000多万元导入自动化生产设备基础上,2019年又增加投入1.3亿元用于自动化先进检测设备引进,形成了200多条全自动化生产线的规模,年产LED发光管可达60亿只。
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也不得不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因为只有内部管理水平提升了,才会有竞争优势,交付产品的品质才会得到业界认可。
就现状看,企业转型的最大原因就是这几年高速发展,但发展到一定体量后瓶颈也出现了。比如之前靠工人的熟练度来提高生产效率,而很大一批熟练工人基本要有3—5年的工作经验,但是用工荒是当前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建立一套体系后,熟练工人与普通工人的技术差距会相对缩小,所以面对熟练工人缺失,企业相对来说不会太被动。
因为我们产品的特殊性,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企业所使用的平台主要是针对生产交互、仓储管理方面,而不是针对研发设计。当然政府的支持也很重要,无论是佛山市政府还是南海区政府,都提出企业要推进数智化升级,所以政府对我们进行政策帮扶,并推荐一些合适的平台供我们选择。
基于现状,在企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初期,我们首先是企业上下做到意见统一,尤其是“一把手”要鼎力支持去干,同时引入了新的平台还有要专人对其进行维护,这就需要另外配置资源,简单说就是公司高层一定要坚定企业转型方向,而下面的中层、一线职工就是要努力研究这个平台的作用,让平台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
公司在2019年又引入新一批的数字化生产系统,该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从接到订单开始,对从订单下达直到最后产品出货实现有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用上数智化生产系统后,比如之前一张订单要做1000个产品,都是要靠人工输入报表,留存单据备查,但是现在一套订单做完后,企业管理人员要想看某个环节运作状况,就可以通过系统追溯到具体的生产机器,以及具体是由哪一名工人完成。
此外订单如果明确7天后交货的,系统就会在第5天对整个生产环节进行预警,到了第7天亮红灯提醒各生产环节注意交货时间。而之前交货靠人工提醒,这样的工作方式因为每个人情况不同,会给生产带来波动性,况且还不容易查到工作死角,目前使用上新系统,大概实现了80%的预期目标。
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除了软件运用、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外,建立必要的组织架构也有助于企业更快地提升竞争力。
首先,在这个组织架构里,公司的“一把手”扮演了指挥员角色,虽然我们是主攻LED配件制造的企业,但为了这个转型升级,“一把手”带领其他同事到周边乃至佛山以外区域的优秀企业进行考察,吸收对方的经验,再结合我们的生产实际,选择最适合我们的升级方案。
另外中层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员工,他们是直接面对生产、销售环节的群体,很多实际困难他们会比高层更快面对,所以我们会召开一个企业全员参加的动员大会,并成立专职委员会,从制定工作目标、工作框架、具体运营等方面,来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这样全员劲往一处使,专职委员会才能发挥作用,进而解决短板,提高工作成效。
(作者系广东安林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