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产业生态 “链”出高质量发展
■皂幕时评
盛正挺
在新机场、高铁、地铁等综合交通枢纽加快规划建设等利好条件的影响下,高明近几年的招商引资形势持续向好。不论是引进项目的数量和投资额,还是纳入省、市重点项目的数量,都呈现逐年增长的情况,甚至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形势下也顶住了压力。
不过,跳出高明看高明,要真正实现追赶超越,成为佛山发展的新引擎,高明招商引资、企业培育的增长和进步的步伐还要迈得更大,更快,更扎实。
从自身的纵向发展来看,从1981年恢复建制到2002年整合合并工业园区前的这一段时期,高明是“全民招商”;2002年,高明将25个工业园区整合为沧江工业园区,并设立专门的管委会统一规划、统筹管理,平台的升级推动“招商引资”升格为“挑商选资”;2009年下半年开始,高明确立了“大招商、招大商”的招商理念,提出要把“提高产业的集聚度、关联度、空间度和配套度作为招商的重心”。逐步开启了“产业链招商”。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新发展理念的要求,高明的招商引资需要更新的策略,更大的格局。
从与兄弟区、县的横向比较来看,先发区、县虽然产业基础更加深厚,产业链更加完备,但多多少少也面临承载土地有限、空间规划不易调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发展成本更高等因素的制约。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明的空间优势、环境优势更加凸显,而且还有了更多承接产业溢出的可能。
综合自身和外部的实际,高明应加快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让企业在高明找到成长的沃土,从而才能逐步形成完备的产业链,进而“扩链成网”,壮大为产业集群,为全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对高明来说,良好的产业生态除了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必要的产业基础,更重要的是宜居的城乡环境以及金融业、现代服务业配套。
产业生态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投资者考量一个地方是否值得“下注”的重要指标。只有让这些要素资源形成遵循经济学规律的、相互依赖的动态空间,人和企业才有了成长和发展的沃土,这个地方才能成为近悦远来的“磁石”。
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要有引进大项目“移植大树”的魄力和决心,也要有把“小草”培育为“参天大树”的毅力和耐心。“不捐细流,无以成江河;不舍细沙,无以成金山。”而且,只要清晰而坚定地把住对产业集聚、土地投资强度、亩产税收、税收增长率等经济效益的要求,众多的“小草”正是产业生态的重要支撑。
深圳拥有腾讯、华为、平安、比亚迪等大企业,但支撑深圳发展的还有一大批的“小老虎”“小狼群”,这才是最厉害的,也是一个城市产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所在。有研究表明,深圳的企业每十年就要更新一轮,每十年上一个台阶,通过中小微企业不断地滚动发展,不断激发城市的活力和动力。海天味业当年也只是一个小作坊,后来才逐步发展壮大的。
放眼全国,佛山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有一定的影响地位;回望自身,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佛山进一步发展的一大短板。高明以五区排名第二的辖区面积,去年只贡献了不到佛山10%的地区生产总值。高明产业发展不起来,谈不上佛山全市的协调均衡发展;高明产业发展起来了,那就是佛山未来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