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凝聚共识 心系万家灯火
珠海金湾政协五年来81件提案转化为决策部署![]() |
金湾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综合交通枢纽、经济特区活力品质幸福新城。图为金湾航空新城。关铭荣 摄 |
“金湾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可否探索政府与企业间更紧密的医疗体系建设?”“园林绿化的废弃物垃圾能否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变废为宝?”11月21日,政协第五届珠海市金湾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进入“两会”时间,政协委员们出实招、谋良策,来自社会、经济、产业、交通等各个领域受到关注的焦点问题被一一提及。
会场内,是热烈的讨论,会场之外,来自政协的更多履职场景出现在田间地头、工地车间,把所思和所想,变成行动与作为。近年来,金湾区政协紧扣党政所思,广泛凝聚共识,心系万家灯火。五年来,共收到提案467件,立案407件,列入重点提案66件。来自政协委员们的81件提案先后转化为决策部署。
于继承中创新、创新中提高、提高中跨越。金湾区政协提出,在下一个五年,要继续高奏“民主、团结”的昂扬旋律,为将金湾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综合交通枢纽、经济特区活力品质幸福新城作出更大贡献。
建言献策▶▷
用好声音推动高质量发展
回顾金湾区政协过去这五年,正是履职触角不断拓展延伸,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探索的五年。一个个履职案例发出的政协好声音,正成为助推金湾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金湾区政协共设有提案委、经济委、农业和农村委、科教文卫体委、社会和法制委、学习文史委、人口资源和环境委、港澳台侨委8个专委会。通过机制构建,每月一次走访委员、每两月一次委员接待日、每季度一次主题活动、每半年一次工作总结、每年一项专题调研正成为工作新常态。实体化运作机制的保障,让专委会实现了“有名又有实”。
为加大对委员的考核激励,金湾区政协制定了委员年度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和履职情况统计制度,同时依托创新成立的4个委员工作室,在关注基层社会治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民生事业协调发展、服务业提质增效等方面多了施展平台,有力推动了在开展专业服务、民情收集、调研座谈、协商交流等活动上的落地见效。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研工作是政协履职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形式。五年来,金湾区政协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金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和亟待破局的发展难题,发挥政协“牵线”作用,用好委员“智囊”,找准症结所在,打开解题思路。
如牵头开展“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加快乡村振兴”“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和“金湾区都市农业经济”等重点调研,撰写《用文化内涵引领金湾旅游发展的思考》《打造大湾区西岸重要节点城市的思考——聚焦高端制造业+》等16篇调研报告,涉及产业发展、农业、医疗、民生、城市建设、社会治理和政策扶持等方面。
政协工作的成绩如何,从提案办理中可以清晰反映。五年来,金湾区政协共收到提案467件,立案407件,列入重点提案66件,推动“智慧金湾与实体经济融合”“大力支持和推广使用金湾区本土品牌产品”等党政关注、群众关心的重点工作和民生热点问题得以落实和解决。81件建议提案陆续转化为决策部署,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建设规划、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等各项政策文件中,助推《金湾区优质产品推荐目录管理办法》《金湾区停车设施建设规划》《金湾区智能交通专项规划》等文件相继出台。
关注民生▶▷
履职尽责助力破解民生难题
“人民政协为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协助党委、政府破解民生难题,始终是金湾区政协的奋斗目标。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金湾区全体政协委员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各展所长、各尽其能。
医疗界政协委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日夜坚守在抗疫一线;企业界政协委员全身心投入复工复产一线,组织生产急需物资,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各界别政协委员发挥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建议,为防控疫情建可行之言、管用之计、务实之策。
自疫情发生以来,金湾区政协先后就“助力中小微企业摆脱疫情困境”“提升村居疫情防控水平”等问题积极建言,开展“疫情后中小微企业复产帮扶”专题协商。据不完全统计,金湾区政协委员及委员所在企业累计捐赠财物约3700万元。
政协是桥梁纽带,连接着群众,反映着民意。只有离群众近了,才能真切了解群众所盼所想所需。
一方面,金湾区政协坚持“请上来”。如开展“委员接待日”活动,就“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文化产业发展”等课题,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视察,与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深入交流,及时向区政府反馈相关意见建议;依托“委员议事厅”,围绕“微循环交通”等议题开展“专题议政日”活动,聚焦党政工作重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委员提案中反映较多的问题,组织委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议政献策。
另一方面,金湾区政协创新“走下去”,举办“政协委员进社区听取社情民意”活动,组织政协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辖区三灶、红旗、南水、平沙4镇的村、社区,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及时与政府相关部门反馈沟通,并持续跟踪关注意见落实情况。如在开展促进高校毕业生在金湾创业就业协商座谈中,金湾区政协就将相关情况形成报告,有关建议也被转至相关部门研究吸纳。
此外,金湾区政协还聚焦脱贫攻坚,助力帮扶济困,在增进民生福祉上精准发力展现作为。如创新开展“雏鹰助学”行动,从委员捐款中拨出76万元帮助区内部分贫困学生;积极发动委员踊跃参与“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款总额434.06万元,实现委员捐款全参与全覆盖。
新的作为▶▷
围绕中心工作形成对策建议
为营造团结民主氛围,金湾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平台、协商平台、工作平台的作用,广泛凝聚智慧力量,努力绘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最大同心圆。
往届政协委员联谊会的成立成为一大创新,通过把不再担任政协委员仍然心系人民政协事业的往届委员组织起来,继续发挥智囊作用。在丰富方式方法,做大、做好“朋友圈”的基础上,金湾区政协不断健全从党内到党外、从委员到界别群众的凝聚共识工作格局,汇聚各方力量为金湾区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来自各方的团结力量,有力支持了政协的工作。五年来,金湾区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实现部门答复率、提案办理率、委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三个100%,43个(次)单位被评为提案承办先进单位;评选出优秀提案66件、优秀调研成果14篇、履职考核优秀委员141人次。
回顾光辉来路,锚定前行方向。未来五年,是金湾打造珠海市产业中心、交通中心、城市新中心的关键时期。在金湾建区20年基础上,如何乘着珠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东风,走好高质量发展下一程,成为金湾的重要课题。
会上,金湾区政协明确提出,接下来,要打造好协商议政履职尽责的“主引擎”,始终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推进政协履职,准确把握金湾角色和金湾使命,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力开展调研视察、协商议政等工作,形成一批前瞻性强、针对性强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金湾区提出要自觉把政协工作放到全区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进,找准履职着力点、切入点和结合点,努力做到政为民所议,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献,力为民所出,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与自己很亲。
按照目标,金湾区政协要努力建设政治过硬、思想过硬、作风过硬、业务过硬的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队伍,力争做到党委想什么、政协议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协帮什么,群众盼什么、政协呼什么。特别是要突出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提案办理,使提案和调研成果更多地为区委、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撰文:董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