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社科联 打造“流动”社科盛宴画好为民服务同心圆
![]() |
5年来“社科超(夜)市”开展活动47场,直接受益群众万余人。受访者供图 |
![]() |
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宣讲和派发资料的形式,为市民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梁素雅 摄 |
![]() |
“社科超市”的专家们就社保知识、法律知识、家庭教育、《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进行宣传普及,为市民答疑解惑。梁素雅 摄 |
“流动超市”开进基层一线,为群众送上知识盛宴,这样的社科普及宣传活动你见过吗?
自2017年起,清远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下称“清远市社科联”)主办“社科超(夜)市”活动(白天开展即为“社科超市”,夜晚开展即为“社科夜市”),开创全国先例并成为品牌活动。“社科超(夜)市”每期设定不同主题,用接地气的方式宣讲“高大上”的理论,并聚焦群众需求和期盼,开设社保、法律、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知识咨询。
截至目前,“社科超(夜)市”开展活动47场,直接受益群众万余人。锚定“最具广度、最接地气的社科普及品牌”这一目标,“社科超(夜)市”将在内容形式上持续发力,推动社科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农村、进网络,切实打通社科普及“最后一公里”。
苏晨
▶紧贴时事
把社科知识送到群众心里
周末早晨,清远市清城区江滨公园,“社科超市”迎着晨光“开张”了。
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宣讲和派发资料的形式,为市民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此外,还有专家就社保知识、法律知识、家庭教育、《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广东省社会信用条例》等进行宣传普及和答疑解惑。一位市民对特殊病种的报销比例和报销手续存在疑惑,社保专家了解情况后,对他的问题一一作出解答。
据了解,“社科超(夜)市”关注社会热点与群众需求,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并结合群众需求来拟定活动主题。今年以来,“社科超(夜)市”结合时事,每期设定不同的主题,还常态化开设有家庭教育、法律、社保、身心健康、阅读写作、疫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咨询,致力于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
亲子关系、孩子教育是“社科超(夜)市”活动中咨询频率较高的话题。今年以来,“社科超(夜)市”先后围绕《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进行宣讲。
“双减”政策下家长学生如何应对?“双减”针对的校外培训,涉及哪些内容?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后,家长如何“依法带娃”?……活动现场,许多群众驻足围观,纷纷上前咨询有关问题。社科专家耐心解答,为家长们提出加强亲子陪伴、言传身教、平等交流等建议。
今年7月,河南暴雨灾情牵动人心,在此背景下,一场以“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如何自救”为主题的“社科夜市”活动在清新区百步梯举行。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市民对暴雨、台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防御和自救互助能力。
“我觉得这样的宣传活动很有必要,能够提高我们安全意识和灾难发生时自救、互救的能力。”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为此次活动点赞。
▶创新形式
让宣讲更接地气更有人气
开展党史知识和社科知识有奖问答,发放文创产品和社科书籍,邀请歌舞队现场表演助兴……“社科超(夜)市”活动现场,往往是人头攒动,一派热闹景象。
这得益于活动创新宣传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及社会科学知识,走进社区、广场、公园、商场、学校、村居、圩日等群众相对集中的场所摆设摊位,让“高大上”的理论知识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红船精神是什么?”“说出连江口镇的地名由来”……在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社科超市”活动现场,写有党史知识和社科知识问题的字条在咨询台两侧整齐铺开,生动有趣的问答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竞相作答。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为群众发放纸巾、口罩等生活用品和《清远视界》《聪明泉》等社科普及读物。“这里面有很多小故事,每个故事的结尾部分还有社会科学提示,看了有好处。”一名老人主动领取了社科普及读物,开心地说道。
为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今年5月,“社科超市”趁着横荷墟日开进清城区横荷街道横荷社区,邀请社区民警现身说法,面对面向群众讲述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诈骗案例,宣传讲解防范电信诈骗知识,揭露电信诈骗犯罪的作案手法,让群众学习掌握识骗防骗技巧,树立反诈理念,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识别各类诈骗行为的能力。
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社科超(夜)市”更接地气,更聚人气。今年5月,在横荷社区举行的社科超市活动中,一位90岁高龄、有着63年党龄的老党员现场讲起了他经历过的红色故事,说到动情处,眼睛充满了光芒。“通过这样接地气的宣传方式,我们对百年党史有了更全面、更深刻、更透彻的认识和了解,让大家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一名观众说。
“社科普及活动作为一项直接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工作,这就决定了其内容和形式不能高高在上、曲高和寡。”清远市社科联工作人员如是说,“社科超(夜)市”坚持以鲜活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吸引群众参与,进而有效提升市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
▶围绕中心
多措并举讲好清远故事
做好宣讲工作,建立人才队伍是关键。近年来,清远市社科联不断加强与团体会员、广大社科工作者的联系,提高“社科超(夜)市”服务能力,拓展社科联工作覆盖面。
据了解,“社科超(夜)市”邀请律师、作家、家庭教育工作者、社保专家、政策理论宣讲员、疫情防控工作者、反诈骗专业人员、网络科普指导员、家庭理财专家、心理咨询师、礼仪指导师等组成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团队,目前团队有20余人,其中近10人为常驻社科专家。
扩充队伍的同时,一系列整合资源促发展的探索也随之铺开。
例如,清远市社科联加强对清远市家庭教育工作者协会的沟通联系和业务指导,依托该协会“广东省首批人文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的平台优势和各类资源,举办了多场社科普及宣传活动,进一步推动全市社科普及工作社会化、群众化、常态化。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不断丰富‘社科超(夜)市’的内容形式,讲好清远故事。”清远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贤成说到,“社科超(夜)市”将在讲好红色历史、传播生态文明、促进社会治理等方面下功夫。例如,依托清远市家庭教育工作者协会的“妈妈讲师团”探索开展讲党史故事活动,挖掘清远本土的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红色文化代代传承。
在队伍建设方面,清远市社科联将根据活动开展的实际需要,来拓展社科普及志愿者的队伍。当前,清远市社科联正和省职教城高校探索开展交流合作,希望借助高校的平台和资源,培养更多宣讲人才,讲好清远故事。
据了解,清远市社科联将进一步推动“社科超(夜)市”下基层,比如在墟日走进乡镇、夜晚走进社区,通过现场摆设宣传展板,实现社科知识“润物细无声”。清远市社科联还将加大对县域的科普力度,送党的方针政策和社科知识下乡,扩大社科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全民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