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枪炮轰隆处凌空飞架跨海桥
![]() |
从白蕉村兴平山望向远方,博贺湾大桥凌空飞架,远处可见大、小放鸡岛。 刘栋铭 摄 |
红色名片
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西郊的白蕉村位于博贺渔港东面。1939年7月,面对日本侵略军的登陆挑衅,电白军民在白蕉海尾打响了抗击日军的第一枪,同时也打响了南路抗日的第一枪。
此后,受其影响,茂名各地爱国志士纷纷参加抗日活动,涌现出一批批英雄人物。
总长2.2公里的博贺湾跨海大桥,蜿蜒架设在茂名滨海新区电城、博贺两镇间。
地处两镇交界的电城镇白蕉村,位于博贺渔港东面。白蕉村西南的兴平山小山丘海拔仅有30多米,却是千百年来拱卫渔港进港口的要地。
“兴平山古炮台承担着守卫博贺渔港、防备海盗进港的使命。”村干部陈亚洪说的古炮台,如今仅剩几块残石。向海的方向眺望,仍清晰可见大、小放鸡岛。“当年侵华日军的机船正是在这片海域活动被发现。”说话间,陈亚洪朝着两岛间方向指去。
1939年7月,面对日军的登陆挑衅,电白军民在白蕉海尾打响了抗击日军的第一枪,也是南路抗日的第一枪。
80多年,沧海桑田。曾经具有瞭望警戒功能的兴平山,早已被小树林覆盖。站上兴平山,只见博贺湾大桥凌空飞架。千年渔港的进出口和路上交通大动脉在这里交织。
▶▷故地走访
“第一枪”的故事至今仍激励白蕉奋楫争先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日本侵略军开始向南进攻。电白县作为广东南路的沿海县和交通要道,是南侵日军的重点攻击目标。日军占领了电白海面放鸡岛之后,军舰不时游弋于电白港,不断轰炸、炮击和侵扰电白,给电白人民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据电白党史地志办编著的《中国共产党电白历史(第一卷)》记载,1939年7月的一天晚上,月色朦胧,一股日本海军乘坐橡皮艇到电城附近海面挑衅,用机枪扫射沿海渔船。中共电白县中心支部书记、国民兵常备队中尉政治指导员黄秋耘,带领40多人的加强排,潜伏在海滩边的芦苇丛中,等敌艇驶近时,以密集火力射击,封锁海面。敌人见我方有准备,情况不妙,不敢冒然进攻,只好撤走。
“这是电白军民打响抗击日军的第一枪,也是整个广东南路地区打响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这显示出电白人民抗日救国的坚强意志,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电白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吴望星说。
村民说,白蕉海尾附近原来是成片成片的芦苇荡,后来被开采成为盐田,而今这些盐田又演变成一口口养虾塘。
“把白蕉作为登陆首选,实际上是这片海域的地形所决定的。”陈亚洪说,“海图上标注着每处海岸的潮汐时间,而白蕉西面是能行大船的深水良港,东面则是一片浅水滩涂。”
在白蕉“打响电白抗日第一枪”的故事在村民中代代相传。白蕉村党支部副书记黄盛兴记得,2015年采集村史的时候,村中多名老人仍能描绘当晚枪炮轰鸣的情形。
“白蕉村抗击海盗历史悠久,且连续近110年保持端午赛龙舟而远近闻名。听村里老人说,参与这场战斗的还有自告奋勇的白蕉村民,军民合力击退来敌。白蕉村民历来有一股敢于亮剑、敢于搏斗的精气神。”白蕉村党支部书记陈雄亮认为,在白蕉打响南路抗日第一枪不是偶然的。
“‘第一枪’的故事至今仍激励白蕉奋楫争先。我们要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接下来把这段发生在80多年前的红色故事开发成乡土思政课教材。”陈雄亮说。
▶▷历史背景
中共电白县组织在抗日救亡的烽火中恢复重建
由于大革命的失败,广东南路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失去联系。1928年后,中共电白县支部活动一度中断了近十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9月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共电白县组织在抗日救亡的烽火中恢复重建。
史籍记载,1938年12月28日,香港学赈会青年回国服务团第一团,在团长刘谈锋、副团长黄洛思(时名黄秋耘)的带领下,一行26人到达高州。它是在中共广东省东南特委(设在香港)的领导下组织起来的抗日团体,其主要任务是参加抗战宣传,同时建立党组织。
1939年1月,因害怕受到日机和日舰的攻击,电白县政府被迫自电城迁往霞洞大村,县立中学也随迁而来。同月,由服务团副团长黄秋耘,团员袁惠慈(时名张越)等人组成的工作队,到电白抗日游击守备区指挥部工作。黄秋耘担任教导队政治教官,袁惠慈担任教导队教导员。
彼时,日本军舰常到放鸡岛附近电白港游弋寻衅,飞机多次轰炸、扫射沿海的电城、博贺、水东、南海等地。黄秋耘带领电白县国民兵常备队一个加强排40多人,驻扎于电城。于是,才有了当年7月打响南路抗日第一枪的故事。
到了1939年春,中共广东省委派遣周楠(任高雷工委书记)、陆新(又名陆瑜,任高雷工委委员、秘书)等同志到高州筹建高雷工委。3月,中共高雷工委派陆新到电白霞洞,在电师附小代表工委宣布成立中共电白县中心支部委员会,由黄秋耘担任书记,袁惠慈、麦逢德为支委,党员有20多人。这标志着中共电白县组织在抗日救亡的烽火中恢复重建,开始领导电白人民进行抗日救亡运动。
陆新向支委会传达高雷工委对电白工作的指示:一是要到那霍茶山山区调查访问,了解地形,发动群众,掌握社会情况,开展游击战争;二是调查大革命时期保留下来的革命力量和民间武器的情况;三是做好县游击守备区指挥部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
南方日报记者 刘栋铭 通讯员 吴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