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高等教育: 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源泉
■李枭鹰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一个国家打造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奠基石。高校作为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科研主体,在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受我国不同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经济水平、资源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区域间的高校科研活动在水平、数量、规模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平衡的局面。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并寻求改进,章熙春、赵庆年等人在借鉴和吸取国内外既有研究及其成果的基础上,著成《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2月版)一书,详细分析了我国不同省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的特征、变化趋势、现有差距和存在问题,对于认识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书以“省域内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为评价对象,构建了以“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过程”“科技创新结构”“科技创新成果与贡献”为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制定了具体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作者还运用该体系与方法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的静态与动态情况进行了分析。
鉴于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促进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该书重点考察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情况。研究发现,针对空间而言,我国东部地区在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均高于中西部地区,且东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整体上处于劣势状态。从区域高等教育科技资源投入与产出上看,相对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在高等教育资源投入上的增长态势也比较缓慢,且三个地区的增长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而产出方面,三个地区的增长幅度则均较缓慢。围绕研究发现的问题,该书从政策支持、机制保障和模式优化三个角度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一书紧扣“创新”主题,对我国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与细致的分析,指出了我国不同区域间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疏纰与不足,为推动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发展赋予了一定的参考性,对于深入了解我国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的特征与优劣势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此外,该书还为更加科学、方便、直观地评价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具有较高价值和较为完备的评测体系,对于致力研究或想要了解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读者而言,无疑是一部值得深入研读的著作。
作者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