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察177年来首次正式迈出中式步伐
香港警察仪仗队队员表示,成为首批受训教官并参加公演“非常荣幸”![]() |
4月15日是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香港警察仪仗队首次表演中式步操。 新华社发 |
据新华社香港4月18日电 安静已久的观众席突然骚动,当香港警察仪仗队肩扛的旗帜顶端出现在检阅场的入口时,所有人都抱有期待:中式步操即将亮相。
已隐约可见的国旗、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警旗,证明了一点:从升旗礼开始到队列表演,观众将在这里看到由香港警队主持的、纯中国风的队列。——因为中式队列护旗手们手中的旗帜是上肩的;而既往的英式队列,即使升旗,旗帜在升起之前也是手捧入场。
这是香港警察177年历史以来,在正式场合第一次迈出的中式步伐。
英语口令首次改为广东话
4月15日是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也是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的第一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当天由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办的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香港五大纪律部队(警务处、惩教署、海关、消防处、入境处)公开表演中式步操,这是香港回归近24年来的第一次。
上午10时,警察乐队奏响《分列式进行曲》,中式步操表演率先开始。踏着节奏,香港警察仪仗队持枪正步行进到场地中间,数次变化队形,三人一组或六人一行,跟随口令提枪、落枪或旋转手中枪械,动作干净利落,步伐铿锵有力。
除了队列和步伐外,队伍口令也首次由英语改为广东话。在警察乐队中,原来经常出现的风笛手不见踪影。
与香港警队同时举行但在不同场地进行的,是由其他纪律部队进行的队列表演,也是中式步操,发令员用的是普通话。
香港入境事务处表示,他们自1999年起就开始将一些中式步操元素融入会操,包括在表演环节由仪仗队伍演示中式步操,并解释这样的原因是“自回归祖国后,为凸显香港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展现‘一国两制’的精神”。
中式步操“彰显自信和军威”
“步操”是香港人的习惯用词,内地一般称“队列”,指的是排成一个列队或方阵的人群以整齐划一的步伐行进和站立。
在冷兵器时代,军人们以整齐的队伍、统一的动作来应战,步操有较强的实用性。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进,主要用于集体行进、军事礼仪、阅兵等场合。当前,主要军事步操有中式、英式、美式、俄式等,是各个国家和军队形象的生动展现。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步操向来以千人如一、气势磅礴著称,解放军战士“配枪贴胸、昂首正步”的标志性仪仗模式更是深入人心。1997年,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解放军驻港部队三军仪仗队正是使用中式队列护送国旗与特区区旗进入会场。
与其他步操相比,“中式步操更强调整齐划一,训练更加严格,标准更加严苛。动作要求铿锵有力,气势雄壮,彰显自信和军威”,卢宜颂说。
香港警察仪仗队队员、督察潘子安早就在视频上观摩过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和国庆阅兵式,也曾在开放日到解放军驻港部队探过营。他说,中式步操“非常专业,非常精彩”,对于学习中式步操他一直“充满期待”。
首次接受驻港部队教官培训
今年2月底,香港警察学院举行为期12天的中式队列培训班,邀请解放军驻港部队三军仪仗队成员现场教学,进行中式队列培训和交流,受训学员是警务处、入境处、海关、惩教署及消防处的79名步操教官。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解放军教官,“严谨、专业”是学员们的共同感受。79名学员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到身体素质都各不相同,教官们会细心地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但对标准毫不放松,要求细致、严格。
教官们用普通话教学,对于普通话还不过关的学员来说,“需要更加聚精会神,提升专注度”。12天培训下来,卢宜颂的普通话也有了进步。
经过选拔,警队受训学员中的34位学员组成香港警察仪仗队,他们分别来自警察学院、机动部队和辅警支援科等。能成为第一批受训教官并参加首次公开表演,卢宜颂感到“非常荣幸”。“让公众认识中式步操,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加强市民的国家安全意识。”
解放军驻港部队对香港纪律部队进行培训也成为香港社会的热点新闻。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步操不仅仅是队列,它还承载着国家观念和文化认同,有着代表国家的仪式感。
在举办检阅仪式的场地——香港警察学院中,有一个小小的斜坡叫桂河桥。每年的香港警察毕业典礼上,从这个斜坡走出的学员警察,才具备真正的警察资格。
如今,这个斜坡仍然叫桂河桥,但很多事已经有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