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农商银行 践行“勤劳金融” 助力乡村振兴
![]() |
开平农商银行以“勤劳金融”服务乡村,助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开平农商银行供图 |
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开平农商银行专注主业、服务“三农”、民营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勤劳金融”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截至目前,开平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16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27亿元,实现了“持续增长”“一个高于目标”。
推动产业造血
一头生猪可申请2000元贷款
“每头生猪在区块链上也有‘身份证’了,可申请2000元贷款!”日前,开平农商银行发放了江门全市首笔“真猪贷”,并当场为意向客户授信2000万元,助力当地生猪产业发展。“相比之前,每头猪的贷款额度提高了10倍左右。”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真猪贷”是开平农商银行依托省联社的高位推动和科技支撑,创新推出的基于“政府支持+银行信贷+生猪活体+数码身份”风险控制模式的生猪活体抵押信贷产品。
“我行将以‘真猪贷’作为有力抓手,切实启动并持续推进普惠金融户户通,以勤劳金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效。”开平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说。
金融活水来,特色产业兴。不仅有“真猪贷”,开平农商银行充分发挥人民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和“两个货币工具”等政策,加大对辖内种养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为马冈鹅、大沙茶等特色农业产业持续“供血”,助推辖内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开平市某蛋品有限公司是本地一家农业龙头企业,被评为开平市精准扶贫产业投资项目。为支持该企业发展壮大,开平农商银行综合运用“政银保”产品、“支农再贷款”等政策,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该公司通过“公司+贫困户”的模式,带动开平市及周边地区的蛋鸭养殖业及相关行业发展,直接带动养殖户1200多户,间接带动农民800多户,实现帮助贫困户发展或就业,实现产业帮扶,助农增收的社会效益。
金融赋能文旅产业
2亿元授信支持开平市赤坎古镇建设
走进江门开平市赤坎镇,680座极具岭南风格的骑楼,星罗棋布地散布在村落间的碉楼,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参观拍照。
赤坎古镇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至今已有350多年历史,被广东省政府定为文化保护单位。近年来,开平以赤坎古镇项目为龙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打造文物活化保护模式,促进休闲、文化、娱乐、影视、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将赤坎古镇打造为华侨文化展示的窗口平台,以及中国古镇文化旅游新地标。
为进一步深化金融与文化合作,推动地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平农商银行因地制宜,授信2亿元支持开平市赤坎古镇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已投放信贷资金1亿元,余下1亿元将根据项目建设进度继续发放使用。
以赤坎古镇为例,开平农商银行持续改善文化旅游业金融服务,加大对文化旅游行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使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到文化旅游领域。截至2021年2月末,开平农商银行文旅业贷款余额2292.5万元,旅游业贷款余额11422.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