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雪盖上 “被子”
![]() |
雪务攻关团队为比赛场馆附近储存的人造雪盖上了“被子”。 受访者供图 |
近几日,北京白天最高气温达到近20℃。和煦的阳光让京城处处春意盎然,也给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雪务保障工作带来不小的难题。气温升高后,雪上比赛场馆如何“保雪”?
“场馆用上了我们制造储备的人造雪,效果非常好。”北京冬奥会赛事用雪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团队骨干成员、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飞腾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王飞腾介绍,团队成员连日来在雪上比赛场馆进行雪质观测、储雪保雪等工作。在北京冬奥会结束后,团队继续为北京冬残奥会提供保障,确保各项赛事良好运行。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泠汐 实习生 郑涛
人造雪技术国内自研
雪上比赛项目,需要使用一种雪密度较大的“冰状雪”铺设赛道。在国际冰雪赛事中,由于对雪质要求较高,“冰状雪”主要依靠人工造雪获得。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启前,我国在人工造雪、储雪、保雪等关键技术上的研究仍较为薄弱,相关技术被国外垄断。为此,我国科研院所、高校和相关企业2017年共同组建了北京冬奥会赛事用雪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团队(下称“雪务攻关团队”),为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保驾护航。
通过成千上万次的实验,雪务攻关团队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雪务保障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逐一填补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空白。在冬奥组委会场地运行团队和雪务攻关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冬奥会滑雪赛道的雪况获得了国际雪联和各国运动员的称赞。
王飞腾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团队成员继续在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云顶滑雪公园等承办冬残奥会雪上比赛的场馆中忙碌。
冬残奥会开始大规模使用人造雪
“近几日,白天气温越来越高,赛道逐渐变薄、结冰,需要及时补雪、压雪消除安全隐患;夜间气温也普遍超过了0℃,造雪机很难工作,对提前储存的冰状雪需求很高。”王飞腾介绍。
王飞腾介绍,由于北京冬奥会期间气象条件给力,比赛日气温普遍较低,除冬奥组委会场地运行团队每日为比赛补充人造雪外,雪务攻关团队制造、储备的人造雪,是在冬残奥会才开始大规模使用的。
“我们制造、储存的雪,在冬奥会期间较少使用,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冬奥会各项赛事运行良好。最近气温升高了,存在了风险,我们就要主动应对。我们希望研究出来的技术,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同时,这也是一次检验技术可靠性的宝贵机遇。”王飞腾表示。
今年1月,雪务攻关团队为比赛场馆附近储存的人造雪盖上了“被子”——用土工织布加聚氨酯泡沫材料制成的保雪物。利用雪务攻关团队自己开发的储雪堆智能设计系统,他们每3天能够获得一次数据,对“被子”里的人造雪情况了如指掌。
日前,当“被子”被解开,团队成员惊喜地发现,即便在近期外界温度较高的环境下,人造雪雪质依然稳定,符合北京冬残奥会的比赛要求。
“从造雪、储雪到保雪,我们均提出了经济性、实用性较高的方案,最近的使用情况表明,这一方案是经得起冬奥会、冬残奥会这样的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检验的。”王飞腾说。
宝贵数据助力冰雪运动
王飞腾表示,除了保障赛场的“用雪安全”外,雪务攻关团队近期还通过其建立的雪场雪质检测综合观测体系,不断地从赛场收集数据,降低因大风天气、人为因素等带来的风险。
“参赛运动员的安全,是冬残奥会各项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王飞腾说,能有机会用他们研究出来的技术,最大限度保障赛道安全,让每一位运动员都能够安心备赛和比赛,这让他感到十分荣幸。
在王飞腾看来,雪务攻关团队近期最大的收获,正是这些在雪质检验、赛场观测期间收集的数据。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大陆季风性气候举办,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在该气候地区,每年二三月都是冬春季节转换季,温度变化快,大风、沙尘等极端天气多发;在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复杂的山区地形中小环境气候多变,精准气象预报难度大。
“雪务攻关团队近期收集到的第一手数据,就全世界范围内而言都是十分宝贵的。”王飞腾介绍,这给冰雪运动在不同气候地区、不同地理环境下展开,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将有助于探索保护冰川方案
短短几年内,雪务攻关团队在国内人造雪制造、储存,赛场环境监测等领域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在王飞腾看来,团队近年来的工作,有望对我国冰雪运动的普及和相关产业发展带来帮助。
“为了让冰雪运动实现‘南展西扩东进’,有必要从科学出发,解决大众冰雪产业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王飞腾说,我国地域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和气候均有其特点。希望雪务攻关团队的工作能给未来全国各地的冰雪运动发展提供参考。
王飞腾同时表示,雪务攻关团队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科研数据,对我国冰冻圈科研工作同样有借鉴意义。
“最近几天,雪务攻关团队都在同气温升高问题‘奋战’。而在冰川学研究中,气候变暖造成的冰川消融现象也是我们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难题。”王飞腾说,团队近期获得的数据对今后开展科研工作很有意义,有助于为保护我国面积广大的冰川摸索出更为切实有效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