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全力打造中俄人文交流合作旗舰
![]() |
深北莫校园。受访单位供图 |
深情朗诵《月光下的中国》《冬天的早晨》等中俄古今经典;走进俄罗斯戏剧、电影等,深度感受文化和艺术之美;各领域专家带来主题纷呈的知识讲座,畅游科学海洋……9月13日至10月27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下称“深北莫”)首届知识科学文化节精彩上演,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浓郁的科学、文化活动,使学生拓展视野,增强使命感,努力成为中俄知识、科学和文化传播的使者,也向外界诠释着这所大学的使命和担当。
深北莫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下称“莫斯科大学”)三方合作设立,是中俄人文交流合作领域的旗舰项目之一。自成立以来,深北莫以创新为魂,用奋斗筑梦,拔节生长,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师资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取得累累硕果,奋力书写中俄教育科技合作的精彩答卷,为中俄各领域合作与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创新育人模式▶▷
稀缺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结硕果
雄伟的哥特式主楼、闪耀的“深北莫之星”,如今已成为深圳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在深圳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深北莫有着特殊的地位与意义。
作为一所由三方合作创立的大学,深北莫充分发挥两所大学的学科优势和深圳的区位优势,以建设独具特色的世界一流国际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目标,致力于培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俄战略协作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深北莫人深耕三方办学合作发展沃土,坚持‘立德为本、文化为魂、学术为基、实践为源’人才培养理念,建立‘文化润育、科学教育、创新实践’三位一体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崇德明理、笃学精工、博文友爱、创新协作、担当使命,通晓中俄文化、掌握中俄英三语、精通专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深北莫校长李和章说。
深北莫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设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写入章程,设立党委、纪委及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已培养发展99名学生党员,50%以上中国籍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同时,将思政课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开展各类思政教育主题活动,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获得深圳市思政教育示范校、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等荣誉奖项。
六年砥砺奋进,深北莫已建立起从本科到博士的多层次学历教育体系,并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目前设有7个系、3个教学中心,开设9个本科专业,11个硕士专业(方向),2个博士学科,涵盖理、工、经、文、管、法6个学科门类。2021年进入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4个学科入选省重点建设学科;2020—2021年4个本科专业先后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选择深北莫是我迄今做的最正确的决定。”深北莫2021届本科毕业生、目前在香港大学攻读硕士的刘心慧说,深北莫构建的一套既严格又包容,且国际化的培养体系让她受益匪浅。
得益于独特、严谨、创新的培养模式,大批学生在深北莫成长成才:2021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2021年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22年全国高校经济学综合博弈实验竞赛一等奖等各类学科竞赛奖等154项奖项;5名本科生在Q1国际期刊发表5篇学术论文。
深北莫学子以高质量的升学率和就业率,向社会交出优异答卷。深北莫两届208名中国籍本科毕业生中,185人考取莫斯科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清华、北大、北外、上外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升学深造,96名首届中国籍本科毕业生中有40人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占总人数41%。选择就业的17人,就职于华为、字节跳动、中国建筑、中国银行、毕马威等知名企业和事业单位。
做实发展内涵▶▷
服务国家及区域创新发展显潜力
“深圳是一个创意从诞生到实现产业化的速度最快的地方,能探索一种能激发人的创新创造、进取精神的全新机制,能吸引全世界乐于创新的优秀人才。”深北莫第一副校长谢·米·沙赫赖说。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师资。
经过六年的发展,深北莫已组建由俄罗斯知名学者、国际学术大师领衔的高层次学术团队,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学术卓越、结构合理的一流国际化师资队伍。84%的教师具有博士学历,75%以上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外籍院士8名,全球2%顶尖科学家1名,“国家青千”2名。俄籍教师占学校教师人数的50%以上,其中莫斯科大学选派330人,全球招聘118人,生师比小于10:1。
一流大学和一流城市相互支撑。
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所需,深北莫目前已建成应用纳米光子学平台、分布式智慧能源产业应用实验室、航空内燃机性能实验室、集群智能国际创新实验室、先进互联与异质集成实验室、新型电池材料研发实验室、智能无人系统联合实验室、智能制造实验室等8个科创平台,设立计算数学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前沿交叉技术研究中心、中俄法学比较研究中心(深圳市社科重点基地)。正在推进化学与材料联合研究中心、放射化学与放射生态学科研教学中心、现代生物学前沿科学联合研究中心、欧亚研究中心、中俄教育比较研究中心等基础学科研究、技术创新及人文社科平台建设。
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协同再造与深度融合下,近些年深北莫呈现强劲发展,2019年学校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年首次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即有8个项目获得资助。数学系张晔教授获得2022国际数学家大会柯瓦列夫斯卡娅奖,教师人均发表SCI论文约1篇。深北莫还与华为、中广核研究院、科大讯飞、厦门火炬集团等诸多名企建立合作,联合开展科研合作及人才培养等。
坚持开放办学▶▷
中俄文化教育科技共融合
“在深北莫,我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口。”深北莫2018级本科生、2022级硕士研究生邝淑茹说,丰富的中俄文化交流活动让她学会读懂世界,也助力她更好地追寻理想,实现价值。
从俄罗斯传统“知识节”,到定期举办的“莫大院士大讲堂”“俄罗斯茶”等数十项中俄学术、文化交流活动;从2021年9月成为文博会唯一高校分会场,以“印象俄罗斯”为主题开展12大板块27项活动,到常设“中共六大”“留苏百年”“俄罗斯油画”等主题展览……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俄优秀文化,当好中俄文化传播使者,助力中俄合作交流。
近两年,深北莫还承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材料专题研讨会、上合组织青年科技创新论坛平行论坛,举办“探索与合作”中俄数学研讨会、反演问题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国际会议、“罗蒙诺索夫”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等20余场国际学术会议,助力中国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
建校以来,俄罗斯政界、教育界、体育界、企业界20余个代表团来访。同时,还与俄罗斯鲍曼技术大学、俄罗斯联邦政府金融大学、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俄罗斯系统金融股份公司等10多所著名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设立俄语测试中心、汉语考试考点,组织对外俄语水平等级考试、汉语水平考试。
深北莫不负众望,成为中俄文化、教育及科技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化中俄教育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积极贡献。
南海之滨,六年光阴,见证了深北莫这所志存高远、别具特色大学的诞生与奋进历程,也让其拥有了追求发展“更快、更强”的底气。面向未来,深北莫将胸怀“国之大者”,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锚定建成独具特色世界一流国际化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和“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重要高地。
撰文:孙颖 沈泓涵
- 上一篇:
坚持党建引领 厚植百姓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