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奥碳纤维:
铺就万吨级产线 锻造“新材料之王”
大丝束碳纤维材料破炉而出时一身黑亮,它以不到钢材料1/4的比重,达到了钢材料7至9倍的强度,且具有耐腐蚀特性,被称为“新材料之王”,也被称为“黑黄金”。
一度受制于外国的大丝束碳纤维,去年在中国石化上海石化成功规模化生产。支撑其量产的整线装备,由广州赛奥碳纤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赛奥碳纤维”)提供。这是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的第一套国产线。
“要做芯片首先要有光刻机。碳纤维领域亦然,没有核心装备,同样谈不上生产碳纤维。”赛奥碳纤维董事长乔荫春介绍,企业历经17年发展,从局部的技术改造、装备提供,逐步为世界500强打造整线装备。
炉子不简单
让国民用得起“黑黄金”
2022北京冬奥会的赛道上,搭载运动员的全碳纤维雪橇车,由赛奥碳纤维参与研制。碳纤维材料不仅具有耐高低温的性能,其轻质高强的特点还可以减轻雪车重量,并保护运动员不会在撞车事故中受伤。
“低调奢华”的碳纤维材料,正在走向千家万户。风电装备、储气气瓶、运动器材、飞机机身等,都跟碳纤维密切关联。然而,作为一种新材料,碳纤维的价格目前较为昂贵,很多领域中只供高端应用。
攻克碳纤维材料的“降成本”问题,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作为新材料的装备制造方,就承担了这种职责:优化工艺生产碳纤维,让更多领域用得起‘黑黄金’。”乔荫春说。
上海石化投产的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国产线,是我国碳纤维生产成功走向规模化和关键装备国产化的重要倚赖。业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该条产线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可达1.2万吨/年大丝束碳纤维产能。
生产48K大丝束碳纤维需要特殊的工艺。而创新工艺的前提是需要创新设备,其间就要用到多项新技术。作为产线承制方,赛奥碳纤维在多个方面创新突破,让氧化炉、碳化炉等基本工具变得“不简单”。
例如,氧化炉是原丝化学反应的反应器,独特的中央到两端的吹风方式是流场均匀的必备条件,赛奥碳纤维借助计算机流体仿真技术,对装备的风速进行了一遍遍的精细调整和测量。大丝束预氧丝的连接,是产线连续运行的必要条件,赛奥碳纤维将纤维头尾之间连接,连接力达到纤维工艺张力的80%,保证了纤维连接部位能够安全可靠地通过氧化炉、碳化炉。此外,低温碳化炉可在最高1000℃的情况下,拥有10年使用寿命。
巨头供应商
核心“知产”赋能办大事
“初入这个领域时,我们也是两眼一抹黑。这些年,我们不断和碳纤维企业合作,一点点做起来。”乔荫春回忆道,“我们从小项目起步做材料装备的服务,一方面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也建立了客户对我们的认知。”
发展过程中,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攻关,赛奥碳纤维特别注重借助政府、高校资源的力量,筑牢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护城河”。这涉及大量科研投入。
近年来,赛奥碳纤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高企也是科技型企业最具含金量的荣誉之一。同时,赛奥碳纤维先后获得了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广州开发区政府部门从数十万到数百万元不等的资金扶持。
“高企在申报其他科技项目或政府扶持资金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众多政策性如资金扶持、贷款等参评条件之一。”乔荫春介绍,此外,企业认定为高企,可以促进企业转型,强化自主创新,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实现企业市场价值跃升。
如今,在业界小有名气的赛奥碳纤维希望进一步将知识产权变现,并谋划上市。该企业参与了由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支持和指导,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承接落地的“知识产权助力科创企业上市”项目,该项目通过一对一精准对接,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量身定制”奠定了基础。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这类中小企业必须掌握有核心知识产权。”乔荫春说,知识产权是评价企业科创属性的指标,也是企业无形的资产。“通过参加知识产权助力科创企业上市项目,我们不仅做好了专利保护,规避对手的竞争、模仿,还实现了从个体化的专利申请向搭建系统化知识产权体系的跃升。”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科创属性评价
一、研发成果
公司研发了氧化炉、叠丝机、高低温碳化炉等碳纤维生产线的关键装备,技术水平实现“并跑”甚至“领跑”。高性能纤维收卷装置可以实现进口替代。
二、核心竞争力
公司专注于碳纤维碳化整套装备的研发与制造,是目前国内具有核心优势的成套设备供应商。
三、产业市场
企业所在行业为蓝海,高质量的碳纤维碳化整套装备行业现处于健康发展阶段,尚未进入红海竞争。
- 上一篇:
“高企帮”为科企成长全方位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