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科学最高峰 争当创新主力军
光明科学城集中布局了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图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
光明科学城科研院所人才已突破4900人。图为深圳湾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开展实验。 |
从开展基础性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科研重器,到莘莘学子逐梦未来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筹)等研究型高校;从科研人才一头扎进创新海洋的深圳湾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到“楼上创新 楼下创业”的转化载体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光明科学城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布局最集中、创新动能汇聚最迅速、综合创新投入力度最大的区域。
光明科学城是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正日益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重要节点。
以大格局大视野谋划大未来,以大担当大梦想推动大时代。5年来,光明区勇担国家科技自立自强重大使命,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为总目标、总龙头、总牵引,奋力谱写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新篇章。截至目前,光明科学城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超500亿元,其中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等一批重大科研载体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20余支院士团队汇聚光明,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攻关任务148项,“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在全国推广,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升至7.6%。
今天的光明,乘着科技自立自强的东风,全方位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正将光明科学城打造成为全市重要的新发展动能,正以最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科技前沿,向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之城”攀登前行。
撰文:柳艳 受访单位供图
铸造科学重器 提供攻坚利器
作为光明科学城大规划中首个落地的土建项目,光明生命科学园项目具有标志性意义。最近,光明生命科学园项目即将迎来入驻的大喜事。该项目以建设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设施为核心任务。合成生物研究设施是全球首个能大规模、自动化、高通量开展合成生物技术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是全球唯一大规模、多物种、一站式的脑疾病动物模型平台和共享技术资源库。
“大科学装置将吸引更多港澳乃至全球科研人员在大湾区开展科技创新。”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刘陈立说,如果把合成生物研究比作劳动密集型的人工作业,有了大科学装置,就可以实现大规模自动化生产。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被称为大科学装置,是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利器,在我国的科技布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我国诸多重大成果的突破和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集中布局了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其中包括9大科学装置、11个科研平台、2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所省实验室。目前,大科学装置建设稳步推进。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设施正开展设备联调联试,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鹏城云脑Ⅲ开工建设。其中,鹏城云脑Ⅲ由鹏城实验室牵头,旨在建设面向新一代智能网络通信研究的大科学装置,于2022年12月10日开工建设。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由深圳超算中心牵头,旨在建设通用算力达2E flops的新一代E级超级计算机,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有力支撑,项目已于2022年11月14日开工建设。
这些大科学装置将既与学术界共享,又对产业界开放,将为企业联动科研院校、共建创新联合体、攻坚关键技术提供非常稀缺的“科学重器”。例如,材料基因组设施能利用人工智能的先进算法快速预测、优选出具有目标性能的新材料;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设施可通过构建深空、深海、辐照等极端使役环境,进行新材料、新器件、新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精准医学影像设施可实现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多模态成像。
引入大院大所 培育创新生态
“科研需要提供稳定的保障,让一部分人能够安心进行科学研究,做更具有原创性、引领性的探索。在新研究机构里,可以参与文化塑造,使其成为一个促进创新的土壤。”深圳湾实验室系统与物理生物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副所长周耀旗说。
周耀旗所在深圳湾实验室,正是一家科研氛围浓厚、科研体制创新的新型科研机构。2019年,深圳湾实验室成立,以IT+BT融合为特色,围绕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在疾病预测、药物开发、医学影像、辅助诊疗等领域开展基础性、原创性研究;联合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医院、学术机构医药企业和社会资本,实现技术与产业全面对接,开辟新药研发的新赛道,力争成为粤港澳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引擎。
经过4年的建设发展,实验室在人才引进、科研攻关、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目前,深圳湾实验室在职1300多人、全职900多人,拥有科研团队近百个,科研及技术人员占比超90%;基础科研能力持续增强,申请专利近200件,实验室团队自主研发分子科学计算软件,填补了国内自主开发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的空白;布局研发管线近30个,在研代表性项目中一类新药占比90%;建立开放共享机制,已支持200余家单位开展科研工作。
随着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南科大光明高等研究院等一批实力雄厚科研机构的加盟,光明科学城创新动能蓬勃有力,创新人才星光璀璨。目前,光明科学城已汇聚20余支院士团队,各领域高层次人才突破1700人、科研院所人才突破4900人。
攻坚克难,光明担当。光明科学城主动承接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攻关任务148项,承接全国首个部市联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参与中国脑计划重大课题,开发国内首个计算软件分子模拟库,成功突破活细胞转录组测序、免疫印迹成像系统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为了护航科学城建设,制度基础“四梁八柱”也已基本确立。《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深圳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全面实施,《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加快立法。深圳市光明科学城发展建设有限公司正式运作,这标志着大科学装置“投建运转”机制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探路科研经济 抢滩未来赛道
今天的光明,随着创新资源的加速集聚,科学和产业双向奔赴,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走出了一条科研经济快速崛起的发展新路,正加快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基因测序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底层技术。测序仪是整个基因测序产业最为上游、核心的仪器设备。成立于2020年10月的深圳赛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赛陆医疗”),不到3年已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通量测序仪,突破垄断实现量产和商用,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超分辨荧光成像技术开发出全球首款超分辨空间组学平台。目前,企业已建成8000平方米研发和设备产线,团队规模超12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70%。赛陆医疗创始人、CEO赵陆洋介绍:“对于测序仪和空间组学产品的开发,我们的出发点从来不是做Me too,而是希望通过自身的主动创新开发出First in class的新产品。”
光明科学城已经吸引、培育了一大批像赛陆医疗这样具有核心技术、高成长性的产业“竞跑者”。
截至目前,光明区合成生物领域企业共50家,其中已认定合成生物企业2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合成生物领域企业总估值183.5亿元,增长51.34%;获得融资8.39亿元,增长75.87%;研发投入达3.08亿元,增长114.97%。赛桥生物、赛陆医疗、诚致生物、厚存纳米等6家公司估值超10亿元。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安一硕认为,之所以能够出现这一现象级格局,是因为深圳为推动我国合成生物科学高质量发展,推出了包括建成全球首个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布国内首个部市联动重点研发计划、创设国内首个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设立全球首个合成生物学院等等重要举措。
据了解,光明区在全国率先推出未来产业“1+2”专项政策,出台合成生物三年行动计划;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认定特色产业园22个;成功设立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光明科学城专区,国内首发新型显示、合成生物领域专利导航报告;落地全市首批产业发展基金、100亿元科技金融专项,发布科技金融产品65个;全区孵化集聚未来产业企业超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18家、国高企业1911家,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45亿元。
光明科学城以特有的专项政策、中试平台、特色园区、科技金融,全方位加速科技成果“沿途下蛋”,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让“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在全国推广。
时代浪潮奔涌,创新永不止步。光明科学城将紧紧围绕科学这一核心要素,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带动城市能级全面提升,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探索新路、走在前列。
■数读
◎光明科学城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超500亿元。
◎规划建设12.7平方公里科学装置集聚区,集中布局了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其中包括9大科学装置、11个科研平台、2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所省实验室,在建和运营重大科技创新载体达14个。
◎已汇聚20余支院士团队,各领域高层次人才突破1700人,科研院所人才突破4900人。
◎主动承接国家、省级重大科技攻关任务148项,获得市级及以上科技奖项38项,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共达3549件。
◎落地全市首批产业发展基金、100亿元科技金融专项,发布科技金融产品65个。
◎全区孵化集聚未来产业企业超8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918家,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45亿元。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升至7.6%。
■一线案例
楼上创新 楼下创业
光明创新创业综合体快速崛起
最近,微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微新生物”)完成了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微新生物成立于2022年6月,是一家由海归青年科学家与风险投资机构高管联合创立的生物科技公司,公司致力于通过整合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技术,打造数据驱动的微生物组工程平台,研发促进农作物、动物和人体健康的功能微生物及生物活性物质,为农业、碳中和、大健康等领域提供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
目前,微新生物已经入驻深圳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下称“创新中心”),未来,依托于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下称“合成生物大设施”)的高通量、标准化、自动化实验平台,公司科研创新的产业转化效率也有望大幅提高。
跟微新生物发展紧密关联的两个载体——创新中心和合成生物大设施,相隔不过5分钟车程距离。
创新中心是在深圳市发改委的支持下,由光明区政府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下称“合成院”)具体牵头建设的创新创业平台,重点布局了材料与能源,合成生物产业配套,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基因合成组装、DNA存储与生物计算,医疗健康,诊断、检测设备与技术等9大产业赛道。
而在光明生命科学园内,合成生物大设施平台内多台功能岛已进入联机调试阶段,为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合成生物大设施不仅面向科学用户,同时也面向企业用户开放,犹如强磁场,源源不断地吸引着科研端及产业端的合作者们。
创新中心依托合成生物大设施和合成院输出的科研成果组织开展技术合作,通过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基础设施和高端共享实验室设备等,为企业实现“拎包入驻”,吸引了大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初创企业入驻。
全国首创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架起了科研服务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双向车道”,为破解科研成果转化难闯出了一条新路。楼上科研应用研究,楼下产业孵化聚集,穿白大褂的和穿西装的在一栋楼,在电梯间就可能解决一个技术问题,随时就能碰撞出创新火花。这种高效精准的转化模式,一经推出就引发科研和产业界热切关注,并被国家发改委列入47条“深圳经验”推广清单。
截至目前,创新中心已落户了合成院自有技术孵化的企业12家,占深圳近3年成立的合成生物学企业的18%,吸引落地合成生物初创企业36家,已成合成生物产业集聚之势。
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楼上创新 楼下创业”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在光明科学城已成燎原之势。在位于深圳理工大学(筹)明珠校区的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深圳先进院脑所所长、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院长王立平正带领深圳脑科学团队努力开辟新的赛道。这是全国第一个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通过“楼上楼下+左邻右里”的融合创新模式,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
该创新中心以“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题”为出发点,围绕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产业转化的关键痛点,搭建了11个企业共享技术平台,打造“沿途下蛋+聚集效应”的产业发展生态,努力建成国家级脑与健康产业的创新高地。
自2022年建成以来,已吸引超过30家企业落地光明区,孵化项目60余个,估值超百亿元,近7万平方米的空间已全部入驻企业,切实帮助多家入驻企业成功对接临床、客户、供应商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为企业提供了多项专业的科学验证与技术研发支持,在短时间内跑出了产业集聚效应。
“以脑科学为代表的基础研究正成为大湾区协同创新的新平台,我们将进一步整合大湾区的科创资源和人才资源,实现学术研究与产业转化‘双轮驱动’。”王立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