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广东创作更多精品力作
■蒋述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为全党上下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学工作者以学铸魂、知行合一,彰显文学的时代力量指明了方向。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新征程上,文学工作者要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号角,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洞察历史、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勇于回答时代课题,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在新征程上努力奋斗、创造奇迹的优秀作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坚忍不拔,用双手和智慧取得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用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便是中国共产党所把握的历史主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所树立起来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此深刻认识,我们才更能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进行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总书记指出:“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离开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再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也是苍白无力的。”文学要彰显时代的力量,必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以优秀的艺术形式,用心、用情、用力去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反映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描写祖国壮丽秀美的河山,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实践,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这便是在文学领域开展主题教育的主要目标任务。
扎根广东现代化建设实践努力创作更多精品力作
这次的主题教育要求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强调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把学习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具体到广东文学界,我们要切实把学习同高质量发展广东文学的工作结合起来,真正把学习热情转化为推动广东文学事业发展的动力。
新时代广东文学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中,处于广东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之中,处于奋力实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新使命新任务的努力奋斗中,要好好研究推动广东文学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解决方案,拿出行动措施,改进文学的发展生态,创作出人民满意的精品佳作。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奋斗者和创造者。广东百年来的历史是中国追求现代化的缩影,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者为了中国的独立自由、民族解放和现代化的发展,呕心沥血,奋勇献身。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上演了更为波澜壮阔的历史壮举,创造出令人瞩目的骄人成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并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广东作家必须扎根于人民之中,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去,用全部身心去体会广东人民创造历史的丰功伟绩,感受他们的生命光彩,记录他们所创造的辉煌史诗,为时代和人民塑造出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创作要“上去”,作家就必须“下去”,在深扎之中获得无穷的创作源泉,这应该成为作家创作的必然途径。
从中国追求现代化的进程看,中国人民在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以前所未有的智慧和力量,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经济总量居全球第二的快速发展奇迹,而且还保持着社会的长期稳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的成果,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度提升,成为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典范。面对历史的巨大变化,社会的巨大进步,以及人们精神世界的活跃与丰富多彩,作家要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与时代同行共进,就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社会是一本大书,只有真正读懂、读透社会这本大书,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的重要指示,在社会中学习、锻炼,提高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提高文学创作上的视野广度、精神力度和思想深度。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中,要做到知行合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并贯彻于创作的实践过程之中。真正读懂、读透社会这本大书,作家需要有更为博大的胸怀、深邃的视野,要胸怀“国之大者”,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本质要求出发,去描写新时代的“超级工程”“山乡巨变”,反映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卓越贡献,也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创作出全景式展现人民生活的新的“人世间”“平凡的世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过程,是人间最伟大的史诗,也是向世界展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壮阔而斑斓的最好素材,文学家千万不能错过,要不断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多彩的奋斗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地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自然,在讲好中国故事、强化艺术创新方面,文学家更要找准差距、加强艺术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我们要努力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上创新,要结合科技的发展、技术的革新来拓宽文学空间,使文学创作呈现出更有内涵、更有审美韵味的新境界。守正创新,一方面需要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艺术与审美的养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传承下来,并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为文化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在艺术原创性上下大力气,找到更有效、也更适合时代发展和自身需要的艺术手段,增强作品的独特性和标识性。创新是文学的生命,而贯穿其中的生命线是不断提高作品的质量,这就必须做到从选材到人物塑造,再到思想提炼以及艺术传达,都要有自己的独创,既要学习前贤的优秀经验,又要有超越前人的勇气和能力,有敢于突破自我的自信。讲好中国故事,靠的就是创新与突破,文学杰作往往都是极富创造性和强烈个性的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不仅将为人类贡献新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而且将把自己在文化创新创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献给世界。”这就需要文学家既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又能在文学作品中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反映出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和审美价值,还能符合世界文学进步的潮流,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守正创新就是要在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创造出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学杰作。
作者系第二届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 上一篇:
在主题教育中锤炼过硬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