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顾益康建议广东:
实施强村富民集成改革
加快推进共同富裕
![]() |
顾益康。 南方日报记者 梁钜聪 摄 |
“广东应当把‘百县富强、千镇振兴、万村共富、全域和美’作为‘百千万工程’的奋斗目标。”日前,浙江省委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顾益康在参加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专家咨询座谈会期间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
顾益康建议,广东要大胆迈出强村富民集成改革的新步伐,抱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大力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广东有这个条件,可以把‘建设美丽乡村、经营美丽乡村、共享美丽乡村’三步并成一步走。在此基础上向‘富丽乡村’迭代升级,推动村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单元。”
建设百县富强、千镇振兴、
万村共富、全域和美
南方日报:日前召开的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再次强调,要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您觉得广东应该如何推进县镇村高质量发展?
顾益康:我认为,广东应当把“百县富强、千镇振兴、万村共富、全域和美”作为“百千万工程”的奋斗目标。
“百县富强”,要做强做大县域经济,提升县城承载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迭代升级。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作为“百千万工程”总战略,以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解决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千镇振兴”,就是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在乡村振兴中的主载体、主平台、主阵地作用。镇,是联通城乡和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重要节点。通过积极推进扩权强镇改革,破除乡镇体制机制上的发展障碍,为特色小镇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建议可以设立镇一级的强村公司,采用该乡镇全部的村经济合作社联合参股的形式。
“万村共富”,要大力推进“富丽乡村”建设,农民都有致富的强烈愿望。广东有这个条件,可以把“建设美丽乡村、经营美丽乡村、共享美丽乡村”三步并成一步走,在此基础上向“富丽乡村”迭代升级。把村推进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单元,建议广东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村一级的强村公司。
“全域和美”,就是要通过“百千万工程”实施,使广东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明显缩小,实现全省域的城乡共同繁荣、城乡共同富裕、城乡美美与共。
南方日报: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刚起步,您认为重点应该避免哪些问题?
顾益康:首先,要避免急功近利、虎头蛇尾,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其次,要避免千镇一面、万村一面,不能只推广一种成功模式,而应因镇施策、因村施策,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最后,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总的来说,广东“百千万工程”要做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农民有劲”,更高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山城融合,是“百千万工程”
体制机制创新的最大特色
南方日报:对于“百千万工程”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您有哪些建议?广东如何发挥好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
顾益康:对广东而言,繁荣发达的粤港澳大湾区是“海”,发展相对滞后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则是“山”。从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我认为要把深化山海协作、推进山城融合,作为“百千万工程”体制机制创新的最大特色。
一方面,要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旧体制、旧观念束缚,按照建设“田园城市”的新理念,把城市功能拓展到城郊农村和山区,使之成为生态商务区、生态农旅区、生态康养区等生态型绿色新城区;另一方面,要顺应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双向互动的新趋势,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山城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和山区的双向带动力,加快进城农民市民化、培育新型农民工的同时,培养一批乡村经营和乡村运行的人才队伍,引导年轻人和新乡贤回乡创业。
此外,广东还可以通过“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促进城市人才、资本、产业、消费流动,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强有力的带动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弥补粤东粤西粤北的距离劣势,形成良性双向流动。
南方日报:在农村人才培育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顾益康:乡村振兴,核心是人才振兴。现在最缺乏的是乡村经营、运行的人才。我认为,广东可以借鉴浙江“两进两回”行动,即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首先,要培养一批敢创敢闯的乡村青年CEO,积极引进乡村规划师、品牌运营团队等专业力量,通过配套的人才政策,为大学生开辟回乡创业就业新路径,推动“村村都有科技特派员”向“村村都有CEO”转变;其次,要扶持培育乡村“领头雁”,挑选一批既有经营头脑又有奉献精神、既自己先富又带领大家共富的人才,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再次,要建立和完善乡村工匠培育机制,培育一支服务乡村振兴的乡村工匠人才队伍。
目前,我们正在与腾讯、广州乡村振兴基金会以及广东农业农村部门一起谋划成立广东乡村经营研究院,培养乡村CEO、乡村经营师,为广东“百千万工程”注入新活力。
实施强村富民集成改革
加快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南方日报:对于广东推进共同富裕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顾益康: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我建议广东要大胆迈出强村富民集成改革的新步伐,具体可以从六个方向出发。
第一,发挥农民集体所有资源优势,走强村富民新路子。找准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把农民集体资源变资本、变资产,以股份合作制为重要形式,与国有资本、社会资本进行合作生产开发,大力发展美丽经济。
第二,深化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通过股份合作制改革,明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产权,在经营管理上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委托有经营才能的人来经营集体资产,确保集体资产快速增值和保值。
第三,走联合发展之路,抱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由经济强村结对帮扶经济薄弱村,将合作联合参股的发展项目经营红利返回给经济薄弱村分红。也可以由乡镇政府牵头,乡镇多个村联合组建强村富民公司,还可以依托经济发达的城镇共建“飞地产业园”等路径,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
第四,充分发挥集体统一服务优越性,构建新型双层经营体制。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村经济合作社联合社,并加入到县市区的农合联组织中去,使农业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合作联合服务体系功能得到全面完善。
第五,出台特别扶持政策,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从财政扶持、土地政策、项目支持、结对帮扶、体制改革等方面为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第六,强化村庄品牌化运营,探索“一村一品”特色化发展新路子。组建美丽乡村运营的专业团队,盘活集体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打响绿色农业村、红色旅游村、蓝色渔乐村、古色古香历史文化村等特色村品牌。
南方日报记者 彭琳 实习生 方雯秀
专家简介
顾益康 浙江省委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浙江省委省政府农办原副主任,是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三农”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 下一篇:
探索农业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