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扶 青
在11月8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透露,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达到第1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大国地位牢固确立。
科技集群是指发明人和科学作者密度最高的地理区域,其形成和发展往往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推动。去年,中国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首次和美国一样多,为21个,前年为19个。而在今年,中国的集群数量已经达到24个,第一次超过美国。其中,深圳—香港—广州、北京、上海—苏州三个科技集群位列全球前五位,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引擎。
这是我国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有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我国全方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高价值知识产权拥有量大幅增加。截至2023年9月,我国有效发明专利和商标拥有量分别达到480.5万件、4512.2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这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源头活水,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与此同时,我国知识产权还面临一些不足。
“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客观存在。专利所有权是知识产权最重要的载体,从形式上看,主要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目前,我国专利申请增长很快、发展强劲,但某种程度上还面临着“量多质低”的尴尬局面,在核心零部件技术、行业共性技术、未来超前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仍然存在差距。对此,要聚焦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形成一批高价值知识产权,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赢得竞争、制胜未来。
专利转化运用力度不足。知识产权要为生产力服务,只有和市场紧密结合,知识产权才能最终转化成生产力。目前来看,知识产权运用存在“两难”局面:一方面,高校院所不少专利亟待转化;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又面临技术缺失的难题。这直接指向的是科技创新存在产学研脱节、成果转化夹生等现象。对此,必须面向产业发展,建立知识产权与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强链护链的能力,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主要体现为法律制度完善跟不上发展需要、保护效果与社会期待有差距、代理行业监管自律仍需加强、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工作比较薄弱等问题。比如,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逐渐应用,要求我们要及时修订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填补知识产权立法空白;针对知识产权领域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碰瓷式维权”等行为,强调要强化知识产权的全链条保护,特别是源头保护;面对侵权盗版行为,要持续加强数字领域新业态版权保护工作;目前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频发,我们要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国际合作,妥善应对知识产权国际争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总之,要全方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的活力和潜能,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上一篇:
奋力推动广东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 下一篇:
与中华白海豚为邻
更应守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