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嘉禾街成立十周年
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城市中心
如今的嘉禾街,城市面貌已焕然一新。受访者供图 |
魅视智能分布式产业中心是广州移动互联网产业园首座总部大厦。受访者供图 |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春华秋实。
2月28日上午,“砥砺十载风正劲 奋楫嘉禾万事兴”——嘉禾街举行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2014年2月,因应白云区行政区划调整,嘉禾街挂牌成立。
十年来,嘉禾街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经济飞跃硕果累累、城市蝶变换了新颜、智慧赋能治理创新、民生福祉大幅提升……用实干和担当书写了一段段“黄金十年”的精彩篇章。
时间镌刻辉煌,奋斗成就永恒。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嘉禾街正开启属于自己的“铂金十年”。这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延续,更是一个质量的升华。
这个位于白云区版图几何中心的年轻街道,正全力抢抓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自身优势,创新发展思路,完善治理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向好,加速铸造高质量发展城市中心,努力打造成为白云区乃至广州市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南方日报记者 谭超
经济腾飞▶▷
创新驱动,十年硕果挂满枝
这是经济发展硕果累累的十年。
十年间,嘉禾街经济总量连年递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较2014年增长427%。新质生产力为嘉禾地区带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
在白云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嘉禾街立足自身区位优势,瞄准新兴产业发展,引进以魅视电子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企业,培育出“十四五”开局以来白云区数字经济领域新招商企业中首家实现主板上市的公司,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助力白云持续做大做强“6+6”现代产业集群。
嘉禾街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高新技术企业64家,四上企业总数从2014年底的39家增加到2023年底的127家,增长226%。培育产值(销售额/营收)超亿元企业17家,超十亿元企业1家。
传统产业发展提质升级,嘉禾成立了化妆品专委会,强化白云美湾检测大厦的“虹吸效应”,培育生物医药企业5家、化妆品企业29家,推动健康美丽产业由“大体量”向“高质量”转型。建成全国首家由农业农村部授牌的中国国际预制菜展示体验中心,抢抓发展“新赛道”。
重点项目跑出“加速度”,广州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白云智慧城、白云新城嘉禾望岗商务核心区三大产业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先后引进魅视电子、广东海润、厦门国贸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入驻。截至目前,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已建成面积12万平方米,2个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白云智慧城3个地块完成出让并陆续进入施工阶段。
城市蝶变▶▷
迭代焕新,风华正茂展新颜
这是城市面貌焕新蝶变的十年。
近年来,嘉禾望岗地铁站因象征青春的相遇分离而“出圈”,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活跃的人气带来了蓬勃的朝气、兴旺的财气。其实嘉禾地区由交通枢纽优势带来的发展机遇早已有迹可循。2019年,随着广州地铁14号线开通,嘉禾望岗站成为全市首个“三线交汇”地铁站,客流量长期位居全市前三。同年,城市交通“主动脉”空港大道二期正式落成通车,嘉禾地区和白云新城核心区域来往更加便捷,辖内“四横两纵”的主干道交通路网正式形成。
除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在广州市中心城区拥有充足的土地资源也是该街吸引优质企业落户的重要因素。“十三五”以来,嘉禾街完成土地储备面积超2500亩,广州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白云新城嘉禾望岗商务核心区、白云智慧城项目沿空港大道南北排列分布,共同形成创新智慧产业和总部经济功能集聚区,地区发展前景广阔。
如今的嘉禾,相比早年间典型的“城中村”形态,城市环境早已焕然一新。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团结带领下,嘉禾街对“两违”建设较真碰硬、强力攻坚,拆除了一批典型违法用地建筑物及“散乱污”场所,全域累计拆除面积达230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嘉禾街顺应区域定位和产业发展要求,拆除了广州市嘉禾畜禽交易服务中心并顺利完成员工安置工作,服务全市肉品市场25年的“猪场”正式成为历史。随着老旧建筑的倒下,以广州“社区事·大师作”示范项目望南公园为代表的党建公园、口袋公园依次建起,辖区3条黑臭河涌、7宗黑臭小微水体全面消除黑臭,建成河涌碧道累计长度超过10公里,白海面涌碧道等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河涌休闲景观带成为附近居民“打卡点”,科甲容貌示范社区获得2020年度市级容貌示范社区评比第一名,“一街一塘一园”充分彰显岭南风格建筑魅力。随着城市形态的不断优化,嘉禾街以低成本高品质生产生活空间,吸引着更多市场经营主体和各地人才扎根嘉禾、安心发展。
幸福嘉禾▶▷
以人为本,民生事业节节攀升
这是民生事业阔步前行的十年。
2024年1月12日上午,白云区嘉禾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红院区开业揭牌暨长红联社“一元钱”看病签约仪式顺利举行。此举作为该街推进“七好民生工程”、打造“好医疗”的重要惠民工程,将有效解决嘉禾街中北部地区优质公共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群众尤其是特殊人群就医不便等问题。
据悉,嘉禾街优质公共卫生资源以往主要集中在南部望岗片区,中北部的新科及长红地区近10万人难以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公共卫生服务。为推动解决该问题,嘉禾街聚力“五好”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成立名医智囊团,推动名医+名家下沉基层,建成嘉禾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红院区,落地“一元钱看病”项目,让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均衡。
这只是嘉禾街民生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街用心用情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更加关注“一老一小”,织密织牢未成年人保护网,望南社区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点被评为全区示范点。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100%全覆盖。基层治理更具活力,召开社区民主议事厅会议近900次,新增注册社会组织107家,募集慈善基金超过300万元。高标准落实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政策,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实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
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以嘉禾望岗地铁站周边为重点开展交通综合整治,开通4条便民巴士线路,投入车辆16台,打通居民群众公共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优化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等基础设施布局,完成鹤龙二路等主干道交通优化工程,改善交通拥堵现象,方便居民群众出行。
党建引领▶▷
智慧创新,激活治理新效能
这是基层党建活力迸发、社会治理先试先行的十年。
党建引领下,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基层组织活力迸发。2018年3月,嘉禾街在东粤生态园成立白云区首家新时代社区党校,打通基层党建工作“最后一米”,红色主旋律更加深入人心。2020年9月,红旗坊红色展馆的开馆,更使光荣历史重现世人眼前。开馆以来,红旗坊先后获评“白云区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等。
近年来,嘉禾街持续挖掘红色资源,《发掘红旗坊“英雄谱” 赋能“嘉禾万事兴”》获评第三届全省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推出红旗坊“6个1”项目,以链式红色文化助力高质量发展。建成或改造的53个党群服务阵地,将党建元素融入群众生活圈,实现了党建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
一手抓发展,一手育人才。十年来,嘉禾街完成两批次联社(社区)集中换届,目前联社“两委”干部交叉任职率较10年前提升7%,平均年龄下降5岁,大专学历占比提升12%,经济社“一肩挑”比例较10年前提升80%,村社干部队伍结构逐步优化。2023年,嘉禾街建成白云区首个镇街一级复合型综合人才服务站——“云品·汇才”(嘉禾站),高标准打造嘉禾街青年人才会客厅,创新出台全区首个企业年轻一代接班人培养“十条”措施,建立企业年轻一代人才培养名单31人。
在社会治理方面,嘉禾街以“平安马甲”志愿者队伍为抓手,鼓励社会人员参与群防共治,实现了社区治理的多元化和精细化。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形成了一个布满“天眼”的安全网,为社会治安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域推广的“一键求助”项目,更是大幅提升了基层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如今,嘉禾街的社会治理精细化、品质化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主要警情均呈下降趋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嘉禾街将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团结广大干部群众在新的一年里凝心聚力、铆足干劲,勃发“二次创业”的奋斗激情,以新质生产力之进引领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跃升,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下一篇:
新世界云耀热领主城进阶置业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