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大湾区科学论坛举办、大洋钻探船入列两大盛事
挺进“科学海洋”,广州何以立潮头
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举行,诺奖得主、院士等齐聚广州,为全球科学开放发展把脉论剑。南方日报记者 许舒智 摄 |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 黎南方 摄 |
11月17日,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启幕。诺奖得主、院士天团齐聚广州,为全球科学开放发展把脉论剑。同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南沙入列,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
会场内外皆有映射。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上,建设中的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目前已初具雏形,其设计恰好以“千帆竞渡 科技远航”为理念。
“无形的船”和“有形的船”选择在同一天远航,加速带领大湾区挺进“科学海洋”的同时,也见证了大湾区以及广州科技创新的又一年进步。
接连迎来两大科技领域盛事,是广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缩影。立足“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城市”性质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核心功能,广州何以致远?
探索之道,或许正如此次大湾区科学论坛主题所指——开放和科学,让创新之城勇立潮头。
●南方日报记者 任燚 李鹏程
原始创新
加速拥抱科学春天
延续往届对科学的不变追求,本届大湾区科学论坛聚焦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对话。
“数学确实很难,连数学家都觉得难。”当有记者提问对数学“折磨”学生的看法时,国际数学大师、菲尔兹奖得主埃菲·杰曼诺夫会心地笑了。他话锋一转,强调了数学的重要性,“数学是许多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基础,越是在信息革命和快速变化的时代,越要重视学习数学。”
另一方面,本届论坛也变得更为聚焦,科学话题更多地围绕应用展开,与国家所需的科技自立自强命题紧密结合。
随着AI技术加速与社会发展融合,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建议,除了通用大模型,中国应注重发展行业大模型。他认为,“就像今天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一样,未来每个行业,甚至是每个企业都会做自己特有的大模型。”
与科创盛会相呼应,大国重器正式入列,同样展现出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广州的科创硬实力。
“梦想”号最大钻深11000米,是全球钻探能力最强、科学实验功能最全、智能化水平最高、综合运维成本最低的钻探船。这艘海上移动的“国家实验室”可执行大洋科学钻探、深海油气勘探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等国家战略任务,有望率先实现人类“打穿地壳、进入上地幔”和“开发地球深部资源”的梦想。
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未来能源、空天海洋……论坛上,一系列尖端科技高频词的背后,蕴含着广州对前沿基础研究的孜孜以求,以及对原始创新的发力探索。
近年来,广州在全球创新版图位势持续跃升,科技整体实力不断提高。“广深港”科技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五年居第2位;“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跃升至第8位;研发经费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是全国唯一实现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十年增长的一线城市;在量子信息、生物医药、脑科学等若干国际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引领性科研成果。
原始创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市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持续强化。当前,广州“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逐步健全,涵盖各类平台近30个。同时,广州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空间布局,聚焦“三脉”“三轴”“三核”构筑广州战略空间新图景,出台《广州活力创新轴总体规划》,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海洋经济等产业集群。
科技开放
立足湾区对话世界
开放与融合,成为本届论坛的另一大关键词。
拥抱世界,本届论坛汇聚港澳及欧美、亚太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学者。
“生命科学时代需要一系列大科学计划。我们期待,‘π-HuB计划’有可能整体揭示生命活动的契机,承担起引领生命科学的时代新使命。”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的首场分论坛——大科学计划与国际合作分论坛上,“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简称“π-HuB计划”)发起人、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向全球科学家发出号召。
以大科学计划牵引国际合作,“π-HuB计划”已与近20个国家(地区)50家机构共同构建全球创新治理体系,充分彰显了国际科学界对计划的广泛认可与共同愿景。π-HuB计划提名委员会主席、π-HuB计划原主席罗伯特·莫里兹表示,“π-HuB计划”不仅是在广州设立的由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的项目,也是汇聚全球最优秀人才的项目。
相较于往年,本届大湾区科学论坛更注重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这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同步举办大湾区科学论坛。
地处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此次论坛的“东道主”南沙正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国家重大战略性平台。如今,广州超算南沙分中心为港澳及海外200余个科研团队提供服务,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实现300余项粤港成果需求精准对接,南沙逐步成为推进大湾区科技设施联通、科技要素畅通、创新链条融通的重要枢纽。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格局下,抓住机遇,主动占据循环的关键节点,广州大有可为,南沙必能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宁生指出。
当前,在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广州正致力推动“活力创新轴”深度衔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加强与港澳高校及科研资源协作,联动“黄金内湾”东西两岸创新格局,带动粤东西北先进制造业发展,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接下来,广州将服务创新生态,采取加快组织实施“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深入实施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优化外籍人才服务;加快推进海外高水平大学STEM博士人才驿站建设等措施,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
汇聚四海之气,借重八方之力,广州携手全球同道者们,共同激发科技创新的无限活力。
成果转化
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科学,与产业结合,才更有生命力。
大湾区科学论坛上,触手可及的黑科技,凸显了广州对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重视,拉近了公众与高科技成果的距离,让现场观众在广州亲眼见证了中国科技的实力与未来。
由生物岛实验室携手盈康一生全国首发泛癌早筛巴士是我国首个由“研产医”参与,集成了科研机构泛癌早筛技术的创新成果、医疗机构的临床经验、企业最新一代的移动车载筛查系统。运用AI辅助基层医疗筛查技术,这辆泛癌早筛巴士旨在开启家门口癌症筛查新范式。
目前,该服务已经覆盖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等四大癌种。“这是我们最好的一个破局,因为高端科学仪器用在人身上是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岛实验室主任助理、黄埔学院执行院长毛丽丽表示,高端科学仪器除了用在生命科学产业,还可以用在工业、环境、农业等。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承载着推动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实验室主任钟南山在视频致辞中表示,近年来,由广州实验室牵头研发的全球首台全自动微流控外泌体提取、纯化及富集一体机,由生物岛实验室领衔研制的首台国产商业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H-F120等多个科学仪器相继在广州发布,持续突破进口依赖瓶颈。未来广州实验室将继续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融合发展,务必重转化、强产业。
近年来,广州完善成果转化链条,推动产学研结合“由虚到实”。出台科技成果转化“1+N”政策,加快建设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琶洲智数创新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和环中大、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完善“产业出题、科技答题、市场阅卷”的机制,形成企业为主体、需求为牵引、产学研深度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进更多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今年新出台的《广州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若干措施》更是强调以市场需求为牵引,要持续开展“走进龙头企业—重大平台精准对接”活动,推动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与广州“2+2+N”科技创新平台、重点高校院所实现有机联动,牵引一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主动作为,广州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持续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广州助力
建设国际科技
创新中心成果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新突破
“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汇集近30个高能级平台,其中包括国家实验室组建运行,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获批立项,“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加速推进立项,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核心总部直属创新平台稳步建设。今年6月颁发的202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广州地区牵头获奖项目11项,占全省近八成。
●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新机制
围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广州出台《广州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若干措施》及配套的政策体系,大力推广“五个一”(1个专业机构、1支服务团队、1批成果、1只基金、1个园区)成果转化模式,广州颠覆性技术项目获国家立项数连续2年居全国第二(新园区已开工建设)。全市合同成交额超2500亿元,位列全国第四。中山大学眼科中心总金额13.8亿元的一类新药转化项目创全省最高纪录。
●新质生产力培育取得新进展
从产业创新需求出发,聚焦智能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实施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协同攻关计划。加快夯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基础,文远知行成为全球通用自动驾驶公司第一股,亿航智能成为eVTOL行业内全球首个三证齐全的企业,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力箭一号”商业运载火箭已完成5次共57颗卫星发射。
●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取得新成效
实施基础研究人才“启航”“续航”“领航”计划,2024年度支持1300余名35岁及以下的青年博士留穗开展基础研究自由探索。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平台建设,2024年全市新增博士博士后培养平台134家,新进站博士后906人,同比增长57.8%。在校大学生165万人,稳居全国第一。2023年新增6位两院院士,创历史之最。
●科技创新开放合作迈上新台阶
广州持续加强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1500亿元产投母基金、500亿元创投母基金、100亿元天使母基金相继成立,“基金丛林”初具规模。深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项目已与近20个国家(地区)的50家机构达成合作,落实国际出资逾55亿元。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广州2023年印发实施两批科研用物资跨境正面清单,入境检验检疫时间缩短至1天,推动试点单位实际减免税额超过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