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创新沃土 让科研真正“无忧”
高 维
科研创新如何实现?这是一个讨论过无数次的问题。最近,以“智汇湾区,湾和世界”为主题的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举行,全球近百位院士及专家齐聚于此。论坛向全世界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最新进展和广东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同时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等话题的探讨引发了诸多关注。
激发原始创新,呼唤理念的革新。“我最喜欢看到实验结果和理论不符,如果实验和理论总是相符,那我们就学不到新的东西。”在本次论坛中,诺奖得主丁肇中的这番发言,看似只是重复了一个常识,背后却大有深意: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托马斯·库恩就指出,科学的进步在于突破范式,即新的理论通过解释“反常”,继而完成“范式转换”——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学科交叉不断发展,科研范式发生深刻变革,“范式转换”的意识,可见也变得更为关键。
让科研“轻装上阵”,亟需机制的突破。科学研究离不开经费支持,但在实践中,管理的过细过死、报销的琐碎繁杂,很大程度让科研人员分身乏术,好钢没用在刀刃上,其积极性也难免受到打击。正因如此,科学家颜宁表示,作为一个新型研究机构,深圳医学科学院希望在各个方面有所探索,打造出“科研无忧”的新机制。就她提及的项目包干制而言,和预算制相比,前者不仅给予了科研人员更多的自主权,而且更切合现实情况——科研路径具有不确定性,一旦“预算”得过于具体,反而抑制了创新活力。
而从更大的维度来看,孕育创新的土壤,同样应该优无止境。这恰恰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所在:一般来说,单个城市很难集齐所有创新要素,而大湾区三地定位不同,内地九城优势互补,多种政策优势的叠加下,协同创新的空间更为广阔。事实上,前不久颜宁离美归国,就是因为看中深圳“一切皆有可能”的活力,看好大湾区的未来。正如诺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所说,相信大湾区多样性的结合,能迸发出很强的力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打破藩篱,促进各类要素加速流动、高效集聚,显然也有利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伽利略有句名言:“科学不是一个人的事业。”那些“灵光一现”的思维火花,表面上看是个别天才的妙手偶得,实则也离不开那些“前人的肩膀”,更不必说,今天比过去更加强调团队合作,更讲求制度创新。从这个角度理解大湾区科学论坛,这场高级别盛会无疑值得更多期待。
- 上一篇:
齐心协力把老年人安顿好照顾好
- 下一篇:
橄榄